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造于1200年前的佛像,家喻户晓,真名30年前才为人所知

在四川省乐山市的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交汇处,有一座佛像可谓举世闻名、家喻户晓,它就是乐山大佛。这座大佛是弥勒佛坐像的造型,宝相庄严,更是以其巨大的形象获得了世界级的知名度。它是中国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物价值。

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时代,虽然因为李唐宗室号称是老子的后代,信奉道教,但也不排斥其它的宗教。武则天时期,更是推崇佛教,特别是弥勒佛。佛经上说弥勒佛降生便会天下太平,武则天本人则通过编造《大云经书》,自称是弥勒佛转世。女皇的大力倡导,让民间崇敬弥勒佛的风气蔚然成风。

虽然乐山大佛是在开元元年起修造,其实离武则天时代不过二十来年时间,遗风犹存,这就是乐山大佛以弥勒佛坐像为原型的历史背景。

开元初年,有一个叫做海通的僧人,看到在这三江汇流之地,经常有船只被惊涛骇浪所吞没,造成船翻人亡的惨剧,便发愿要在此修造弥勒大像,目的是“夺天险以慈力,易暴浪为安流”。

海通和尚四处募集资金,筹措善款,终于进行了开凿。他的诚意感动了善男信女,初期工作非常顺利,甚至形成了“万夫竞力,千锤齐奋,大石雷坠,伏螭潜骇”这样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当然,因为当时贪官污吏横行,海通和尚也经历过惊心动魄的遭遇。

据说,当时的郡吏见到海通筹集了不少善款,便公然索贿,然而海通却表示,我的眼睛都可以挖过去送给你,但这佛财是要有用的,不能给。郡吏大怒说:“那你把眼睛挖来看看!”海通便亲自持刀挖掉眼珠,命人用盘子送给郡吏。这种大无畏的精神,让郡吏也感到畏惧,从此不但没有为难大佛的修建工程,反而真心实意帮助海通,以此忏悔。

这座大佛的工程太过浩大,海通和尚没有能够看到它的竣工就过世了,此时的佛像,还刚刚修到肩部。群龙无首,大佛的修造工作陷入了停滞。直到章仇兼琼担任剑南节度使时,他捐出自己的俸禄,命令海通的徒弟继续修造大佛。

节度使的钱财虽然多,却敌不过修造佛像这样花钱如流水的浩大工程。幸好,唐朝中央朝廷听说后,用当地的麻盐税款,维持了大佛的修建。不过,章仇兼琼担任户部尚书后,这项工程再次停止,此时大佛修建到了膝盖附近。

这一次中断长达四十年,韦皋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后,也拿出自己的俸禄,重新组织工匠修建,终于在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将大佛修造完成,一共历时90年,几乎占据了唐朝三分之一的时间。

这座乐山大佛令人赞绝,历代以来文人墨客到此,无不惊讶于它的浩大工程。它高为71米,头部就高达14.7米,宽10米,耳朵长为7米,鼻子长为5.6米,眉毛长为5.6米,光脚面上就可以围坐百人以上。

弥勒佛的头部,被工匠精心雕凿了如同发髻一般的突出物。这叫做肉髻,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代表着地位尊贵,法力无边。这些密密麻麻的肉髻,一直无人能够数清。直到解放后,政府对它进行修缮时,才用粉笔点数的方式,数清楚一共为1051个。

而且古代工匠们为了保护大佛不被雨水侵蚀,还在两耳和头颅后面构建了一套巧妙的排水系统,这就是清朝文人所说的“泉从古佛髻中流”。在头部的肉髻之中,分布着三层横向排水沟,可以让积水顺利排出,不至于长期积累。另外在大佛的胸部、衣服褶皱处也有类似的系统,这种精巧的安排,让古代大佛经历了千年,依然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

乐山大佛的名气很大,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它的真正名字到底是什么,一直没有人能够弄清楚。“乐山大佛”这个名字,不过是根据它的位置所在而约定俗成的称呼,到底在唐朝时的官方名称是什么,因为年代太久,史料缺失,已经无从考证。

直到在30年前的1989年,为了全方位保护大佛,国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透视”体检时,才发现大佛龛窟右侧临江的悬崖峭壁上有一块残存的摩崖碑。这块石碑叫做《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于是,乐山大佛的真实名字才水落石出,原来它叫做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最大的坐佛,围绕着它有什么样的故事?还原真实的乐山大佛
导游词精选:川茶与成都茶馆_中国文化旅游网 ⊙ CNCTRIP.COM:畅游神州大地,传承...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近距离实拍乐山大佛
中国四川乐山大佛
62年政府修缮乐山大佛,在心脏处发现一个洞,揭开1200年前的传说
钟灵毓秀 天府四川(八)仰身敬大佛,低眉慈菩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