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彪《家塾教学法》评注4

读书作文谱卷之二                                                                                                                                                        

2.1 【原文】看书总论

唐彪曰:人之看书,先当分可已不可已。其可已之书,虽易解,不必披阅;其不可已之书,虽极难解,必宜反复求通。如初看时,竟茫然一无所知,不可生畏难心也;逾时再看,或十中晓其一二,不可生怠倦心也;逾时再看,或十中解其五六,更不可萌可已心也;逾时复看,工夫既到,不期解而自明矣。《大学》所谓“用力久而一旦豁然贯通”者,岂虚语欤?人安可一阅未能领会,即置之也?
吴因之曰:书义有思之而即得者;有思之竟日而后得者;有明日又思之而后得者;有力量未到,累日思之而不可通,俟停搁三月五月之后,识见精进,或重思之,或他书触发而恍然得者。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故学者非悟之难,而疑之难。其所疑与悟者,何物也?是心窍中之生机也。夫心中原有机窍,但非疑而思索,则机不触而理不闭,焉能了悟?故学者看书,宜追寻圣人语气,要想圣人为何说此一句,为何下此字眼。圣人下字,如化工肖物,决有凿凿不移道理。看一章,须讨关键在何处;看一句,须讨上文如何,下文如何,通章血脉如何。但将白文从头至尾,反复玩味,定自有见。圣贤说话,虽极精深,又极平易极现成;若稍入艰深,略涉牵合,即邪径也。此非驱除妄想,精专静一,而又不厌精思,不能得也。其传注与白文相合者,十有七八,偶有一二可疑,必质之有道,考订是非,方称善学也。
注释
①原文见《大学》:“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豁然贯通:一下子明白通晓了某个道理。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②化工:天工,指自然创造或生长万物的功能。
③白文:不附加评点和注解的文章。《朱子全书·易》:“某自小时未曾识训诂,只读白文。”
④牵合:牵合附会,勉强凑合。
评述
唐彪指出,首先要确定“不可已之书”,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必读书”,要遵循“读—疑—思—悟”的阅读规律,读书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因为“不疑必不生悟”。他十分强调阅读意志的作用,对难解之书要“反复玩味”,随着“识见精进”,“工夫既到”,或因思考而融会贯通,或因他书“触发”“机窍”,灵感到来而悟,自然可以理解,且不可因难而止。唐彪把它作为“读书总论”放在卷首。
 

2.2 【原文】能记由于能解

唐彪曰:读书能记,不尽在记性,在乎能解。何以见之?少时记性胜于壮年,不必言矣。然尽有少时读书不过十余行,而壮年反能读三四十行;或少时阅书一二张,犹昏然不记;壮年阅书数十张,竟皆能记其大略者,无他,少时不能解,故不能记,壮年能解,所以能记也。横渠子曰:凡人能透彻大原之后,书即易记。此言先得我心也,惟经历者始知之。
注释
①大略:大概,大要。
②横渠子:张载(1020—1077),字子厚,北宋人,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后举家迁居陕西凤翔郿县横渠镇。由于张载自幼生活在这里,又长期在此讲学授徒,世称横渠先生。著有《易说》、《正蒙》等。张载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记忆又能增进理解,对理解与记忆的辩证关系有精辟的见解。《张子全书·义理》:“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但通贯得大原后,书亦易记。”大原:本源,指本旨。
评述
唐彪指出理解是记忆的基础,以实践经验证明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效果更好。可见,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并非一味地强调死记硬背。
 

2.3 【原文】讲书看书当求实际,不可徒藉讲章

武叔卿曰:看书果能设身处地,章章句句,切己理会,自然透彻了悟,与徒看注解者不同。
朱子曰:学问就自家身上切要处理会。那读书底,已是第二义。自家身上道理都具,不假外面添来。圣人将自己经历过者,著之于书,欲人于未经历而先知之,体之于身也。
朱子曰:读六经时,只如未有六经。只就自家身上讨道理,其理便易晓。
葛屺瞻曰:大凡圣贤发挥道理,是随机演法,因人设教。故抑扬开阖,微有不同,而其大旨,初非有异也。今人只为心粗气浮,不善体会,但见字句稍异,便谓义理不同,段析支分,重重割裂,使圣贤直捷意旨,转成千蹊百径,而茫乎不得其端,惟将讲说死记,即自谓看书已了。不知舍了本子,还能自道得一句否?此其病在求解圣人之言,而不求解吾身自具之理。孰知圣人之言,正所以解吾身固有之理也,而理反以注解晦,可不悲乎!今欲求解其理,须要将此等支离尽情放下,单单看其本文。看本文又不要只在言句上讨,须将此反之吾心,一一寻个下落,真参实究,思之又思,必得豁然解悟,而无有隔碍。觉书之理,即是吾身之理;而我之心,即是圣贤之心夫!而后句句能解,章章可通,讽脉一过,了然指掌,何等直捷简易。而世人不肯发愤参究一番,甘为庸夫俗子,良可惜也!
朱子曰:凡看文字,熟读精思,久久于正文边,自有细字注解露出来,此方是自家得力处。只于外面注解上寻影子说,终不济事。
朱子曰:经之有解,所以通经。经既通,自无事于解。今意思只滞在注解,将何时得脱然会通也。某尝说读书,自己看得意思融通后,不见有注解,止见有正文几个字方好。况圣人借经以明乎理耳,理既得,且无事于经,何况注解?
朱子曰:读书须是将本文熟读,字字咀嚼令有味。理会不得处,且宜深思。思之不得,然后将注脚看,始有益。如人饥而后食,渴而后饮,方有味。不饥不渴,而强饮食之,甚无味也。
唐彪曰:古人传、注、疏、解,竭力发挥经书实义,实义尚有未明彻者。不意今人讲章,将前贤发挥实理处尽皆删削,仅将作文留虚步及摹拟闲字、虚字,与联络、衬贴,多方蔓衍。闲说既多,实义安得不略?初学之人,见讲章解说如此,竟以为书之实理已止是也。而书之实理何尝止是?临文举笔时,但识摹拟虚字、闲字与夫书之联络、衬贴而已,欲正发书中实义,则胸中全无主宰,于是满纸虚衍,以应故事,而文章肤庸极矣!故近日不说实理之讲章,害最深也。
唐彪曰:解书看书者,当细推书之实理。如知得上下节实理,则过文、联络自在其中;知得上下句实理,则顺文、衬贴,亦自在其中。能明乎此,自可减省葛藤工夫,而临作之时,联络、衬贴,未尝不到笔下也。
王守溪曰11:六经者,圣人以其心之精微示人者也。汉儒始为训诂12,止释其字,而不阐其义。宋儒变为传注,专主阐发义理,而孔孟之意,有十不得五者矣。王安石以经义取士13,我朝因之,至变传注为讲说,而相违转远。今日应试之文,则又变讲说为词章14,其于圣贤立言之旨,有茫然不知其故者矣。譬如卖乳者,初时真乳也;宋儒之传注,则和之以水矣;若讲说则水多乳少;至于时艺,则纯水而已矣。故吾辈为时文,不可翻阅讲章,亦不可专主传注;须澄心静虑,先将经书正文,从容讽绎15,务要将古圣贤立言之意,看得明白,然后以胸中之真见,发而为文,则不期精而自精矣。
注释
①《朱子语类》卷十:“学问就自家身上切要处理会方是,那读书底已是第二义。自家身上道理都具,不曾外面添得来,然圣人教人须要读这书时,盖为自家虽有这道理,须是经历过方得。圣人说底是它曾经历过来。”
②《朱子语类》卷十一:“读六经时,只如未有六经。只就自家身上讨道理,其理便易晓。”
③ 葛屺qǐ瞻:葛寅亮,明代钱塘人,万历辛丑进士,著作有《四书湖南讲》、《大学诂》等。支分:分章细说。支离:分散,此指分段解说。良:确实。
④《朱子语类》卷十九:“凡看文字,端坐熟读,久久于正文边,自有细字注脚迸出来,方是自家见得亲切,若只于外面捉摸个影子说,终不济事。”
⑤《朱子语类》卷十一:“经之有解,所以通经,经既通,自无事于解。借经以通乎理耳,理得,则无俟乎经。今意思只滞在此,则何时得脱然会通也。且所贵乎简者,非谓欲语言之少也,乃在中与不中尔。若句句亲切,虽多何害;若不亲切,愈少愈不达矣。某尝说读书须细看得意思通融后,都不见注解,但见有正经几个字在方好。”会通:会合变通,又指随事处理,现代常用“融会贯通”。
⑥《朱子语类》卷十一:“须是将本文熟读,字字咀嚼教有味。若有理会不得处,深思之,又不得,然后却将注解看,方有意味。如人饥而后食,渴而后饮,方有味,不饥不渴而强饮食之,终无益也。”
⑦传、注、疏:注,旧时称解释古籍为“注”(注有传、笺、解等名),亦指注释字句的文字,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传,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如《春秋》三传之一的《左传》;疏,解释疏通经典传注的文字,即对前人注解的注解,又称正义,如《十三经注疏》、《论语正义》。
⑧讲章:讲解经书义理的著作。联络:指上下文的连接、联系。衬贴:见卷七。蔓衍:蔓延,向周围延伸扩张,这里指文字冗长。应故事:故事,成例。按成例应付,敷衍了事。有成语“虚应故事”。
⑨过文:见卷九。
⑩葛藤:比喻纠缠不清。
11王鏊(1449-1524):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师称震泽先生,卒赠太傅,谥文恪,苏州吴县人。明代八股文大家,乡试、会试皆第一,成化年间殿试一甲第三名。历史记载,虽乡塾童稚才能诵读“八比”,即无不知有王守溪者。明正德间官至少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后归居苏州,致力于地方文献著述。著有《守溪笔记》《震泽集》《姑苏志》等。
12训诂: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用通俗的话来解释词义的叫“训”;用当代的话来解释古代词语,或用普遍通行的话来解释方言的叫“诂”。
13经义:宋时王安石拟就的科举考试新法,以儒家经书文句为题,使论其义,故称经义。明清时沿用而体裁稍变,俗称八股文,主张“代圣人立言”。
14词章:诗文的总称,也作“辞章”。
15讽绎:讽,诵;绎,探究事理。
评述
读书穷理,要用切身体会去读书,体之于身;读书要体现在自身的修养上,躬行践履。这是儒家传统的为学方法。唐彪指出,读古文,讲古文,必须恰当地利用注解,才能有助于文章的理解;但不能拘泥于别人的注解、讲章,应以理解书中道理为主;同时亦要防止滞泥于文章的形式,“当细推书之实理”,理明,文章的“联络”、“衬贴”等形式自然具备。

2.4 【原文】看史实际并要诀

程子曰:某每读史到一半,便掩卷思量,料其成败,然后再看。有不合处,又当精思。其间多有幸而成,不幸而败者。今人只见成者便以为是,败者便以为非。不知成者却有不是底,败者却有是底。
唐彪曰:凡观书史,须虚心体认。譬如国家之事,单就此一件看,于理亦是;合前后利弊看,内中却有不是存焉。又国家之事,单就此一件看,似乎不是;合前后利弊看,又有大是处存焉。故凡事之是非,必通体观其前后得力,方足据也。
朱子曰:病中信手抽得《通鉴》一两卷看,正值数件难处置事,不觉骨寒毛耸,向来只作文字看过,全不细思,真是枉读了古人书。另知读书务要设身处地打算一番,才成一个致知学问。又曰:凡看史,至某代,须将其一代数大事立为大纲,以节目疏之于下,是非得失易知,亦且易记。彪谓诸大事者,如大纲常,大机会,大丧祭,大征战,大凶荒,大刑狱,大奸权,大因革,大兴土木之类是也。
注释
①《二程遗书》卷十九:“先生每读史到一半,便掩卷思量,料其成败,然后却看。有不合处,又更精思。其间多有幸而成,不幸而败。今人只见成者,便以为是,败者便以为非。不知成者,煞有不是;败者,煞有是底。”
②体认:谓设以身处其地,处其时,而反复体会其理也。
③《晦庵集》卷二十九:“义理之难穷而学问之不可已也。病中信手乱抽得《通鉴》一两卷看,正值难处置处,不觉骨寒毛耸,心胆堕地,向来只作文字看过,却全不自觉,真是枉读了他古人书也。”《朱子语类》卷十一:“史亦不可不看,看《通鉴》固好,然须看正史一部,却看《通鉴》一代帝纪,更逐件大事立个纲目,其间节目疏之于下,乃可记得。”致知:获得知识。节目:条目,项目。
④纲常:“三纲五常”的合称。“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提倡的所谓常行不变的五项道德标准。“三经五常”,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道德教条。
⑤因革:沿革,因袭或改革。多指典章制度。
评述
唐彪认为,读史应“通观其前后”,“虚心体认”,分析其相互关系,进行整体把握,细思其前因后果,避免只作“文字”看,真正把握历史规律。“某每读史到一半,便掩卷思量,料其成败,然后再看”,这种读书方法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5 【原文】看书须熟思又须卓识

唐彪曰:道理难知。初看书时,格格不相入,且不认其粗浅,焉能得其精微?看至三四次,略有入头。然人无不心高气扬,以为实义已得,而不知实义竟未尝得也。惟左思右思,再钻入一层两层,庶几心领意会,知其实义耳。
朱子曰:讲论一篇书,须是理会得透,把这一篇书与自家滚作一片,虽去了本子,其纲领、节目、次第,都历历在我心中方好。
朱子曰:读书之法,先要熟读。熟读之后,又当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说是,更须反复玩味。
唐彪曰:凡书有难解处,必是著书者,持论原有错误,或下字有未妥贴,或承接有不贯串。不可谓古人之言尽无弊也。故读书贵识。
注释
①卓识:卓越的见识。
②格格不入:格格,扞格,阻遏。谓抵触不合。
③《朱子语类》卷十:“讲论一篇书,须是理会得透,把这一篇书与自家滚作一片方是,去了本子,都在心中,皆说得去,方好。”次第:次序。
④《朱子语类》卷十:“读书之法,先要熟读,须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复玩味。”玩味:体味思索。
评述
唐彪认为,看书要“熟思”,即反复思考、层层深入,使书本内容融入到自己的心中。切不可拘于一隅,而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去看,识得真面目。同时,指出不可尽信书,要“贵识”。

2.6 【原文】读书作文当阙所疑

陆象山曰:大抵读书,训诂既通之后,但平心读之,不必勉强揣量,作意推求。或有未通晓处,姑阙之无害,且以其明白昭晰者,日加涵泳,则自然日充日明。后日本源深厚,则向来未晓者,将亦涣然冰释矣。
先儒曰:凡读书处事,当烦乱疑惑之际,正当虚心博采,以求至当。或未有得,且当以阙疑殆之意处之,若遽以已所粗通之一说,尽废己所未究之众论,则非惟事理有得失,而此心之量亦不宏矣。
先儒曰:经书有不可解处,姑且置之,不足为病。若一向从而强解,便有自欺背谬处。
唐彪曰:孔子云:“多闻阙疑。”又曰:“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又曰:“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然则学者必不能无疑,惟在于有疑而能阙。苟不阙而轻发之于言,或妄笔之于书,既贻有学者之非笑,而又误天下后世无学之人。贻有学者之非笑,犹可言也;误天下后世无学之人,过何如矣!故孔子于阙疑殆者,许其寡尤悔;不知为不知者,许其为知,意甚深也。
柴虎臣曰:邢邵云,思疑书,乃是一乐,谓其能订正也。然疑处但当徐思,慎勿遽改。韩昶妄“金根”为“银”,贻笑千载,岂可孟浪耶?见文有“道举者”三字,不能解,疑为误字,及查《通考》,乃知唐玄宗时立科,凡习老庄列文者,谓之道举。使尔时擅增一字,即为错也。昔人谓“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11”,信然哉!
唐彪曰:凡书中有不可解处,非必尽旨意遥深,亦或有讹字、落字,为之梗塞。惟在读书者,会其全旨及上下文而改正焉。至于会通其旨与文,而究不能得其意义,此必多有讹字、落句者,不当附会穿凿,随文强解,惟当以阙疑之意存之,是之谓善读书。否则,误解之害,岂浅鲜哉!
注释
①《象山集》卷七:“大抵读书,训诂既通之后,但平心读去,不必强加揣量,则无非浸灌培益鞭策摩砺之功,或有未通晓处,姑缺之无害,且以其明白昭晰者,日加涵泳,则自然日充日明,后来本原深厚,则向来未晓者,将亦有涣然冰释者矣。”阙quē:同“缺”。昭晰:明晰,清新。涣然冰释:形容心中疑虑如同冰雪融化一样完全消除。
②《朱子读书法》卷四:“大凡读书,当烦乱疑惑之际,正当虚心博采,以求至当。或未有得,亦当且以阙疑阙殆之意处之,若遽以己所粗通之一说,而尽废已所未有之众论,则非惟所处之得失或未可知,而此心之量亦不宏矣。”
③《朱子语类》卷十一:“经书有不可解处,只得阙若,一向去解,便有不通而谬处。”背谬:同“悖谬”,不合道理。
④《论语·为政》:“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阙疑:谓有疑暂置不论,不作主观臆测。
⑤《论语·子路》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阙如也。”阙如:缺而不言,常用作欠缺之意。
⑥《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⑦柴绍炳(1616—1670):字虎臣,号省轩,浙江仁和(今浙江余杭县)人。从小博闻强记,工诗文,下笔动辄数千言,一气呵成,自成一体,人称“西陵体”。明亡,弃诸生,归隐南屏,隐居著述,行医自给。清初,与毛稚黄(先舒)等并称“西泠十子”。对天文、舆地、象纬、律历、典礼、农田、水利、兵戎、赋役都有研究,著有《古今词论》《古韵通》《省轩文钞》《青风堂诗》《白石轩杂稿》《翼望山人集》等。
⑧邢邵:字子才,北齐河间鄚人,十岁便能属文,雅有才思,聪眀强记,日诵万余言。《北齐书》卷三十六:“有书甚多而不甚雠校,见人校书,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复校此。且误书思之,更是一适。’”
⑨韩昶chǎng:唐代人,韩愈之子。《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一:“尝为集贤挍理,史中有说金根车处,皆臆断之,曰:‘岂其误与?必金银车。’悉改‘根’字为‘银’字,至除拾遗,果为谏院不受。”孟浪:鲁莽,冒失。
⑩道举:科举考试的类型之一,不是常设的科目,唐玄宗时设立,通过道举来选拔精通道家思想的人才,主要考察人的记忆力。老庄列文:指《老子》、《庄子》、《文子》、《列子》。文子,人名、书名。老子弟子,或曰姓辛名妍(一作“鈃”),字文子,号计然,葵丘濮上人,为范蠡师。著有《文子》九篇。唐代与老子、庄子并重,天宝元年诏改《文子》为《玄真经》,其书杂取儒、墨、名、法诸家语,以解《道德经》。列子,人名、书名。列御寇,战国郑人,道家,著《列子》八篇。通考:汇考古今典章制度而依次叙述之书,皆以通考为名,惟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常简称《通考》
11《颜氏家训》卷上:“观天下书未徧,不得妄下雌黄。”雌黄:一种矿物,可用来制颜料或退色剂。古人抄书、校书常用雌黄涂改文字,因此,称乱改文字、乱发议论为“妄下雌黄”;称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为“信口雌黄”。
评述】唐彪认为,读书时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不要主观猜测,“附会穿凿,随文强解”,可以“阙疑”,把它们暂时放在一边,等日后学问渐深时,再作处理。这是科学的治学态度。
 

2.7 【原文】看书进一层法

    朱子曰:读书有疑者,须看到无疑;无疑者,须看得有疑。有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得有疑,其学方进。横渠云:“濯去旧见,以来新意。”此之谓也。
   朱子曰:文字虽是旧曾看过,后日再看,亦须仔细。每日可看三两段,不是于那疑处看,正须于那无疑处看。若徒以为晓得便竟住了,大无益;须是晓得后,更思量尚有未尽义理,方好。
注释
①《朱子语类》卷十一:“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学规类编》:“横渠云:濯去旧见,以来新意,此说甚当。”濯:洗去,除去。张载《经学理窟·义理》:“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②《朱子语类》卷十:“看文字于理会得了处更能看过,尤妙。看文字须子细,虽是旧曾看过,重温亦须子细。每日可看三两段,不是于那疑处看,正须于那无疑处看,盖工夫都在那上也。”“看文字若便以为晓得则便住了,须是晓得后,更思量后面尚有也无。”
评述】唐彪引用朱熹和张载(横渠)的话论述了读书要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疑”是创新的起跑线。学须有疑,必求甚解,要达到无疑,但这只是起点,“其益犹浅”;必须做到“无疑者看得有疑,其学方进”,“濯去旧见,以来新意”,才能有所创新。这是我国优秀的教学传统。
 

2.8 【原文】书文标记圈点评注法

◎◎◎◎书文纲领与归重处用此。
●●●●●书文根因处用此。
书文大界限大段落用此。
书文中大小节次下用此。
文章极佳处用此。
〇〇〇〇〇  文章次佳处用此
文章平佳处用此。
───地名用此。
官名用此。
━━━  帝王名人俱通用此。
国名用此。
照应处用此。
年号用此
    唐彪曰: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音逗无讹。不然,遇古奥之句,不免上字下读而下字上读矣。又文有奇思妙论,非用密圈,则美境不能显;有界限、段落,非画断,则章法与命意之妙不易知;有年号、国号、地名、官名,非加标记,则披阅者苦于检点,不能一目了然矣。
唐彪曰:凡书有纲领,有条目,又有根因,有归重。如《春秋》为纲,三传为目;《大学》圣经首节是纲,“明明德”两节是目。文章策对有纲领,有条目,其余书文可分纲目者少,宜分根因与归重者多。盖根因者,书与文之所由作;归重者,书与文之主意所在是也。今书文纲领、条目之分,人皆知之;而根因与归重之故,人多昧之。昧之,则不知书文之所以然矣。余特揭根因、归重四字,分别其标记,庶几阅书、阅文有定见,而书文亦易明悉矣。
注释
①圈点:古人读书,很注意动笔圈点。宋代出现了标点读书法,包括点和标两方面。“标”,指把书中重要的或特殊的内容,用各种符号突出出来,使“文显意明”。有大圈、小圈、连圏、重圏、三角圈等。清代王鲁斋读书用“点抹法”,与宋代的“标点法”相似。“点”有朱点、墨点,“抹”有朱抹、墨抹。朱点、墨点者,即用朱红色或墨黑色点断文句,以表明句读;朱抹、墨抹者,即用朱红色或墨黑色作种种记号,以突出重要之处或特殊之处。
②年号:封建帝王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在汉武帝之前,纪年用甲子,帝王均无年号。自武帝即位,称建元元年,始有年号,一般用两字,也有用四字的。
③句读dòu:读,也叫“句逗”。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书面上用圈(句号)和点(读号)来标记。讹é:错误。
④奥:含义深,不易理解。
⑤章法:文章结构的组织法则,专讲文章形式的布局,包括段法和篇法,旨在揭示文章布局谋篇的规律。
⑥检点:查点。
⑦条目:按内容分列的细目;条理项目。《春秋》及三传,见1.3.7注。
⑧策对:策,见《毛奇龄序》注⑧。对,文体的一种,即奏对、对策。对策,自汉以来考试取士,以政事、经义等设问并写在简策上,让应考者对答,叫作对策。
评述】古代学者在阅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圈点、勾划、评点、批注等具体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用“不动笔墨不读书”来概括,揭示了人们在阅读过程中目视、手写、脑想等实践活动的关系,为现代标点符号的制定积累了丰富经验。唐彪具体制定了“大界限、大段落”、“大小节次”等划分层次、段落形式的标点,“地名”、“官名”、“帝王名”、“国名”、“年号”等标号,“书文纲领与归重”等六种评点符号,是现代标点符号的萌芽。
 

2.9 【原文】看书会通法

唐彪曰:《标幽赋》云:“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言针灸者,合上与下之五穴,而于中取一穴,则上下自无差;合左与右之三经,而于中取一经,则左右必无失。余尝以其理推之于看书,凡书中有疑义,能将上下文理会,更取同类之书参究,当无有不明者。此即取五穴、取三经之理也。能推此意以看书,书之不可解者少矣。
朱子曰:凡读书先看上下文意是如何,不可泥着一字。如扬子言于仁也柔,于义也刚,到《易》中又将刚来配仁,柔来配义;如《论语》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到《中庸》又谓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此等处,须是各随本文之意看,方不相碍。
朱子曰:看《孟子》与《论语》不同。《论语》逐章逐句,各是一义,故宜仔细静观;《孟子》是大段文章,通篇熟读,文义自见,不必逐句逐字理会也。
程子曰:凡看书各有法度,《诗》、《易》、《春秋》不可逐句看,《尚书》、《论语》可以逐句看。
注释
①会通:会合变通。谓各种运动现象的相合和相通之处。又作融会贯通。
②《标幽赋》:针经指南,元窦汉卿撰。《标幽赋》曰:“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
③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靠近皮肤或放在皮肤上,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
④《朱子语类》卷十一:“凡读书须看上下文意是如何,不可泥着一字。如扬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到《易》中又将刚来配仁,柔来配义;如《论语》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到《中庸》又谓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此等须是各随本文意看,便自不相碍。”扬子: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人,仿《易经》、《论语》作《太玄》、《法言》。《扬子云集》卷一:“或问君子之柔刚,曰: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孟子·公孙丑上》:“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中庸》:“诚者非自成已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已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徳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泥:拘泥,阻滞。
⑤《朱子语类》卷十九:“看《孟子》与《论语》不同。《论语》要冷看,《孟子》要熟读,《论语》逐文逐意各是一义,故用子细静观;《孟子》成大段,首尾通贯,熟读文义自见,不可逐一句一字上理会也。”
⑥《二程外书》卷六:“凡看书各有门庭,《诗》、《易》、《春秋》不可逐句看,《尚书》、《论语》可以逐句看。”
评述
“会通法”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能将上下文理会”,即要在语境中来理解文章,从整体上把握,“不可泥着一字”;一是“取同类之书参究”,即要善于运用参考资料。在学习上指把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串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不经融会贯通的知识是散漫无序的,也是难以保持和应用的。且不同的书读法不同,有的可逐句逐段看,有的必通章通篇看。
 

2.10 【原文】看书须分界限段落节次

唐彪曰:经书将界限分清,则此段某意,彼段某意,虽极长难解之书,其纲领条目,精微曲折,可以玩索而得。譬如列宿在天,纷纷错错,安能识其名字?惟将界限分清,则斗极之东,第一层为某几星,第二层为某几星,次舍井然,无难辨识。南北与西,亦如此也。若无分界审视之法,彼纷纷错错者,岂易识乎!观此,则知经书之当分界限矣。
唐彪曰:文章之篇幅,较经书倍长,宜将其界限、段落分别清白,而后文之精微变化,始能显露。苟模糊混过,如何知其全篇大旨、逐段细意及结构剪裁之妙?余观孙月峰批评《史》、《汉》,毛稚黄自课古文读本,毛西河所著书,每段之下界画分明,非无谓也。如其可已,诸公何必劳心于此哉?凡书中界限、段落处,画最宜长,两旁宜过于字之外。若止用小曲画,画于字下之一隅,初学忽而不察,以为可有可无,则徒废分界限、段落之苦心矣。制艺既名八比,即宜每比还他界限,用画分开,提掇、过渡,亦宜画断。庶几童子阅之,易于领会。不然,章法错综之文,童子识浅,多有阅之再四而不知其结构者,况欲即得其精微意义乎?
唐彪曰:文章界限与段落、节次,三者有分,不可混也。如意与词皆止于此,下文乃另发道理,更生议论,与上无关,是为界限。文章意虽尽于此,而辞与气不能遽止,骎骎乎已渡于下,若似过文,宜谓之段落,以其段末即落下也。界限、段落,或统数节,不可以节次言,节次乃其中之小者耳。故曰:三者有分,不可混也。
注释
①列宿xiù:众星宿。
②斗极:北斗星与北极星。次舍:这里指所处位置。
③提掇:提携。指文章开头提起下文的部分。
④骎骎qīnqīn:马速行貌,引申为疾速。又比喻时间迅速消逝。
评述
本章与前文“书文标记圈点评注法”互补。前面说明符号种类及其功能,特别突出“根因”与“归重”符号的运用;这里着重谈划分界限、段落、节次的原因,并从内容的前后联系方面说明了划分的依据以及三者的区别。
 

2.11 【原文】看书分层次法

朱子曰:某自二十时,看道理,便要看到那里面精微处。尝看《上蔡语录》,其初将红笔抹出,后又用蓝笔抹出,复又用黄笔抹出。三番之后,更用黑笔抹出。其精微处,自然瞒我不过,渐渐显露出来。
东坡《与王郎书》云:少年为学者,每一书宜作数次读之。当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止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再则求其事迹,至于文物之类,又作一次求之。他皆仿此。若学成时,见识高远,则不必若是拘矣。
注释
①《性理大全书》卷五十三:“某自二十时,看道理,便要看那里面。尝看《上蔡语录》,其初将红笔抹出,后又用青笔抹出,又要黄笔抹出,三四番后,又用黒笔抺出,是要寻那精底。看道理须是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方是。”《朱子语类》卷一百四:“某二十年前,得《上蔡语录》,观之初用银朱画出合处;及再观则不同矣,乃用粉笔;三观则又用墨笔。数过之后,则全与元看时不同矣。大抵老兄好去难处用工,不肯向平易处用工,故见如此难进,今当于平易处用工。”《上蔡语录》:上蔡学案,宋代唯心主义的理学学派之一,谢良佐所创。良佐上蔡人,是程颐的得意门生,称上蔡先生。其学派以仁、天理为主体,掺杂禅学思想,讲究修身养性。宋胡安国、曾括收集他的讲学谈话稿为《上蔡语录》,今本三卷,为朱熹所删定。
②东坡: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少时博通经史,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深受欧阳修赞赏,名满京师。在北宋新旧党争的政治漩涡里,屡遭贬谪。苏东坡共留下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以及卷帙浩繁的散文,是我国作品数量最多、质量最优的作家之一。他在书法、绘画、饮食、医药、禅学等方面也有极其丰硕的建树。
③《东坡全集·答王庠书》:“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读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人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卑:谦词,作者自称。数过:多遍,多次。每次作一意求之:每次就一个题目、一方面内容去研读。治乱:治,与乱相对,特指政治清明安定。八面受敌:喻指遇到各种问题、困难、非议、驳难等。对“八面受敌”法不同人有不同看法,这里摘录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的评论以备参考。“苏君曰:‘吾尝读《汉书》矣,凡数过而尽之,如兵、农、礼、乐,每过皆作一意求之,久之而后贯彻。’因取譬于市货,意谓货出无穷,而操贾有尽,不可不知所择云尔。学者多诵苏氏之言,以为良方,不知此特寻常摘句,如近人之纂类策括者尔,……未可进言于学问也。而学者以为良法,则知学者鲜矣。……苏氏之言,以求学问则不足,以务举业则有余也。……其所长者,揣摩世务,切实近于有用,而所凭以发挥者,乃策论也。策论必援故实,苟非专门夙学,必须按册而稽,诚得如苏氏之所以读《汉书》者尝致力焉,则亦可以应猝备求,无难事矣。”(《文史通义·博约上》)
评述
唐彪用朱熹和苏轼的话,论述了分层次阅读的两种方法。“宋人读书,于切要处率以笔抹。故《朱子语类》论读书法云,先以某色笔抹出,再以某色笔抹岀。”这是“点抹”读书法,即用不同色的笔标记看书的不同次数及对“精微”处逐层深入的理解。在一篇文章需要多次阅读这方面,苏轼的“八面受敌”法与之相同,而出发点是不同的,苏轼强调“每次作一意求之”,有助于分层次理解或搜集材料。
 

2.12 【原文】看书当查考审问更当虚心体认不可参入偏见

唐彪曰:或问:书中众说纷乱,不能归一,何以处之?余曰:此当先查考诸书。如有未得,则当问习专经者(专经者,专习此经者也)曰:某项事理,众说纷错,不能归一,君专习某经,此一项见于经中者,君必深明其理,愿详晰示我。谅彼亦不至吝惜不言也。如少有可疑,仍当就最博学者,问之曰:某项事理,众说纷错,愿先生详细教我。彼必乐于训诲,不至隐秘也。如是而有不明晰者鲜矣。昔欧阳永叔谓,读书作文,最贵与有识者多商量。盖虚心下问,即是多商量之实际也。
先儒曰: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又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亦且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随其辞意以观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比并,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以相形而见矣。
唐彪曰:看书、讲书须照圣贤口吻,虚心体认,搀着意见,便失本指。圣人之言,如日月中天,四面八方,皆能毕照,无所遗漏;非如镜悬一壁,止能见一边,不见三面也。后儒资高明者,解圣贤之书,或过于深;资朴鲁者,解圣贤之书,又失之浅。虽由天分使然,然其不得书之精意则一也。所以然者,亦缘看书不将圣贤口吻,虚心体认,先主意见,故有斯病矣。学者不可不知也。
朱子曰:看文字先有意见,多因是私意。如粗粝者,观书必以勇果强毅为主;柔善者,观书必以慈祥宽厚为主。其偏也,自己亦不知觉也。
注释
①训诲:教诲。隐秘:隐蔽不外露。
②《后山诗话》:“永叔谓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也。”
③《朱子读书法》卷一:“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其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
④《朱子语类》卷十一:“看文字先有意见,恐只是私意谓,如粗厉者,观书必以勇果强毅为主;柔善者,观书必以慈祥宽厚为主,书中何所不有?”粗粝:糙米,喻粗糙,粗鲁。
评述
本章论述读书时应虚怀若谷,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不可先入为主,穿凿附会。朱熹说:“读书正如听讼,心先有主张乙底意思,便只寻甲底不是;先有主张甲底意思,便只见乙底不是。不若姑置甲乙之说,徐徐观之,方能辨其曲直。”发现了疑问,“众说纷乱,不能归一”时,要虚心静虑,不要匆忙决定取舍,猝下定论。解决方法有“随其辞意以观其通塞”,“查考诸书”,“虚心下问”等。理解要尊重原著精神,客观分析,不搀己见,是可取的。但其前提是“圣贤之书全是天理”,容易导致对书本的迷信。
 

2.13 【原文】论古人读书同异之故

唐彪曰:朱子云:读书之法,先要熟读;熟读之后,又当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说是,更须反复玩味。乃吴主教吕蒙读书与诸葛孔明读书,皆止观大意,则又何也?彪尝以意推之,大凡书有必宜熟读者,有止宜看而会其大意者;至于读书之人,亦有不同,或年长而且禄仕,记性既衰,事机繁杂,读书止取记其理,不取记其词,所以有观大意之说也;少年未仕者,记性既优,事复稀小,读书既欲精其理,又欲习其词,所以有熟读熟看之说也。二者各有所指。学者既知其异,又不可不求其同。盖大意所在,即书之纲领,一篇之中,不过数言,加功记之,乃读书至简捷之法。吴主、孔明致功如此,即朱子于但当看之书,亦何尝不如此也。故曰,求其异,又不可不知其同。
注释
①乃:而,却。
②吴主:指孙权。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富陂人。孙权劝他从事学问,成为吴国名将。《三国志·吴·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军中常苦多务,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涉猎:泛览群书,不一定作深入的钻研。《资治通鉴》卷六十六:“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吴下阿蒙”,比喻原先学识尚浅的人。
③《三国志·蜀·诸葛亮传注》引《魏略》:“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亮独观其大略。”
评述
本章论述了读书方法要因书、因人而异。唐彪引用朱熹言论和三国故事说明,学者读书是“务于精熟”,政治家孔明读书只是“观其大略”。而艺术家陶渊明读书是进行艺术欣赏,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少年、青年、壮年读书也有不同。但也有共同之处:都要得其“纲领”,即主旨,这是获益的根本。
 

2.14 【原文】成人讲书之法及问难之理

诸虎男曰:讲书宜先说一章大旨,次分开其界限、节次,次讲明其何处轻,何处重,何处虚,何处实,次讲明其照应、联络(如《大学》、《中庸》两书,皆有联络、照应),次逐句分讲,次逐字分晰。如此,则不惟书义明白,而作文之理,已在其中矣。
唐彪曰:经书皆顺序而讲,至于诚、仁、性、道等难解之书,则宜汇集诸书,一齐合讲,庶几明晰。如欲解“仁”字之书,宜将诸书言仁章句,开集一单,置于讲案,以防遗漏。盖精微之理,有全体全用,有半体半用,有一节一枝;立言者,有正指,有反形,有因病救偏,有尚论节取,有描写高深,有赞扬绝诣。理非一轨,语散各书,甚难融贯矣。即注解讲章,皆属皮毛敷衍,安能注此即通彼根源,注彼即兼此精妙?原属零星破碎,若再分讲,则讲至《论》、《孟》,而《学》、《庸》茫然;讲至《学》、《庸》,而《论》、《孟》又茫然矣。凡讲书之法,遇难讲之书,贵于数日间,取诸书四面合拢参详,始能窥其实义,此妙诀也。虽然得诀矣,若讲者欲速贪多,使听者神疲鼾睡,则大无益。故一书可合数日讲之,一日当分二次讲之。盖所讲简少,斯听者易记,易于玩索审问也。必令学生作数日体认,仍令其复解,庶几理从心上过,或能会通,能记忆,未可知矣。此成人讲书之法也。
唐彪曰:学生复讲书时,全要先生驳问,层层辩驳,如剥物相似,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书理始能透彻。不可略见大意,即谓已是也。虽然,凡书不特弟子复讲时,师宜驳难,即先生讲解时,弟子亦宜驳问。先生所讲未彻处,弟子不妨以己见证之。或弟子所问,先生不能答,先生即宜细思,思之不得,当取书考究。学问之相长,正在此也。切勿掩饰己短,支离其说,并恶学生辩难。盖天下事理无穷,圣贤尚有不知,何况后学?不能解者,不妨明白语学生:我于此犹未曾见到。如此则见地高旷,弟子必愈加敬之;不如此,反不为弟子所重矣!
唐彪曰:凡读古今人书,有所批评,必宜起草,增减既定,用格誊之。若随意品骘,潦草书写,是谓涂抹简编,非批评也。昔孙月峰读书,凡有所评,必草稿已定,而后用格端整书之,不肯以草率从事,故其所评《国策》、《史记》,颇有独见。由此推之,即品骘时艺,亦何可轻率也!
注释
①章句:分析古书的章节句读。
②全体全用:具众理是全体,应万事是大用。《正蒙初义》卷九:“言徳言敦化言大徳言礼器言诚皆体也,言福言川流言不器言礼运言乐皆用也。”
③尚论:追论。尚,通“上”。绝诣:行诣高绝。
④参详:参酌详审。
⑤复讲:指让学生讲解老师所讲解过的经书,以增进理解。驳问:辩驳反问,以定是非。
⑥《朱子读书法》卷一:“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若曰自有个捷径法,便是误人底深坑也。未见得道理时,似数重物包裹在里,许无缘可以便见。须是今日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使粗心大气不得。”
⑦支离:使散乱没有条理。
⑧见地:见解,见识。
⑨品骘:评定。简编:古人或书于简,或书帛、纸,编次成书,后因泛称书为简编。
评述
唐彪论述成人讲书之法及问难之理由三个要点:(1)首先引用诸虎男的话说明了成人读文讲文的一般步骤:浏览—要旨—鉴文—析句(含析字)。讲读教学,不仅要学生懂得“是什么”,如文章的基本精神等;更重要的是要他们懂得“为什么”,如谋篇布局等。即“不惟书义明白”,更应明白“作文之理”,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2)接着提出了“分讲”、“合讲”法。“经书皆顺序而讲”,即“分讲”;而对“诚、仁、性、道等难解之书”则宜“合讲”——进行专题讲座,汇集诸书的有关内容,“合拢参详”,通过比较各家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以真正把握“仁、性”等根本问题,窥其实义,视其精微。既注意资料占有的全面性,又讲究教学的可接受性。(3)着重阐述了师生相互“驳问”的成人教学法。师生在这种自由、活泼的学习氛围中,相互问难,切磋讨论,既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又调动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提问也要“层层辩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化,循序渐进,符合认识活动的系统性。这是教学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是当时最先进的教育思想。
卷二综述
本卷在卷一谈读书作文“根本功夫”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体现了唐彪的“得诀归来好读书”的语文教学思想。叶圣陶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好习惯。”“从前书塾里的先生很有些注重方法的。”“如今学习时间既已减少,而应得的成绩又非得到不可,惟有特别注重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26,57,58页)唐彪提出的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子家训》原文、翻译、注释
孙过庭书谱,练草书必临之贴,(原文 注释版),书文双绝!
读书作文谱 清 唐彪
【】《朱子家训》原文、翻译、注释
钱穆:朱子读书法
朱子与“四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