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经》佳句赏析

  《诗经》佳句赏析

  一、导语
  播放动画《关雎》(爱国者),看这幅画面说什么话?

  二、《诗经》简介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集,它编于先秦时代,但在先秦时代,这部诗集的名称却不是《诗经》而是《诗》,先秦的散文常有“《诗》云”,“《诗》曰”,这里的《诗》即今天的《诗经》,当时只称《诗》,或称《诗三百》因为这部诗集共收诗305篇,取其整数,叫《诗三百》或称《诗三百篇》。  不论哪一种名称,都没有加“经”,加“经”是汉代的事,汉人把这部诗集奉为经典著作,故在《诗》后加“经”,成《诗经》,从此,《诗经》成为通用的名称,而它的原名反而很少人用,现在我们也称之为《诗经》。这是沿用习惯的称呼,并没有尊为经的意思。
  2诗篇的收集:
  《诗经》的作者是孔子吗?
  诗经的诗来自各诸侯国,有的还是贵族公卿的作品,它们之间相距五百年,当时交通不便,那么,这些分散各地、时间相差五百年的诗是如何被编定成一部诗集呢?
  (1)采诗说,周王有定期派官员到民间采集民歌,当时周朝有这种采诗制度。班固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此其音律以闻天子”(《汉书·食货志》)。这是说每当春天来到的时候,原来聚集在一起过冬的人将回到田园去劳动,这时就有“行人”(官名)采诗官,敲着木梆在路上巡游,把民间传唱的歌谣采集起来,然后献给宫廷的乐官太师,太师把这些民歌的音律作一番整理,然后演唱给天子听。这就是采诗的过程,“行人”所采直诗当然主要是民歌,但有时也会有采到一些下层小官吏的诗歌,这些小官对显现实不满,发牢骚,他们有的写诗,以抒发自己的痛苦忧愁,这些诗写好后有的在亲朋故友中流传,“行人”听到后,也将它们采集献给太师,如《邺风。北门》即小官的发牢骚之作,不过,行人所采的主要是民歌。
  (2)献诗:采诗主要是要采民歌,可是雅、颂两部分有不少是公卿贵族写的,这些贵族公卿有的把写好的诗献给朝廷,这样诗篇就得以保存下来。当时周朝不仅有采诗制度,而且还有“献诗”,贵族公卿通过献诗来表达他们的政治见解。如《左传》记有这样一件事:周穆王想周游天下,让各地都有他的车马,于是祭公谋父写了一首诗叫《祈招》劝阻了穆王,穆采纳了他的意见,贵族所献之诗也被朝廷所收集。
  (3)奉命而作(补充)。《诗经》有的诗既非采自民间,也非公卿所献,而是掌管祭祀的官员奉朝廷之命而创作诗篇,因为周朝经常举行祭祀神灵,祖先的活动,祭祀时要唱歌,于是长史等官就奉命写诗,把它用作祭祀时唱的歌,如《颂》里的诗绝大部分都是这样。颂主要是奉命而作而收集的。
  (4)诗篇的删定。
  当时通过采诗,献诗,奉命而作而收集到的必定很多 ,因为它跨越了五百多年的时间,又在个诸侯国收集,所以数量一定很多,可是今本《诗经》只305首,这说明这些收集到的诗必定经过一番整理、删定,这删定者就是乐师,因为行人采到的民歌是首先交给乐师,公卿贵族所献的诗也是交给乐师,然后由乐师唱给天子听,奉命而作的祭祀诗也是献给乐师演唱,即当时由各种途径收集到的诗都是交给乐师,所以乐师是当时诗篇的保存者,演唱者为了演唱,乐师必然要将这些诗经过排选和整理,为了便于记忆,必然要编出一部稳定的诗集。这样,乐师必定要将搜集到的诗整理、删定,便于教育贵族子弟进行整理和删定,经乐师的删定,最后才编成《诗集》这部诗集。
  关于诗篇的删定,旧时有一种很权威的说法,即这些诗篇是孔子删定的。
  司马迁:“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孔子世家》)
  班固:“……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汉书·艺文志》)
  3、《诗经》内容
  《诗经》共305篇,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风,地方乐调,这一部分共选了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乐调,称十五国风,共160篇。国风是诸侯国的劳动人民诗歌,劳动人民的生活,劳动是丰富的,他们要种田、当兵、服徭役,他们也有恋爱、婚姻,他们也有高兴,也有悲伤。由于劳动人民的生活是丰富的,因而劳动人民的诗歌的内容也自然是丰富的、多方面的。
  *“雅”诗就是西周王室的乐调。雅,正也,雅乐即正乐,当时称诸侯国的地方音乐为俗乐,周天子的都城是全国的中心,出于尊王观念,把王室之乐称为“正乐”。“雅”诗分为大雅,小雅,“大雅”大部分是西周初的作品,“大雅”小部分、“小雅”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多数是贵族之作。
  《生民》是叙述周部族祖先后稷诞生的神话故事以及他在农业方面的天才。
  前三章主要叙述后稷神奇的诞生过程:他的母亲无夫而孕,踩足迹而生下后稷,后稷三次被抛弃都能化险为夷,更显出他的奇特之处。(“后稷”为号,以姬为姓。)
  *“颂”,颂是祭祀用的宗教音乐,内容分为赞美神灵,祖先的功德,颂诗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艺术价值不高。

  三、《诗经》佳句赏析
  1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黍:(音暑),一种粮食作物,其果实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离离,繁茂的样子。稷:音继,古代一种粮食作物。迈,行走。靡靡:行走迟缓的样子。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安地样子。
  翻译:那黍子茂盛,那谷子吐出新苗。脚步迟疑,心中慌乱不安。理解我的人,说我心里有忧愁;不理解我的人,说我在寻找什么。高远的老天爷呀,这是谁造成的啊。
  典故:西周末年的周幽王,昏庸无道,他信任奸臣,宠爱一个叫做褒姒的美女。褒姒天生不爱笑。周幽王想尽法子,就是想看她嫣然一笑。大臣虢石父对周幽王献计说:“从前为了防备西戎侵犯我们的京城,在翻山一带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万一敌人打进来,就一连串地放起烽火来,让邻近的诸侯瞧见,好出兵来救。这时候天下太平,烽火台早没用了。不如把烽火点着,叫诸侯们上个大当。褒姒见了这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却又什么事情都没有,一定会哈哈大笑的。”周幽王拍手称好。烽火一点起来,半夜里满天全是火光。邻近的诸侯看见了烽火,赶紧带着兵马,全副武装赶到京城。没想到一个敌人也没看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只听见周幽王和褒姒在饮酒作乐。诸侯我看你,你看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对他们说:“辛苦了,各位,没有敌人,我只不过是和你们闹着玩,都回去吧!”诸侯们这才知道上了大王的当,十分愤怒,各自带兵回去了。褒姒瞧见这么多兵马像无头苍蝇一样忙来忙去,高兴地露出笑脸。周幽王很高兴,赏赐了虢石父。 隔了没多久,西戎真的打到京城来了。周幽王赶紧把烽火点了起来。这些诸侯上回上了当,这回又当是在开玩笑,全都不理他。烽火点着,却没有一个救兵来,京城里的兵马本来就不多,结果周国的都城镐京被攻破了。周幽王和虢石父都被西戎杀了,褒姒被掳走。
  继承周幽王皇位的是他的儿子周平王,由于害怕西戎再次侵略,周平王把周国的都城迁到了洛邑,历史上称为东周,这个事件标志这春秋的开始。周平王东迁后,周朝国力衰弱,失去了昔日崇高的地位。
  这首诗写的是迁都到洛邑以后,昔日镐京的宫殿城墙都荒废了,被农民们开辟为田地,歌者数次路过,看到黍稷青青的情景,想起往日这里的繁华和强盛,这种沧海桑田般的忧伤深沉而悠长,无法直接用言语表达,只好长歌当哭,叩问苍天。在后世,“黍离”一词已经成为后世诗人感叹国家衰亡最常用的典故。

  2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翻译:怎么能说没有衣裳?和你穿一件大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敌忾。怎么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内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作准备。怎么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下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铠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线!
  典故:诗歌琅琅上口,音节铿锵有力,很好地表现了士兵们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热情。与后世盛唐的边塞诗一脉相承。问题:你读过那些边塞诗?王昌龄《出塞》, 王翰《凉州词》
  同袍,袍泽之谊:在古代,在同一个部队服役,一起作战,就叫做同袍,有袍泽之谊。我们现在称为战友。
  同仇敌忾:共同怀着仇恨和愤怒,齐心合力对付敌人。

  3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翻译:当初我出发那时光,杨柳呀轻轻飘动。如今呀,我要回故乡,雪花儿纷纷飘落。路啊长又长,忍饥耐渴啊多辛苦。我的心里多伤悲,谁人知道我心中的忧伤。
  赏析:,《采薇》里,题目很女性,但诗词里有一个故事空间,有一个男人的存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微笑的,爱和平和简单的幸福在这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愁容和悲心,残破的心和对久离家园的不确定感在这里。“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两千年后,我们依然感受着他的痛苦。

  4
    《诗经》中的爱情诗,如同最先开放在山野中的百合,纯美无比,清香四溢,显示出了礼制完善之初时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本色,表现出对人生命本体的尊崇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子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日:“《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无邪”、“不淫”与“不伤”正好道出了《诗经》中的爱情诗的纯正美好。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这是我国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首篇,是一篇产生于两千多年以前的古老的民间恋歌。诗中写一个男子思慕着一位美丽贤淑的少女,由于爱恋的深切,这位少女的形象反复在他脑中出现,使他不安,使他难以忘却。他幻想着终有—天,能与这位少女结为永好,成为夫妇,过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诗中所表达的感情直朴、真率,千年后读起来,还是那么清新动人。
  全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雎鸠鸟的叫声起兴,然后写出自己的一片情思。雎鸠,水鸟;古代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关关,指其一递一声的相和而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或者是作者的即目所见,或者解做以挚鸟为比,以挚鸟的求偶为兴。一个青年小伙儿,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会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细绎这四句诗,第一句“关关雎鸠”,是写传来的鸟鸣,是听;第二句“在河之洲”,是寻声而望,是所见;第三句“窈窕淑女”,是对自己倾心人之所思,是想;末句“君子好逑”,是主人公强烈的向往,默默的自我祝愿。虽短短四句,却极有层次,而语约义丰。
  第二章,以缠绵悱恻之情,直率地写出自己的追慕之心和相思之苦。这个青年男子所恋的乃是河边一位采荇菜的姑娘,“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一种水生植物,叶径一二寸,马蹄形,可食(见李时珍《本草纲目》)。“左右流之”,即顺着水流忽而侧身向左,忽而侧身向右的去采摘。“流,顺水之流而取之也”(朱熹《诗集传》)。正是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使他日夜相思,不能须臾忘怀。“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思念)”极写他追求、想念的迫切心情;“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是写他相思之苦,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悠,长,形容其夜长不寐时绵绵不断的忧思。这里把两“悠”字,双双以感叹语气出之,着意加重了感情色彩,把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都深深地表现了出来。
  情到极处必生幻。紧接着第三章,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琴瑟友之”,“友”,亲密相爱;以弹琴奏瑟,喻其相会相处时的谐和愉快。“钟鼓乐之”,则是结婚时的热闹场面。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幻想当然并非现实,但幻由情生,也是极自然的。而这位抒情主人公,却简直陶醉在预想的成功之中了。这正是对生活中所习见的爱情心理的深微的捕捉和真实的刻画。
  播放古词新唱。
  (2)又如“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子,你。衿:系衣服的带子。悠悠:忧思不绝的样子。纵:虽然,纵然。宁:难道,怎能。佩:佩玉的绶带。挑兮达兮:焦急地来回走的样子。城阙:城门前两边的观楼。
  翻译:颜色青青你的衣襟,忧思不绝我的心。即使我没有去,你为何没有给个音信?颜色青青你的绶带,忧思不绝我的思念。即使我没有去,你为何不来?走来呀走去,在城门前的观楼上呀,一天没有相见,就像隔了三个月。
  这首诗写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子对一位穿青衣的男士的思念是那样的绵长和痛苦,乃至“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情怀是何等的真挚缠绵,充分表现了女子的一往情深。
  起辛晓萁的一首叫《味道》歌中唱到的,“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好。想念你的白色袜子,想念你淡淡的烟草味道...”要想得朦胧、纯洁
  (3)再来看脍炙人口的《秦风?蒹葭》,全诗如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唉,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这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可得的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见到意中人的深切感情。秦:指春秋时的秦国,故址在今陕西、甘肃一带。蒹葭(jianjia):泛指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这人。一方:另一边。方:旁。溯(su)洄:沿着弯曲的河道向上游走。从:追,寻求的意思。阻:险阻,道路难走。游:指直流的水道。宛:仿佛,好像。说好像在水的中央,言近而不至。凄凄:同"萋萋",茂盛的样子。晞(xi):干。湄(me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跻(ji):升,高起,指道路越走越高。坻(chi):水中小洲或高地。采采:众多的样子。已:止。涘(si)水边。右:迂回曲折。沚(zhi):水中小沙滩,比坻稍大。
  翻译: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赏析:意境美。细品诗中文字,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状,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她)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的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她)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伊人宛在,觅之无踪”,但其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时远时近,时隐时现,时有时无,闪烁不定。此情此景又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读来只觉情调凄婉,境界幽邃,意蕴无穷。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
  (4)逃之夭夭 是什么意思?
  〖解释〗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诙谐的说法。
  〖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是一首对女子出嫁的祝词,以桃花赞美新娘的年轻漂亮。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有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夭夭(音yao):少壮茂盛貌。灼灼(音zho):花朵盛开的样子。华:花。之子:这个人,那个人,此指新娘。于归:出嫁。宜:使……和顺。室家、家室、家人:均指家庭,蕡(fén):果实丰腴,红白相间,果将熟的样子。蓁蓁(音zhēn):树叶繁茂貌。
  《桃夭》是《诗经·国风·周南》里的一篇,是贺新婚歌,也即送新嫁娘歌。在新婚喜庆的日子里,伴娘送新娘出门,大家簇拥着新娘向新郎家走去,一路唱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红灿灿的桃花比兴新娘的美丽容貌,娶到这样的姑娘,一家子怎不和顺美满呢!果实累累的桃树比喻新娘将会为男家多生贵子(旧观念多子多福),使其一家人丁兴旺。枝叶茂密的桃树比兴新娘子将使一家如枝叶层出,永远昌盛。通篇以红灿灿的桃花、丰满鲜美的桃实、青葱茂盛的桃叶来比对新婚夫妇美好的青春,祝福他们的爱情象桃花般绚丽,桃树般长青。
  播放舞蹈《桃夭》
  (5)《邶风?击鼓》>写的是一位戍边的战士久役在外,想念回忆与妻子分别之时情景的爱情诗。全诗如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子:此处为“你”的意思。在《诗经》的注解里,契为合,阔为离,死生契阔就是生死离合的意思。“生死相依,我与你已经发过誓了;牵着你的手,就和你一起白头到老。”这是一个征战在外不能归的士兵,对妻子分别时誓言的怀念,两情缱绻,海誓山盟,痛彻心扉。从此,“执子之手”成了生死不渝的爱情的代名词。千百年来,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多少语汇老去,这个词却依然焕发着让人怦然心动的生命力。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两首歌,一首是苏芮的《牵手》,“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没有坎坷不必走...所以牵着你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另一首是赵咏华的《最浪漫的事》,“我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与你慢慢变老......”
  (6)其他名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呜》。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诗经·邶风·柏舟》

  四、《诗经》——赋、比、兴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诗经三个重要的艺术手法,对赋比兴的解释的人有很多,其中说得比较清楚的是朱熹,现在按朱熹的说法把赋比兴说一下。
  赋:朱子“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就是正面描写一个物,叙述一件事,不用夸张、比喻。如《七月》,全诗按季节变化详细叙述古代农家的生活。“赋”的手法在雅、颂里面比较多见,“国风”的主要特色在“比、兴”。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如《相鼠》、《硕鼠》以老鼠比统治者。
  “面似桃花,眉似柳叶,目如点漆,发如堆云,齿若瓠犀,领若蝤蛴,手若柔荑、肤若凝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译成白话,大意是说:她纤纤手指似芦苇的新芽,她柔白皮肤似凝结的羊脂,蝤蛴(天牛幼虫,白晰而微微蠕动)一样的脖子,牙齿像葫芦种子,洁白整齐,秋蝉的方额,细细的蛾眉,笑起来酒窝伴着甜甜的唇,眼睛黑白分明顾盼生波,眸子如冬阳的亲近。
  清人张潮的一段话——“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
  兴:“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作者在叙述事件时先说其他的事,然后由其它的事件引出所要说的事。如《蒹葭》,作者的意图是写意中人不遇,但是在写之前,先写了“蒹荚苍苍,白露为霜”这两句,这就是兴。
  《诗经》是我国唯兰一的一部脱出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盛典,《诗经》中描写的爱情绝无半点礼教和贞操观念的束傅,没有掺杂任何世俗功利的考虑,不管是欢快浪漫的乐歌,还是凄婉哀怨的悲歌,不管是直率大胆的表白,还是委婉含蓄的倾诉,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纯真的人类美好的情感讴歌,作为民族青春时代的自由生活经历的真实记录,先人们用纯朴的语言酿造的爱情的琼浆,必将哺育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具有不朽的文化艺术价值。
  附录:溯水而上 (陈蔚文)   
  风,雅,颂。
  这几个汉字御风而行,溯水而来,伴着古老而宏大的优美钟声。那些在孟春之月,振木铎于阡陌田间采撷来的诗句是撞钟的器械,一下,一下,帝王的大殿,嫔妃的后宫,田野上空,鸟儿四散惊飞,纸页被钟声掀起。
  那些神秘如卦文般的诗名,“泮水”“良耜”“湛露”“鱼丽”“玄鸟”……多么美的词语啊!它的美因为失传而更加凄丽。里面有庙宇的香火,有潺潺河水,有麦垛,有烛火般稍纵即逝的欢乐,还有哀伤,民歌一般的哀伤。
  民歌一旦欢乐起来,是纵情天地的热烈。唢呐锣鼓响遍天地,天是大晴,地是大美,花是大红;而民歌一旦悲伤起来,也是彻骨的悲伤。是黑暗里你的手沾到了三更的寒露,整个人从肺腑哆嗦起来,冷的不止是你的身体,还有历史的骨头,你们都患着风湿。风湿,是断不了根的,尤其怕冷,怕绵延的寒气。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战乱与繁重的徭役中,一个征兵与一个国家淌血的伤口都在“小雅”最后一章中裸露着。而他的思妇也正在家乡的柴牖边叹着:“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许多愤怒豪壮的劝战长篇也许抵不过这几句女人的幽幽叹息。
  《诗经》,它是野地里生长的植物,是春天遗失的白袍,隶篆的诗句像蹄印一直铺到西周与春秋的柴扉前。柴扉推开是无限广袤:暮色苍茫,流水淙淙。剑声与古琴声飞旋,劳作声与低吟声交融,天地间充满大恸与大悟。
  那些布衣乌鬓的女子,那些河水涣涣的情感——哀怨是《氓》与《邶风·谷风》中的弃妇,坚贞是《柏舟》中的女子,明丽是《溱洧》中在春天河旁嬉戏的男女,伤痛是《唐风·葛生》中的亡人之妇,相思是《王风·采葛》还有《蒹葭》中望爱人不见的怅恫,“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银子般的月光打湿了花朵般等候者的衣襟,远远的地方传来瑟瑟古琴——现代人除了相约在嘈杂的电影院,虚拟的网络,喧嚣的车站或是“肯德基”,又能到哪儿去守望爱情?
  多情的《诗经》,哀伤的《诗经》,焰心一般冷与热的《诗经》!
  在这个冬天的夜晚读《诗经》,读到一些没有膨胀的喜悦,一些没有矫饰的哀伤,一些没有虚浮的忠贞。染着风霜的马车与木铎声趁夜色把这些诗句运送到我们跟前,我们在遥远先人的感情里又幽幽地活过一次,他们布衣上浓重的汗碱味让我们一下刺酸了鼻子。不要说物质已多么奢侈,当时间沉淀了一切,我们终究渴望回到的不过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说一些朴素的话,获得一些朴素的感情。所有都像麦秸一般真挚。
  一册《诗经》,一种血脉相连的痛,使这个普通的冬夜从近百个冬夜里脱颖而出。不必洗手焚香,不必沐浴斋戒,《诗经》,它本来是铺陈的香火,是清净的素食。沿着《诗经》的水路溯流而上,如同被沿岸庙宇中缭绕的香烟之气深深地抚摸。

 

 

 

 


  《离骚》佳句赏析
  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其中所寓含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几千年来一直感动并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殚精竭智。
  2. 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示高洁的人格。
  3. 美人迟暮: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释义】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4.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表现其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释义】我所追求的是美好的,即便是要为之付出生命,我也绝不后悔。
  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释义】人生的道路非常漫长、遥远,我将会走遍四方,为实现我的理想而努力。
  6.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举世皆醉而我独醒。
  7. 狐死首丘: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九章·涉江》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8. 与天地兮并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桃夭原文、翻译及赏析
[桃夭诗经注音]桃夭诗经原文赏析
诗经
《诗经》中的社会生活
【风诗情韵】《桃夭》详解
诗经的可爱,离不开浪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