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功高盖主,位极人臣”的中唐名臣郭子仪

  中国历史上,向来都是上演的“兔死狗烹”的历史悲剧,象韩信、杨业、岳飞、徐达、刘伯温等名臣都最后成为皇权专制的祭品,个个立下不朽的汗马功劳却不得好死,而有一个人例外,这个人就是郭子仪。《资治通鉴》里评价郭子仪是“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这三句评语,古往今来,多少文臣武将欲求其一而不可得,郭子仪却一一做到。一生历四朝(玄宗、肃宗、代宗、德宗),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虽几经沉浮、位极人臣,却君臣相得,得以高龄善终,在唐代中期皇帝昏庸、宦官专权、朝臣倾轧的残酷政治环境中实属难得!
  
  万事无偶然,郭子仪之所以能“功高盖主、位极人臣”且还能得以高寿善终,并不仅仅是郭子仪的命运天生好,天生才智过人,智勇双全,关键是其还有许多一般人难能有的过人品德。
  
  自己通过看相关资料,总结出郭子仪的优秀品格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忠勇爱国、宽仁爱民、豁达慎微。
  
  一、忠勇爱国
  
  郭子仪的忠勇爱国(信德义德丰厚)可以说是完美的不能再挑剔的,以下介绍几个小故事就可见一斑:
  
  平叛“安史之乱”出师便旗开得胜的郭子仪,在“安史之乱”发生不久,就立下盖世奇功,让即将颓废灭亡的唐王朝又重新站稳脚跟,趋于稳定。但当时的唐王朝皇帝唐肃宗却不是个开明皇帝,尽管其曾经在郭子仪大败叛军,凯旋归来时曾经信誓旦旦对郭子仪说: “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肃宗宠幸宦官鱼朝恩,听信其谗言,还是找理由罢免了郭子仪的兵权。只是国家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河东又闹叛乱,不得已中,肃宗又不得不起用郭子仪,郭子仪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忠勇为国,又一次成功平定了叛乱。使得唐王朝又度过了一次危机。
  
  安史之乱基本平叛后,代宗即位。又因亲信程元振的谗言,暗忌宿将功大难制,罢免了郭子仪的一切兵权职务,只派他为监督修造肃宗坟墓的山陵使。可惜皇帝没有想到太平日子还没有过几天,接着就是唐朝叛将勾结吐蕃来犯,此时的唐代宗也同他的祖父唐明皇一样,离京避难到陕州。不得已,又匆匆忙忙拜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坐镇咸阳。这个时候,郭子仪因罢官回京以后,平常所带的将士,都已离散,身边只有老部下数十个骑士。他一接到诏命,只好临时凑合出发,藉民兵来补充队伍,一路南下,收集逃兵败将,加以整编,到了武关,又收编驻关防的部队,凑了几千人。后来总算碰到旧日的部将张知节来迎接他,才在洛南扩大阅兵,屯于商丘。此时的郭子仪,仍然是置自身安危于不顾,临危受命,誓死为国效力,单骑见回纥,通过自己以前和回纥 军合作时期树立的崇高威望,说服其反戈吐蕃,不战而屈其兵,重新又一次让回纥和唐朝联合,成功瓦解吐蕃的联合进攻企图,又是军威大震,使得吐蕃夜溃遁去,再次收复两京。
  
  二、宽仁爱民
  
  郭子仪“宽仁爱民”(仁德丰厚)方面也是做得非常好的。他对待士兵,象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护,处处以身作则,做士兵的榜样。并且领兵打仗从不侵犯百姓的利益。当时,连年战争,农村经济破坏,农民生活困难,负担很重,筹集军粮非常不易。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他不顾自己年迈力衰,亲自耕种。在他的带动下带领下,官兵在休战时,一边训练,一边参加农业劳动。动乱时期,他的驻地丰收的庄稼到处可见。这点真和 “南泥湾”精神异曲同工。
  
  他的宽仁史不绝书。唐朝大臣颜真卿称他“天然孝悌,宽仁无比”.史臣裴垍称他“事上诚尽,临下宽厚”。 《新唐书》认为郭子仪“宽厚得人”。这确是郭子仪与其他赳赳武夫的一大区别。他宽厚待人,有长者之风,深得朝野内外乃至将士、百姓的爱戴。郭子仪在被罢去朔方节度使的兵权后,李抱真向唐代宗进言:“朔方将士思子仪,如子弟之思父兄。”唐朝大诗人杜甫在著名的《新安吏》一诗中写道:“送行勿泣血,仆射(指郭子仪)如父兄。”他的宽仁还表现在对兄弟民族,能平等相待,礼尚往来,不予歧视。(这点说明礼德也丰厚)(因而回纥将士也称他“吾父”。正因为郭子仪的宽仁至诚,所以在朝野内外赢得了极高的威望,在藩镇骄横跋扈,朝中尔虞我诈,天下纷纭离析的社会氛围中,独他能平衡制约各种政治势力,从而能有效地安邦定国,扭转乾坤,“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二十年”。
  
  三、豁达慎微
  
  郭子仪的豁达慎微(仁德义德丰厚),表现在他顾全大局,襟怀坦白,大度宽容,大智若愚的政治家风度。郭子仪处于复杂的政治漩涡中,皇帝因他功高位显而百般猜忌,宦官因他大权在握而谗毁中伤,但他以豁达大度之心坦然处之。相州兵败,朝廷罢郭子仪兵权,他朝闻命,夕就道,毫无纤介,宦官程元振进谗离构,他不正面争执,而是将代宗所赐千余篇诏书进呈,以明心迹。宦官鱼朝恩怀恨郭子仪,派人盗发他父亲的墓茔,朝中内外恐郭子仪报复而引起变乱,但他只是向代宗说:“此天谴,非人患。”郭子仪的这种气量和旷达精神,使他顾全了国家大局利益,并有效长期地发挥了自己的政治作用。
  
  郭子仪的豁达通过下边两个故事可以完全昭示
  
  肃宗时期,深受皇帝宠幸的宦官鱼朝恩向来总是妒忌郭子仪功高,总是不时找点麻烦,一次鱼朝恩突然邀请郭子仪去参加宴会,郭子仪手下好多人害怕鱼朝恩伺机加害于他,不同意他去赴宴,郭子仪却坦荡胸怀,只带了十几个家僮就赴宴去了,鱼朝恩很是惊奇,问道:“您怎么就带了这么几个人啊?”郭子仪就说了一大通,串门做客,不用这么排场,否则大家以为我们互相猜忌,暗自提防对方之类的话,把大太监给感动得痛哭流涕,从此不仅不再找麻烦,而且还处处替郭子仪说话。
  
  李光弼和郭子仪同为唐朝著名将领。他们曾经同在朔方镇当将军。可是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太好,互不服气。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提升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位居李光弼之上。李光弼怕郭子仪刁难他,曾想调到别的方镇去。这时朝廷要郭子仪挑选一位得力的大将,去平定河北。郭子仪出以公心,推荐了李光弼。李光弼却以为郭子仪是借刀杀人,让他去送死。可是朝廷成命又不能不服从。临行前对郭子仪说:“我赴死心甘,只求你不要再加害我的妻子儿女好吗?”郭子仪听到他冤枉自己的话后,流着热泪对他说:“现在国难当头,我器重将军,才点你的将,愿与你共赴疆场讨伐叛贼,哪里还记着什么私忿呢?”李光弼听了非常感动。两人手扶手相对跪拜,前嫌尽释。
  
  慎微(礼德丰厚)方面,郭子仪尽管功高盖主,却从来不居功自傲,清正廉洁,严以律己,顾全大局,其感人故事让世人传为佳话。这也是其之所以一生,包括他的后人都没有遭到迫害,能够显贵而又顺遂的重要原因。
  
  郭子仪有七子八婿,均在朝内做官,一年,郭子仪70大寿,所有子女亲族都来祝贺。惟独爱子郭嗳的妻子升平公主(代宗皇帝的女儿)没来。郭嗳非常生气,认为她依仗父皇权势,蔑视老父,傲慢功臣,便打了升平公主。此事让郭子仪知道后,不容分辩绑子入宫,挥泪请罪。代宗皇帝听后说:“儿女闺中之事,何必认真计较”,子仪回到家又把儿子暴打一顿。此事已在古今传为佳话。著名传统戏曲《打金枝》便由此而来。
  
  一次,郭子仪妻子奶妈的儿子犯了军法,被手下军官处死。子仪的几个儿子都前来向他哭诉,说军官不给母亲面子。子仪听后,把儿子大骂一通:“你们只知袒护自家,却不尊重将士,把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如此下去,天下岂不大乱!”子仪尊法护法之德昭然若示。
  
  另有一则故事,是在郭子仪的晚年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其“慎微”可见一斑,他晚年退休家居,那个时候,后来在唐史《奸臣传》上出现的宰相卢杞,还未成名。有一天,卢杞来拜访他,他正和家眷歌姬又说有笑间。一听到卢杞来了,马上命令所有女眷,包括歌伎,一律退到大会客室的屏风后面去,一个也不准出来见客。他单独和卢杞谈了很久,等到客人走了,家眷们问他:“你平日接见客人,都不避讳我们在场,谈谈笑笑,为什么今天接见一个书生却要这样的慎重。”郭子仪说:“你们不知道,卢杞这个人,很有才干,但他心胸狭窄,眼瞅必报。长相又不好看,半边脸是青的,好像庙里的鬼怪。你们女人们最爱笑,没有事也笑一笑。如果看见卢杞的半边蓝脸,一定要笑,他就会记恨在心,一旦得志,你们和我的儿孙,就没有一个活得成了!”不久卢杞果然作了宰相,凡是过去有人看不起他,得罪过他的,许多都落得杀身抄家的冤报。只有对郭子仪的全家,即使稍稍有些不合法的事情,他还是曲予保全,认为郭令公非常重视他,大有知遇感恩之意。
  
  郭子仪一生将忠勇爱国、宽仁爱民、豁达甚微的优秀品德诠释得非常完美,他尽管有“天下安危系一身”之功,却能够“挫其兑,解其纷”,虚怀处下,真实不虚做到“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由于其有这个丰厚“德善”和“德信”。所以才能在昏君主政,奸臣当道的中唐乱世时期,居然能“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
  
  而且无论是当朝皇帝和权贵,还是底下的普通老百姓和士兵,天下都“乐推而弗厌也”。
  
  郭子仪越慎微处下,人们越尊重他。吐蕃、回纥称他为神人。皇帝都不直接呼他的名字。甚至有些安史叛将也很尊重他,因为他曾施恩于很多人。安史之乱叛军的骁将田承嗣占据魏州后,蛮横无理,飞扬跋扈。郭子仪派遣自己的——个部将去见他。田承嗣倒很规矩,还向郭子仪所在的方向遥望叩拜,指着自己的膝盖对使者说:“我这双膝盖,不向别人下跪已有多年了,现在要为郭公下跪。”他麾下的老将军数十人,都是王侯显贵,郭子仪颐指他们进退,他们就像奴仆一样,听从他的安排和指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郭子仪“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来探讨纯臣之道
转:郭子仪“功高不震主”,职场人都该学学了
郭子仪年过八旬,仍纵情声色、妻妾成群,全因“劳谦礼”三字
三千字解读名将郭子仪:唐朝最能打的武状元,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比窦娥还冤的大唐名将,功盖华夏,满门忠烈,为何却被污蔑为反贼
来瑱之死,帝国差点倾覆,剖析肃代二宗不信任的基础,时势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