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燮1756年作竹石兰蕙图4600万元



作者郑燮  尺寸186.5×96cm
作品分类中国书画>绘画创作年代1756年作
估价RMB  25,000,000-30,000,000
成交价
  • RMB  46,000,000
  • HKD  54,958,184
  • USD  6,900,000
  • EUR  5,060,000
专场扬州画派作品专场拍卖时间2011-06-07
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出版:1、《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十二册)P160,沪11-316,文物出版社,1993年。
2、《扬州画派书画全集—郑燮》P57、58,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3、《郑板桥书画集》上册P78,民族摄影出版社,2003年。
4、《扬州八怪精粹—郑燮书画精选》P11,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年。
5、《郑板桥艺术珍品集》P150,广陵书社,2006年。
6、《郑板桥年谱》彩图3,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著录:《郑板桥年谱》P244,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款识:南山献寿高千尺,劲节清风觉更高。积行人家天所佑,兰荪蕙种自能饶。乾隆丙子,写祝刘母卞太君八十荣庆,暨青藜年学兄教可。板桥郑燮。
钤印:乾隆东村书画史、丙辰进士
说明备注:上海文物商店旧藏。
一兰一竹一石 有节有香有骨
—郑燮《竹石兰蕙图》赏析
刘鹏
清代“扬州八怪”中以郑板桥最为出名,诗文书画俱佳,恣情山水,多与骚人游;最爱画兰竹石,凛凛有生气,书法自创“六分半书”,隶楷参半,在画史地位和后世影响都是首屈一指。在郑板桥众多存世画作中,竹石兰是永远的主角,此幅即为其中的力作。“一兰一竹一石,有节有香有骨”在《竹石兰蕙图》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此图为水墨纸本,立轴,纵184cm、横93cm,如此大尺幅的力作在板桥老人的创作中也颇为少见。落款时间为乾隆丙子,即1756年,是年画家64岁,再度回到扬州卖画,求画的人也多,重新过起了“二十年前旧板桥”的生活。《竹石兰蕙图》即为刘青藜母亲八十大寿而作。
画面绘几丛修竹立于岩石之前,下有兰蕙映衬,恰如天成,呈自然之趣。修竹安排错落有致,竹竿细密却透着力量,竹叶以硬毫之笔挑、剃出来,且呈隶书之撇捺,竹干亦如篆书之笔意,摇曳而生姿。据板桥自题《墨竹图》云:“东坡、鲁直作书非作竹也,而吾之画竹往往学之。黄书飘洒而瘦,吾竹中瘦叶学之;东坡书短悍而肥,吾竹中肥叶学之。”画竹之法从书法用笔中来,此图体现的尤为明显。高竹瘦叶撑满画面,乃以淡墨黄体瘦笔来处理;画面最重处的肥叶选择以浓墨苏体肥锋描绘,既与高竹、岩石区别开来,又加重了画面感,可谓“适其天,全其性”。
板桥画石主要自倪瓒画法而来,以简劲线条勾轮廓而不加渲染;又用斧劈皴简单皴擦,且“石不点苔”,与兰竹相得益彰,凭添雅气。岩石虽以简单的几笔皴擦出来,却给人坚挺的感觉,“秉得坚刚性”。画家从山东任县令十二年之久,屡屡为百姓兴利除弊,成绩斐然,却因得罪了当地不法商人和官员而丢了官。然而画家的铮铮铁骨却未有丝毫的改变,此处可见一般。
竹下兰蕙虽寥寥数笔,却独具精神,“有数里之香”。兰叶作钉头鼠尾描,洒脱中见其秀气。兰叶之妙以墨挥毫,借草书笔法运之,多而不乱,少而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既添画面之美,又增胸次之香,正所谓“春兰满径芳”。
画上题跋为七言绝句:“南山献寿高千尺,劲节清风觉更高。积行人家天所佑,兰荪蕙种自能饶。”款署:“乾隆丙子,写祝刘母卞太君八十荣庆暨青藜年学兄教可。板桥郑燮。”钤印:“乾隆东封书画史”、“丙辰进士”。板桥精书善画更擅长作诗,诗词不屑作熟语,且关心民间疾苦。书为典型的“六分半书”,老辣奇崛而独具一格。题画诗其实也是自况,既是说修竹也是板桥老人自己的坚持。此图出版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文物出版社)与《扬州画派书画全集—郑燮》(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原为上海文物商店旧藏之物。 
郑板桥一生仕途不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既是谑语,也是自嘲。任职县令十二年未得升一阶,经世治国的抱负始终无法实现。早年为谋生而学画,于扬州做了十年职业画家,中进士后等候补缺生活来源还是靠卖画,于山东罢官后回扬州又以卖画终老。一生不如意,皆入诗画中。卖画的艰辛,世态的炎凉,都化入了郑板桥的笔中,有无奈也有坚毅,为其精神可贵之处;此图虽为祝寿之作,亦为画家本人精神之写照,正是“劲节清风觉更高”。
郑板桥画作存世量较大,其中以兰竹石为主要题材的虽有不少,却鲜有如此幅尺寸之大、笔墨精绝的。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有和《竹石兰蕙图》同作于1756年的《竹石图》,尺寸略小,也是奉赠他人的画作。取“华封三祝”寓意而绘,劲挺之竹立于巨石之前,岩石一如既往的简略,竹叶浓淡干湿饶有趣味,惜画中无兰花,无处闻得“郑家香”,较之《竹石兰蕙图》布置略显凌乱。故宫博物院藏《兰竹石图》多幅,作于1740年者为赠饮牛长兄之物,纵127cm,横57cm。此画比《竹石兰蕙图》早16年,正值48岁壮年时期。画家在扬州等候官缺,以卖画为生,画风多变。是图画一耸立之峰,构图较为险绝,多湿笔,由淡墨作折带皴画出,竹叶兰草数丛皆从岩缝中斜伸出来,用淡墨简略之笔写就;然生活的窘迫,心境的偏激,较之《竹石兰蕙图》尚未入化界。另一幅《兰竹石图》纵123cm,横65cm,画面构图近似而略为疏朗,画上题诗“知君胸次有幽兰,竹影相扶秀可餐。世上哪无荆棘刺,大人容纳百千端。”画面比较简单,书法亦比较平淡。上海博物馆藏《兰竹图》纵172cm,横91cm,山崖掩映在兰竹之间,上有灵芝点缀。画面右上角有大段题跋,有“各适其曳,各全其性”之句,诗曰“高山峻壁见芝兰,竹影遮斜几片寒。便以乾坤为巨室,老夫高枕卧其间。”此幅《兰竹图》创作时间比《竹石兰蕙图》晚五年,尺寸比《竹石兰蕙图》小很多,灵芝略显草率,竹叶与兰花都比较简单。郑板桥擅画小画,不擅大画,此幅《竹石兰蕙图》尺寸之大较为罕见,如此巨幅作品在郑板桥的传世书画中也是难得一见的;且创作时间上为画家高峰时期,用笔老辣多变,画面疏朗而意境幽远,诗书画印四绝集于一身,为现今市场流通郑板桥作品之无冕之王。
髡残 辛丑(1661年)作 为周亮工作山水 2357.5万元



作者髡残  尺寸画102.5×29cm;书法20.5×29cm
作品分类中国书画>绘画创作年代辛丑(1661年)作
估价RMB  8,000,000-12,000,000
成交价
  • RMB  23,575,000
  • HKD  29,766,414
  • USD  3,536,250
  • EUR  2,593,250
专场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 古代拍卖时间2013-05-10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2013年春季拍卖会
著录:《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258页,郭味蕖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出版。
钤印:石溪、电住道人
题识:东坡云,书画当以气韵胜人,不可有霸滞之气;有则落流俗之习,安可论画?今栎园居士为当代第一流人物,乃赏鉴之大方家也。常嘱残衲作画,余不敢以能事对。强之再,遂伸毫濡墨作此。自顾位置稍觉妥稳,而居士亦抚掌称快。此余之厚幸也。何似!石道人。时辛丑八月在供云关中清事。
吴郁生(1854-1940)题诗堂:华亭苦演南宗派,此后王家迭主盟。独有老禅降不得,江湖二石铁铮铮。明季国初画家极盛,廉州、烟客遂为大宗,惟石涛、石溪直入宋元人室,一空依傍,独张赵帜,可谓六法中豪杰矣。
危峰怪石势参天,神到荆关笔力坚。除却蓝瑛规矩在,后来空堕野狐禅。学北宗不善,遂流入江湖一派,二石之妙,岂独神明规矩,抑其胸次有不同者在也?俗眼习于软美,且将望而却走。石师为栎园居士作此帧,酬知徇惠,刻意经营。其笔力坚凝,直与宋元人颉颃。石田而下,匪其思存矣。展读累日,叹赏不置,因录旧题石师画诗两绝于上。伯衡世大兄当与吾有同好焉。时庚戌(1910年)十一月长至前三日,钝斋吴郁生识。
伯衡又示我一轴,乃石公丙寅岁作秋山红树,苍秀可爱。此帧纪年辛丑,则距丙寅三十余年矣,当为老年合作。二石年岁画录不详。此亦足资考据也。钤印:钝斋、甲寅人、梁乡人
鉴藏印:临溟张氏珍藏、毅庵主人九一八后得品、珍秘、汉卿所藏、张学良印、定远斋
说明按语:石溪是清初画坛奇人。他从小好读佛书,未成年,即坚求出家,父母不允,遂拒婚,复引刀自剃其头,血流满面,跪求父母,终于得遂其愿,正式出家成了方外人。可见,他是一出生就有佛心的人。明清易祚,他“避兵桃源,历数山川巨辟,树木古怪……寝处流离,或在溪涧枕水漱石,或在峦巘猿卧蛇委,或以溺暖足,或藉草豖栏,受诸苦恼凡三月。”此后,他深究佛学,尝在南京大报恩寺校刊《大藏经》,并拜在高僧觉浪禅师门下,并应师命,主持祖堂山幽柘寺。他性格孤僻,报思、灵岩二名刹主持皆有意授以法杖,他俱不接受,坚持在地处偏远、环境极差的幽栖寺苦修,又常常闭关不出,至使疥癣满身而不以为苦。友人程正揆称之为“自证自悟,如狮子独行,不求伴侣者。”他善画,未见有师徒授受的经历,似亦从“自证自悟”的性灵中参来。也可能与他年轻时避乱的经历及在牛首、祖堂山与草木同呼吸,得山川灵气有关。人说他山水受王蒙影响,但从其经历看,他似乎仅见过程正揆收藏的王蒙画一幅而已,但很快就参悟了,并变易出完全属自己的风格,乱头粗服,雄厚深沉,苍劲中毓出生秀,枯涩中淹润无比。石涛和尚以他一生的艺术体念,道出其中甘苦:“此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而以名振一时,得不难哉。”此后,石涛列举了当代画家中他最为佩服的“一代解人”,第一个就提到石溪:“高古之如白秃、青溪、道山诸君辈……”称石溪的画“高古”,自然是一个极高的评价。程正揆更是这样推崇他:“每以笔墨作佛事,得无碍三昧,有扛鼎移山之力,与子久(黄公望)、叔明(王蒙)驰驱艺苑,未知孰先。”当时,他与程正揆有“二溪”之美誉,身后,人们又把他与渐江、八大山人、石涛并称为清初画坛“四高僧”之一。他的人与艺,得到了历史的肯定,成了美术史家无人不晓无不敬仰的一代巨匠。
石溪《为周亮工作山水图》,直幅设色。近处写乔松秀梧红叶斑烂,坡岸之下,波光潾潾,水草丰肥。其后一岗叠起,岗侧有茅屋一间,一高士正临窗读书。有二客正从岗前曲径中缓缓来寻。屋后烟云起处,有双峰冒出云端,其上则青山隐隐,远天无尽。画境幽深邃密,笔墨不多而气象磅礴,在一派苍润之中,有一股高华的精气流衍于画面。
画上行书长题:“东坡云:书画当以气韵胜人,不可有霸滞之气。有则落流俗之习,安可论画。今栎园居士为当代第一流人物,乃赏鉴之大方家也,常嘱残衲作画,余不敢以能事对,强之再,遂伸毫濡墨作此。自顾位置稍觉妥稳,而居士亦抚掌称快,此余之厚幸也,何似。石道人,时辛丑八月在佛云关中清事。”跋中所称栎园居士即清初一代闻人周亮工。亮工善诗能文,但真正让他名动文坛、画坛的则是他的艺术评论家身份。当时大江南北的画家,都想结识他,给他寄画赠画的不计其数,都希望得到他片言只语的评价,得他好评的往往会声誉雀起,身价百倍,连陈老莲那样高傲自负的人,也能在数日之内,作画数十幅举赠,可见他的善于结纳及在艺林声望之高。石溪与周亮工晚年都住在南京,周亮工通过老友张瑶星结识了石溪,石溪自然知道亮工的大名,自谦“不敢以能事对”,在多次求索之后方才动笔,当然一定是在心舒神畅,精力弥满及灵感勃发时画的,因此自己也觉得满意,便用了苏东坡的一段画论来题这幅画。所谓“书画当以气韵胜”,气与韵都来自画家的胸臆。石涛也说:“作书作画,无论先辈后学,当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石溪则用苏东坡的话进一步引伸,“不可有霸滞之气”。一味发越,狂涂大抹,会流于霸悍与油滑;知为“一代解人”作而由此逡巡犹豫,笔底滞涩,便慵懒无神。石溪深明这二方面的道理,在痛快之中蕴含沉酣,因此笔底气韵悉备,精神跃然纸上。于是周亮工在一旁“抚掌称快”,成就了艺林中一段佳话,画史上一件名作。
此画在晚清入关冕钧之手,吴郁生在诗塘为之长题,称:“石师为栎园居士作此帧,酬知徇惠,刻意经营,其笔力坚凝,在与宋人颉颃,石田而下,匪其思存矣!”评价之高,足见此图在赏鉴家眼中的份量。此后,它入张学良之手,张氏藏画精品极多,从本幅上下张氏所钤的多方印章看,此轴为其爱物是无疑的。
石溪一生沉潜神修,身体又差,作画只是偶一为之的余事,故传世作品绝少。所见以伪作居多,而此件则是近年市场所见亲作中之最佳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兰一竹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扬州八怪,“怪”在哪儿?
黄小舟:板桥遗风,画竹有神!
扬州八怪书画作品欣赏
清 郑板桥传世名画《竹石图》(荣宝斋旧藏)
扬州八怪,到底“怪”在哪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