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位教学十六载教师反思:课堂于我们来说又是那么的陌生

农民的天职是离不开生养自己的土地,医生的天职是离不开救死扶伤的手术台,当然教师的天职是离不开敬爱的课堂。


课堂,对于老师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一节又一节,就像家常便饭,天天吃。从来没有人问为什么这样,也从来没人思考这样做是否有价值。但有的时候,我们感觉课堂于我们来说又是那么的陌生。


当我们要去讲优质课或公开课时,一遍又一遍的演习,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以至于到最后改的面目全非,让我找不到最初的模样,这不是我的初衷。在一次次的磨练中,我感觉课堂距我好遥远,曾经特熟悉的面孔,今天好陌生。我在思考,十六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了数不清的课,为何那时的我对课堂没有一丝感觉,而今天的公开课,让我对课堂有了重新的认识,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斟酌,每一个重难点的突破都要寻求最佳解决方案,每一次练习活动都要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中的言行举动都要精致,语言更要简洁明了,等等。总之,上好一堂课绝非简单之事。


当我们为一些事情感到无能为力时,批评学生被误解时,看到聪明的孩子不学习时,听到学生满口脏话时,听到学生对家长不尊重时,听说学生弑杀老师时,等等。每当这些时候,我们难道没有反思过,我们的课堂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课堂应该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而我们传授的知识,学生愿意学吗。学生在迷茫中丧失自我,我们的课堂又有几次做人的说教,还不是天天“叽里呱啦”的讲啊讲,学生还不是像“诵经”一样背呀背。这时,感觉课堂了离生活好遥远,又太陌生。


对于课堂,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教,应该怎么教,什么样的课堂是好的课堂,是有价值的课堂。在教学中我们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做错。一天天,一年年,冬去春来,我们打算握着“旧船票”载着“新乘客”驶向何方?


十六年的教学经历,在向我证明,分数不是学生的全部,更不是衡量老师的唯一。还记得刚上班那几年,因为网络不发达,信息比较闭塞,读的书又少,又没有机会外出学习,凭我的直觉,好的老师就要让学生考高分。带着对教育的激情和对学生的负责态度,我想尽各种办法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分数,一味的上课,一味的抓成绩,来证实自己还算是位好老师。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真的做到了,当时感觉自己好伟大,呵,这回我总算可以抬起头来走路啦。沾沾自喜的我陶醉在自我定义的胜利的喜悦中。


可是随着眼界的不断开阔,经历的不断增加,我感觉当年的我好幼稚,对于“好老师”的定义改变了。现在我认为一名好的老师,不仅能带出优秀的成绩,更能传递正能量,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也就是在“教书”的同时,也会“育人”。所以现在我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改变学生思想教育上来。我常跟学生说,学习要靠“自觉”,就好像吃饭一样,如果你不想吃,我投到你嘴里,你也会吐出来的,或者你根本闭口不吃;如果你饿了,想吃饭,当然是吃嘛嘛香。我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自觉去吃饭”。


当一个老师能真正放下“分数”,去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并参与他们成长的过程,这才是开始了“真正的教育”。


教学,就像旅游,老师是导游,而游客始终在变,寻找的目的地不同,当然风景也就不同,有时停下来休息,偶尔也会绕些点儿路。虽然我们熟悉这段路,但因为游客不同,旅游中感受也不同。


每一节课的作用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课堂都对学生的未来起到不一样的反响。我真诚的希望,我们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是用激情点燃的课堂,是有温度的课堂,请珍视每一堂课!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张范中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的天职是上好每一堂课
给新教师的20条贴心建议
老师为什么一定牵着学生走
教学中怎样关注学生
不体罚,不吼叫,老师怎么控制课堂的吵闹?
深深浅浅:特级教师肖培东和语文的对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