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话内脏气血

闲话内脏气血

甫光居士

人与天气交换的是肺
肺主皮毛,和太阳经络气,宣散脾脏传来的津液
合成阴血下降入肝
如果 因为寒,则肺的功能受限,失去宣散之功,则太阳气内郁而发热
津液不能外发为汗  水湿困扰脾胃
形成 脾虚湿困的症状
那么如果遇热,则汗腺大开
肺的肃降功能失调
一方面 脾之阴津散发过快
心烦喜渴饮
一方面 肝血失阴滋养
胆汁不出  内蕴血液中 发为血热身黄
中医治疗,主要是根据寒热辨症,采用发散 肃降的药物 辛热或者辛凉的药物 恢复肺的功能
对于受影响的内脏----主要是脾胃进行调理
具体都是按照经验进行

刚才说的是肺
下面说脾脏
脾和胃一层膜原相隔  互为表里
胃中之营养全靠脾健运
脾与肺关系紧密
刚才说了
这个是运化水湿
如果失调
会如何呢?
脾胃虚弱 水湿停聚
一方面
脾主统血
统摄在经脉中运行
同时 脾主肌肉和四肢

下面说说胃
胃受盛之器
本身阳和温煦
属于和降之宫
逆则积聚
受脾影响最大
脾的津液输布,寒热都影响
还有积聚后,化热和化成水湿的影响
胃有三脘
上和于心肺 属于气
中和于 脾   属于水湿
下和于肾  属于阳为胃之根
三脘分流
各行其是

小肠 阳元之器
受胃的下行物  和胆汁泌清降浊
轻阳之养,温和于心,养精神,为元气
下,宣导浊物出大肠

肝,收肺降之阴血.
分泌少阳之胆汁,出阴液降于肾
藏血主疏泻

肾受阴液,内化为精元,和于骨
外下于膀胱
膀胱化太阳气 温煦全身
与肺的皮毛和
废水排出体外

三焦之经  相关脾肺膀胱
天热则开脾肺行津化汗
寒则下气化水从膀胱而出
所以说三焦调水道
司开合
三焦为心包行血液之调理水道的关键
有人说通元气 就是这个道理
反过来理解
血液到达四肢后 ,营养转化后,变成什么了?
水湿啊
要么从汗上出  要么从膀胱下出
反过来有人小便频  是不是好事呢?
有人爱出汗是不是好事呢?
那仅仅 是水?

心,主神志
行神气
受阴血滋养
居中和五脏,心气常在巨阙穴
和于后天脾胃
心包行血,阳和温煦内外
运小肠之养

大肠与肺相表里
肺气能宣,大肠气才能降
以畅通为功能
也是积聚生热的处所

纵观浑身气血
动则行血,静则行气
行血在脏,行气在经


只有内心平静才能调养经络气
比如肺在气喘之中 你针灸有效果吗
比如你正在吃饭 按摩胃经络有效果吗
反过来 有人正在作补肾强壮功 心里在妄想纵欲,有效吗?

举个肝的例子
肝从肺得到含有阴营的物质---因为是血,所以是营
在肝脏分泌胆汁和下降阴液与肾
那么我们想想
如果抽烟 喝酒 吃的辛辣
肝脏得到的营阴多吗?
肝血能藏吗
不能藏就是亢逆
心烦不眠
肝血不藏不静,脾血还能安于血脉之中?
那么必须血淤
就是常说的 气滞血淤
肝血失去阴养,胆汁分泌不足,内郁血中,化生血热。
胆气不开,关节不利,髋膝虚寒
小肠分清降浊功能失调  必然导致肠道积聚
胃中 胀满不化

同样 心血营养不足  血虚
那么 用药物就根据不同的方面表现 侧重不同了
根源找到
阴不足
有什么处方呢?
当然是补肝汤了
生地 当归 白芍 枣仁 川芎 木瓜 炙甘草
虚劳肝血不足,筋缓不能行走,眼目昏暗;或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昏花,急躁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肉瞤,舌干红,脉弦细数者。
一贯煎
北沙参,麦冬,当归身各三钱(各9克),生地黄六钱至一两五钱(18-30克),枸杞子三钱至六钱(9-18克),川楝子一钱半(4.5克)
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并治疝气瘕聚。

肝脏体阴而用阳,其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肾阴亏,肝失所养,疏泄失常,气郁停滞,进而横逆犯胃,致胸脘胁痛,吞酸吐苦。阴虚液耗,津不上承,故咽干,舌红少津。肝气不舒,肝脉郁滞,时间久后则结为疝气瘕聚。治疗宜发滋养肝肾阴血为主,配伍疏达肝气之品。方中重用生地黄为君,滋阴养血,补益肝肾。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为臣,益阴养血柔肝,配合君药以补肝体,育阴而涵阳。并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止痛,遂肝木条达之性,该药性苦寒,但与大量甘寒滋阴养血药配伍,则无苦燥伤阴之弊。诸药合用,使肝体得以濡养,肝气得以条畅,胸脘胁痛等症可以解除。

方中重用生地滋阴养血以补肝肾为君;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配合君药滋阴养血生津以柔肝为臣;更用少量川子疏泄肝气为佐、使。共奏滋阴疏肝之功。

经络气对内脏的调节

 

比如说胆经络
当气血上旺的时候
脾肺心都开放的上焦状态中
胆气是开放的
因为是少阳气
头侧肩膀都是温和的

比如你心情舒畅了
毛孔也开放了
这个时候胆经络属于和于脾肺 间接作用胃
但也是和于膀胱经络阳和之气的
属于外发
当下午或者人平静后
上焦之气从心包合三焦行于小肠经络
此时 胆经络气从肋下段 输转而下腿 和于下焦
这个下和于膀胱  但是也是开放着胃经络的
属于胆经内合
这个就是 胆经络的内外输转过程
同时 也是经过了内脏的转换
这个转换的关键是脾肺的相关因素
阴血 营血
然后在肝脏期门  日月部位
进入动脾经  肾经  肝经  然后从肋下段化胆经络气外出
这个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说明胆经络气的运动是调节肝气而来
反过来
调节几个关键的穴位激发胆经络气  也可以调节肝的气血状态
这个就是按摩导引 的原理特性

那么 有的经络按摩是温热的 有的经络按摩后是清凉的,为什么?
人的脏腑分阴阳
腑属于阳
按摩通气当温和
内脏属于阴按摩通气当清凉
此为正经正气
反之,阳经络逆则发郁热.正如膀胱经络气
也如 脾经络气,逆则积湿发寒

有人说 但是我按摩后,无论脾经络或者膀胱经络 都浑身温和
那是作用内脏后的肌体反应
那么肝胆按摩的效果表现在哪里呢?
身心温和畅通
解除了肝血的淤滞
胆汁顺下而出
腹中鸣动 肠道排气
渐渐 大小便正常

胃与热

胃, 属于阳明性质
本性温热
才能腐化水谷
如果过于吃温热的食物  就会生热
胃热亢盛了就是火
还会有口气
因为 里面有积聚
还会有口腔溃疡
郁火上逆

因为只顾吃来不及被脾运化
因为外热直接合了胃火  蒸腾为汗水
往往大汗淋漓
这个还不仅仅表现在胃
胃和肠道因为津液蒸发特别快
形成积聚
会形成口渴喜欢冷饮
大便干燥 小便黄少
刚说的是消化系统


那么从营血的角度看
因为肺燥 吸收阴营物质少
肝上得到的阴营不足
胆汁分泌也少
当然肠道要积聚
肝血不能养就不能静
于是烦躁少眠
就是 上扰心神
形成 阴虚
肾不能从肝得到充分的阴营物质
于是肾更容易疲乏
尿液当然少了
牙齿肯定会疼

还有胆  因为胆汁少  胆经络气不足
于是 风乘机进犯
于是出现 头晕
颈项上肢 胸膛出现抓痕


那么 我们看看是如何引起的
刚才我展示了过程
这个是外热和热性食物引起的
治疗一般是通胃肠敛营血  清实火

在我们的饮食中
必须清淡 和阴营
身体一处失调  浑身失调,传感变化

中药就是调节脏腑功能

关于脾
脾有两个功能
吸收传输
如果失调
吸收差,就积聚生痰和生湿
不能传输就淤滞
脾的统血功能就在这里
如何统的?内外转换,以气养血,虚则补气。
 

关于避免气郁

也是修身需要宁静的原理
也是静养的一个 状态
首先是身体处于放松状态
身心安定祥和
口齿都放松
这个时候,如果敏感,可以体验到从口唇到胸到腹部的温和畅通
这个就是不郁

这个就是与血相伴的气
温煦着四肢

相反,如果情绪失调
比如郁闷则以上部位沉紧
气机闭塞
整个人处于气血呆滞状态
脾肺不宣散  胃中积聚不化
肝血淤,胆气不伸
两肋账满
胃中嗳气
急噪易怒
对于这个状态 长期不消除 就会形成气滞血淤

如何解除呢
在中医多采用 柴胡疏肝散
方中采用柴胡疏肝香附陈皮理气  枳壳破除滞气,川芎活血祛风,甘草和药,芍药敛阴和营
这样达到疏肝理气的目的

肝胆经络导引按摩
首先是要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然后是促进肝胆经络和脾胃行气
这个在肝胆按摩里介绍比较详细
 

人体阴阳总是相循

比如足三阴积聚强化了  就会转化到手三阳经络的强化
手三阳转化到手三阴之后 转化到足三阳经络
中间经历的都是内脏的变化
也是经络调理内脏 阴阳内外出入升降的原理
可以尝试
先激发脚上的三阴经络比较显著的穴位
然后你可以在手臂的外侧找到反映的部位
再刺激手肺经络的穴位
可以在脚太阳经络找到反应的部位
经络这样的调节之后 人很平静 因为阴阳很平衡了
 

行气血 司开合

和大家分享一个问题
-----------------
黄帝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鬲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这个是内经  对肺经络的描述
从这里可以看到 肺的起源是在中焦
肺手太阴之脉
不是说肺手太阴之经
可见是传输气血的
也看出和大肠的表里关系


问一个问题
上鬲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
既然已经贯通整个肺了  为什么要从手臂外出呢
尝试体验了一下
当到达肩内部位的时候
这个肩膀就温和了

当到达臑内部位的时候  头侧与耳后的毛孔就开放了
如果到达小臂上侧部位呢
这个手臂和身体侧面都温煦
那么到达大指头的时候呢
同侧鼻孔是很舒畅的
到达食指尖呢?
则和背后整个膀胱经   经过的部位联系到一起


从肺经络气出肩内侧到手指头  实质是表达肺功能----到达皮毛的宣散功能


如果 这个线路部位上 有一处或者几处不舒适
也许是一个穴位或者敏感点 奇穴一类
那么肺的肃降功能呢?

刚才如果你敏感  随着我说的体验  你是可以体验到越往外走   体表温度越高
高到食指尖  这个大肠经脉的起点
随着往身体内走

温度降低,经络气降入内脏
顺着胃下降贯通大肠 凉凉的
以上 我们可以明白 肺的宣散和肃降功能
经络行气是内脏的功能反应

可以肯定的说  
经脉气是 内脏的精气
作用了这个经络气 必然引起整个身体的变化
比如现在 你想吃东西了
觉得胃热热的

那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依据经络气的传递
到达了胃
胃火起来了 眼睛到处看
找东西吃
胃经络行气,胃的功能就起来了
看 嗅  动口唇等
都是胃经气的表达

当下降到腹部的时候
肋进一步开放 如果你吞咽口水
促进胆汁分泌了
胃火更是熊熊
那么  怎么不下去呢
从大腿到小腿呢


各位,那需要食气
没有食气如何下去?
然后口中舌头下津液出现了
脾经开始反应了
总之 就不一一列举了

如果这个时候想吐痰
充分说明
你的脾上有湿

脾经络只有喜悦的情态下可以贯通
如果郁闷着吃饭 那影响消化
所以心情不好的时候 不想吃饭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肝主气
气血成精神  精神的情绪变化直接影响气血
这个就是肝郁脾虚的道理

因此告诉我们 给别人和给自己一个好心情
特别是不要在吃饭前教训孩子
希望  能给大家一点点启发

那么 如果你双侧相同经络行气同时体验
应该可以察觉到古人说的所谓血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4.气血本原
气血原本_《四圣心源》
(1)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4.气血本原
《四圣心源》气血原本
气血原本
黄元御《四圣心源》气血原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