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说手太阴肺经
编者按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经属十二经脉,是手三阴经之一,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上接足厥阴肝经于肺内,下接手阳明大肠经于食指。经脉分布于胸前、上肢内侧前、拇指桡侧。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分布于外部。本经首穴是中府,末穴是少商,左右各11穴。
凡与呼吸有关的疾病,如哮喘、咳嗽、感冒等等疾病都可以找肺经上的大穴。今天徐大平老师就来详细介绍肺经的循行、主治概要、主要病候和腧穴。
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1],下络大肠,还循胃口[2],上膈属肺。从肺系[3],横出腋下,下循臑内[4]行少阴[5]、心主[6]之前,下肘中,循臂内[7]上骨[8]、下廉[9],入寸口[10],上鱼[11],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联系脏腑:肺、胃、大肠、肺系、喉咙。
注释
[1]中焦——上腹胃脘所在部。宋·王维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注:“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水谷精微上注于肺。”
[2]胃口——《铜人》注:“胃口,谓胃之上口,贲门之位也。”
[3]肺系——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注:“谓喉咙也。”喉咙,兼指气管而言。
[4]臑内——臑音闹。指上臂。屈侧称臑内,当肱二头肌部;伸侧称臑外,当肱三头肌部。
[5]少阴——此处指手少阴心经。
[6]心主——指手厥阴心包经。
[7]臂内——臂,指前臂;内,指内侧,即掌侧。
[8]上骨——“臂之上骨”指桡骨。
[9]廉——指侧边而言。
[10]寸口——腕后桡动脉搏动处。
[11]鱼,鱼际——“鱼”或称“手鱼”,今称“大鱼际”。“鱼际”即指鱼的边缘部分。
语译
肺手太阴之脉,起自中焦(腹部),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胸壁外上方,走向腋下(中府、云门),沿上臂前外侧,行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至肘中后再沿前臂内侧桡侧(孔最)下行至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又沿手掌大鱼际外缘出拇指桡侧端(少商)。
其支脉从腕后桡骨茎突上方分出,经手背虎口部至食指桡侧端。脉气由此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满,小便频数,肩背、上肢前边外侧发冷,麻木酸痛等症。
主治
本经腧穴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主要病候
脏腑病:
咳喘、上气、烦心、肺胀满、小便数而欠。
经脉病:
胸满、缺盆痛、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本经腧穴
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穴位定位与主治
(1)中府
定位:在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旁开6寸。
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附注:肺的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
(2)云门
定位: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胸中烦痛。
(3)天府
定位: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解剖:肱二头肌外侧沟中,有头静脉及肱动、静脉分支,分布着臂外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
主治:气喘、鼻衄、瘿气、上臂痛。
(4)侠白
定位: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
主治:咳嗽、气喘、干呕、烦满、上臂内侧痛。
(5)尺泽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取法:仰掌屈肘,当肘横纹上紧靠肱二头肌腱桡侧缘陷中。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
附注:手太阴经所入为“合”。
(6)孔最
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病、痔疾。
配伍:配肺俞尺泽治咳嗽、气喘。配鱼际治咳血。
附注:手太阴经郄穴。
(7)列缺
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㖞斜、齿痛。
附注:手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
(8)经渠
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附注:手太阴经经穴。
(9)太渊
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
附注:手太阴经所注为“输”,肺经原穴,脉会太渊。
(10)鱼际
定位: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小儿疳疾。
附注:手太阴经所溜为“荥”。
(11)少商
定位: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昏迷、癫狂、小儿惊风。
配伍:三棱针点刺出血,配合谷治咽喉肿痛,配中冲治昏迷、发热。
刺灸法: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手太阴经所出为“井”。
手太阴肺经要穴主治歌(7穴)
肺居上焦为华盖,(肺居于上焦,为一身之华盖。)
宣发肃降朝百脉,(肺主一身之气,宣发肃降,肺朝百脉。)
主气利水司呼吸,(肺为水之上源,司呼吸。)
娇脏合皮病鼻塞。(肺为娇脏,在体合皮毛,开窍于鼻。)
中府降气泻胸热,(中府为肺之募穴、肺脾之会穴,泻胸中热。)
主肺咳喘及痰火,(主治肺病、咳喘痰、胸痛。)
健脾消肿降呕逆,(亦可理气健脾治面肿、浮肿、腹胀。)
后病前取诊结核。(后病前取之法治肩背痛及诊断肺结核。)
尺泽合水主肺疾。(尺泽为肺经之合水穴,主降逆气。)
泻肺通经降气逆,(本穴属水,为肺金之子,可泻肺之实,兼以通经活络。)
咳喘吐泻急慢惊,(主治肺诸疾,咳喘、鼻衄、咽痛,以及小儿急慢惊风。)
膝痛肘挛臂难起。(通经治半身不遂、臂肘挛急,下病上取治膝痛。)
孔最治血最认真,(孔最为肺经之郄穴,功善凉血、止血,治咯血、咳血。)
宣肺解肌汗溱溱,(亦可发汗解肌,宣发肺气治无汗、热病汗不出。)
咽喉肿痛咳失音,(肺失宣肃之咽喉肿痛、咳喘、失音皆可用之。)
痔疮出血治在本。(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亦可治大肠出血。)
列缺解表清头咽,(列缺可宣肺解表,善利喉咽。)
偏正头痛嗽寒痰,(本穴为络穴,与阳明经相通,治偏正头痛及咳嗽寒痰。)
男子五淋阴中痛,(为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治泌尿系之茎痛、阴痛、尿血。)
腕弱掌热喑咽炎。(本穴与照海相配治咽干、咽痛、音哑,亦治局部手腕无力、掌中热。)
太渊通脉补肺气。(太渊为肺之原穴,有通脉止痛、益肺降气之功。)
咽痛咳嗽失音疾,(本穴可止咳化痰,治咽喉肿痛、咳嗽、失音。)
血管疾病无脉证,(为八会之脉会,主治血脉病之无脉证、脉管炎。)
腕肘无力痰呃逆,(治肺胃不和之呃逆。为输土通于脾,治痰多,亦治肘腕疼痛。)
鱼际善治咽喉痛,(本穴为治咽喉肿痛之要穴,可泄热利咽。)
清肺泻热利肺功,(鱼际为荥火穴,有清肺热、泻肺火之效。)
胸闷咳喘并发热,(亦可理肺治胸闷气短、咳喘发热。)
金鉴灸此治牙痛。(本穴属火善泄热,一般不灸,惟《金鉴》以之灸治牙痛。)
少商开窍治喉痹,(少商有苏厥开窍、交通阴阳之效。可治咽痛、鼻衄。)
胸痞癫狂功最奇。(为肺经之井穴,可泄热开窍,治卒中、惊风、癫狂、胸闷。)
|作者介绍|
徐大平,主任医师,中医教授,中医养生专家。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专业,获得“河北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称号。1996年至今在《现代养生》杂志社培训部、编辑部工作,现任《现代养生》杂志社副社长。擅长于针灸和内科杂病诊治,并长期探讨、研究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与应用。
2008年出版了《自己是最好的医生》DVD光盘,介绍了颈椎病、抑郁症、便秘、脂肪肝、慢性胃肠病、痛风、感冒、肩周炎、网络综合症、头痛与偏头痛、腰痛、失眠症、肥胖症、疲劳综合症、慢性鼻炎、脱发、打鼾等17个病种的发病原因及保健方法,教给人们轻松按压经络穴位,操作保健操,推荐膳食小偏方,既保健又治病。此光盘已由中国中医药文化研究会强力推荐、北京北大商学网教育有限公司制作、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各大新华书店经销。
来源:现代养生(2010-01),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穴位图,肺经的功效
手太阴肺经重要穴位
【每周两课】《亚健康调理师》(四十一)——十二经脉腧穴详情
手太阴肺经常用腧穴及其定位、主治-针灸学
1.手太阴肺经11穴
手太阴肺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手太阴肺经位置,手太阴肺经的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