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母亲

这些年,看过很多写母亲的文字,今天尤甚,朋友圈填满了关于母亲的内容。我无意评价这些内容的优劣,毕竟用情的文字都能动人,唯有不同,只是人的感知与阅历的差异罢了。

在众多关于母亲的文字里,最让我感动而且会常主动翻看的,只有两篇。一是老舍的《我的母亲》,二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在瑞典学院演讲时,回忆母亲的文字。


老舍:母亲并不识字

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第一次阅读老舍的《我的母亲》,是在念大学的时候。那时只身在外省求学,被老舍关于母亲的文字触动,竟是流着泪读完整篇文章的。过来许多年,也在不同场合再次读过这篇文章,每次都动容。

关于母亲的教育,老舍说,从私塾到中学,所遇到的老师起码有二十位,但“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关于成长给母亲的困惑,老舍说,“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

因为长期在外,也因为战乱,没法回家,没法见到母亲。老舍接到家书,总不敢马上拆开看,他怕,怕接到不详的消息。他认为,“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网上流传一句话“您陪我长大,我陪您终老”。这该是很多人的关于父母,最高的期盼了。可现实生活总不是如此,各式各样的原因,最终只会让“陪”变得遥不可及。

可谈及母亲,我们总不忍心说“不”,但又总是觉得亏欠。这种因亏欠而带来的内疚、负罪的原因,也许就像老舍说的那样:

生命,是母亲给的;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莫言: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

就是对我母亲的诉说

莫言在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中开场时说,通过网络、电视,你们对我的家人、许多家人,都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但此时此刻,我最想念的人,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然后,他接着说,“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永远无法分享了。”

听罢,一种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我们的一生总会获得这样或者那样的成就,但并非所有的成功都想跟别人分享;或者说,即便分享了,别人也不一定会给予由衷的认可和赞赏。可母亲不一样。

可以说,母亲对孩子的包容与肯定,是孩子前进的最大动力;反之,母亲对一个孩子冷漠与否定,也该是致命的。

在讲述了为母亲迁坟的经历后,莫言说,“我感觉到我母亲就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我母亲的诉说。”

母亲过世后,悲痛万分的莫言写了一部献给母亲的书——《丰乳肥臀》。他说,“献给母亲的在天之灵”,实际上也“献给天下母亲”。


有母亲的人

心里是安定的的

多年前,自己曾写过一段关于母亲的文字——《母亲,因爱而伟大》,当时有感于妻子怀孕生子的苦楚,想起关于母亲的很多事来。这几年,看着妻子的变化,我越发坚定了自己观点。

就在今天,妻子不小心摔破了脚,流出了血,润儿担心的哭了,紧张地问妈妈有没有事。

我听见妻子忍痛跟润儿说,妈妈没事,润儿不哭。

也许正是因为我们对母亲的亏欠难以弥补,所以将更多的爱给了孩子。可对于孩子来说,“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这一点在润儿身上尤为明显,每次起床后,只要看不见妻子,就会带着哭腔喊出“妈妈”,如果妻子答应了,他立马就不再哭泣了。如果妻子外出很久还没有回来,就会不断地问我,“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

我虽已为人父,但也是人子。这些年,因为生活,因为工作,我和很多人一样无法“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常年在外漂泊。但是,每次回故里,只要喊出来的一声“妈”,还有人答应,就会觉得温暖和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BY 老舍)
10位名家笔下的母亲,读懂温柔深厚的母爱
为什么说,一个妈妈影响三代人?
以母亲的名义站在大地上诉说
老舍说:“人,即使活到七八十岁,有母亲在,多少还可以有点孩子气
作家老舍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他说得很对!母亲节、把他的这句话与您分享。祝您的母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