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飞哥传书|给2022级同学的第77封信:不要老拿原生家庭说事

老长时间之前,就有老师希望我写一写原生家庭这个话题,我一直没有动笔,因为在个人情感上,我不是十分赞同这种所谓的“童年决定论”或者“原生家庭决定论”。

不过,我绝对承认,原生家庭会对人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最近因为在读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由此又想起了原生家庭这个话题,于是动笔,写一点自己的想法。

写到这里,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原生家庭”是什么意思,简单说,就是你出生以后养育自己的那个家庭。

我接手的每一届新学生,不管是高一还是高二高三,我都会给他们放一部影片,叫《风雨哈佛路》。

这部片子,有的班的同学看过,有的没看过,说一下大意吧。

这部电影英文的原名就叫做《从无家可归到哈佛:Liz Murray 的故事》。

这个叫 Liz Murray 的小姑娘生在一个瘾君子之家,父母吸毒,相继染上艾滋,她曾经在垃圾堆里捡东西吃,在少管所战战兢兢度日,15 岁流浪街头,几乎没有上过什么学。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申请到哈佛大学读书。

没看过的,我建议自己回去看一下。

我给学生放这部电影的目的,其实就想像大家传递一个观点:原生家庭可以对你的人生造成影响,但是并不足以决定你的人生

不可否认,原生家庭的确会对人的人格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

但是,你的人生,仍然由你自己来选择如果塑造,你自己,才是最终的决定力量。

我们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因于自己的“原生家庭”、归因于自己“不幸的童年。”

需要指出的是,人为什么喜欢原生家庭这个说法,还有为什么喜欢所谓的“童年决定论”,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外归因,不伤人心。

换句话说就是,“这事不赖我”。

这样的解释,往往让我们在感叹命运的不公时,能给自己找到的一个充分的借口。

有了这个借口,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责任推到一边,把自己的自暴自弃说的心安理得、毫无愧疚,从而得到极大的安慰,成了很多人寻求心灵慰藉、推卸人生责任的挡箭牌。

说白了,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把戏罢了。

有人说,人的一生有三次认识,第一次认识到父母是平凡的人,第二次认识到自己也是平凡的人,最难的是第三次,认识到自己的孩子也是平凡的人。

较之第三次,第一次显然是相对容易的,毕竟,自命不凡的人也大有人在。

我们要明白,所有的父母南面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不存在绝对完美的原生家庭。

为人父母,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是平凡的人,或者说,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人,一直拿原生家庭来说事,意义并不大,因为谁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

其实,如果我们能用平常心去看待所谓的“原生家庭”,我倒觉得,这恰恰是我们当下应该努力的一个原因。

过分纠结于所谓的原生家庭,过分强调自己的童年多么痛苦,我觉得并没有太多的意义。

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活在当下,在今天及未来的日子里,减少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从自身做起,好好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事实上,也是在改变自己下一代的命运)。

同时,我们还要总结经验教训,学会做称职且优秀的父母,让自己的孩子生活成长在一个幸福、充满生机与朝气的原生家庭中,而不是继续自己的悲剧。

这也正是今天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中学到的,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如何生活,教会他们如何经营自己的家庭、教育自己的子女。

写到此处,我觉得今天有所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讨厌的勇气》|长大后,如何摆脱原生家庭和童年阴影的影响?
原生家庭,背锅还是原罪?你和解了吗?
“原生家庭”理论是垃圾
有这四种生命气质的人,人生的路会越走越宽!
夜听|你是个大人了,别把自己困在原生家庭里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痛苦的根源是什么?如何超越痛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