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秋后!千万不要盲目进补,这些养生误区知多少?

  秋季,是最好的进补期。不过,如果刚立秋就忙着进补,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生出诸多弊端。

  因此,秋季进补之前重要的是先调理脾胃。如果能吃的合理,就能像吃了“免疫药”一样,健康地迈进秋天的大门。

  先调脾胃后进补

  要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使体内的湿热之邪排出,以下三类人要格外注意:

  脾虚者——吃点粥

  表现: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

  食补: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健脾和胃。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疗效更佳。

  胃火旺者——吃点苦

  表现: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人,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

  食补: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清泄胃中之火。

  老人儿童——吃点山楂

  表现: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

  食补: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立秋养生这样做

  立秋之后,暑去凉来,但炎夏酷热仍未消,天气逐渐转向干热,早晚凉爽,白天闷热。此时,人易倦怠、乏力,清热消暑要继续,但相对炎夏要有变化。

  润肺柔肝

  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益胃生津,有益健康。

  养阴清燥

  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防治感冒

  立秋后,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尽量少用空调。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调养起居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

  适量运动

  立秋后,健身锻炼应该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最好选择一早、一晚进行锻炼;太阳照射下不宜运动过久,以防体力消耗过大,暴晒灼伤皮肤;在高温湿热中不宜运动过于剧烈。

  入秋食疗记住它

  立秋之后,地面上的火热之气仍盛,闷热潮湿。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久了,人就易受暑湿、暑热与细菌病毒的侵袭,从而引发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问题。

  多吃三种菜菜花——抵御感冒

  菜花含有维生素C,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是一个预防感冒的好办法。其含量比大白菜、黄豆芽菜要高3~4倍,还是一种非常好的血管清理剂。

  菠菜——预防溃疡

  菠菜中丰富的核黄素是有效预防口角溃疡、唇炎、舌炎、皮炎的重要营养素。

  芹菜——促进睡眠

  芹菜有降血压、降胆固醇和镇定神志的作用。

  多吃三种瓜丝瓜——清香通便

  丝瓜可以从春末吃到初秋,有利尿凉血、解毒通便的作用。清蒸丝瓜,加点肉末和蒜末,稍微蒸一下就熟,淋点海鲜酱油,味道非常好。

  木瓜——祛燥润肠

  木瓜除了当水果,一到秋天,可以用它煲汤喝,补水祛燥。木瓜中富含的酶还能帮助消化,适合便秘和消化不良者食用。

  瓠瓜——清热开胃

  初秋气温仍较高,很多人胃口不好,将肉类和瓠瓜一起做菜,保证了蔬菜的摄入,也增加了蛋白质的摄入。瓠瓜中胡萝卜素含量较高,能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还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立秋养生误区

  古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立秋将至,立秋养生工作可不能盲目进行。立秋该吃些什么?立秋养生的误区又是什么呢?

  NO.1 拒绝盲目贴秋膘

  夏天天气炎热,能量消耗较大,再加上食欲不振,容易造成体内热量供给不足所致。到了秋天,天气转凉,味觉增强,食欲大振,饮食增加会使热量的摄入也大大增加。

  因此在秋季,人们稍不注意,体重就会上升,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而不是盲目的贴秋膘。

  日常应注意饮食的调节,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另外,在秋季还应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有计划地增加活动。

  NO.2 秋季养阴 防止滥补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进入进补的季节。但不可乱补,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

  虚病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容易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

  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具体包括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这些事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NO.3 慎食秋瓜 防坏肚

  民谚“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夏季大量食瓜虽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

  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立秋之后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NO.4 立秋伊始 早防“燥”

  尽管秋燥对人体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但防治之法也颇多。正所谓:“木之为舟,无水不行;治燥之法,以润为贵。“

  秋日在饮食上要注意滋养津液,可适量饮开水、淡茶、豆浆等饮料,并适当选食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

  例如秋梨、甘蔗、荸荠、柿子、百合、银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尽量少饮酒。

  NO.5 立秋过后 注意饮食

  立秋过后,进入水果丰收的季节,但吃水果并非多多益善,吃多了也会影响健康。

  比如:苹果富含糖类和钾盐,患有肾炎、糖尿病、冠心病者应少食;吃梨过多会伤脾胃、助阴湿,使胃肠功能失调,胃寒腹泻者应忌食;葡萄含较多柠檬酸、苹果酸等,糖尿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

  虽然夏季的热意还未消退,但是立秋啦,记得多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萝卜、西红柿、豆腐、藕、蜂蜜等。

商务合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立秋 | 你不知道的养生秘诀!
秋季食补 先调脾胃
今日立秋,撞上三伏,谨防“秋老虎”,做好3个字,秋冬少生病!
立秋后进补好时机,但也不要盲目进补,这些养生误区你知多少?
长寿秘诀是祛淤 健康贵在气血行
秋季饮食 先调脾胃后滋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