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让商家用预制菜赚“现炒”钱
userphoto

2023.03.06 北京

关注

当你点外卖或堂食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疑惑:前脚刚点完餐,外卖很快就送到或者服务员很快就端菜上桌了,速度快得超出预期。为什么能这么快?因为你吃的是预制菜,而非现做的菜肴。

很多消费者认为外卖都是现炒的,但实际上,很多外卖商家用的是复热的预制菜品。不仅外卖大量使用预制菜,堂食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对于商家而言,使用预制菜更标准化,也更为“高效”和便宜,性价比更好。商家,尤其是一些网红店,每天要销售大量外卖,如果现炒,会影响效率;使用预制菜,则能让出餐速度更快,还能节省门店租金,节省雇佣厨师的费用,这些“优势”使得越来越多餐馆选择使用预制菜。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鼓励餐饮服务提供明示餐食的主要原料信息,餐食的数量或重量,但并未做强制性规定。所以使用预制菜虽然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但从现行法律法规来看,并没有禁止餐饮服务提供者对预包装冷藏冷冻膳食进行复热的规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所以,商家应该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有必要让消费者清楚知道自己点的饭菜到底是现场制作的,还是预制菜复热的。此外,成本不过几元的预制菜,复热后有的动辄卖到几十元,这样的收费是否合理?这本身就有利用消费者不知情牟取不当利益之嫌。

对此,需要商家能够诚信经营,明确告知实情;相关部门也要督促餐饮企业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经营者是使用预制菜复热还是现场制作,要能对消费者明确告知,如果商家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还要能依法惩治,不能让商家利用预制菜赚“现炒”的钱。消费者也要多一些维权意识,在选择外卖或去餐馆消费时,有必要追问商家菜是否为现炒。

使用预制菜逐渐成为餐饮行业的“潜规则”,而消费者对此却普遍不知情,这折射出消费者知情权的缺失,也暴露了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存在另一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以及餐饮行业食品生产存在不公开、不透明等问题。

要让预制菜的“潜规则”成为“明规则”,餐饮行业的食品生产过程要做到公开透明。近年来,相关部门推行“明厨亮灶”工程,也是为了保障消费者对食品生产过程的知情权。要让“明厨亮灶”工程落到实处,让食品生产变得公开透明,还有必要建立健全预制菜提前告知制度,规范快速发展的预制菜市场,对预制菜市场实行监管前置、监管预置。这样,消费者的知情权才能得到有力保障,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舌尖上的安全”,维护好消费者权益。 (齐鲁晚报)

来源: 消费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部分堂食、外卖实为预制菜,消费者却毫不知情
深度观察:预制菜是“真香”,还是“虚火”一场?
你点的外卖可能一年前就做好了?成本低至3元,有公司一年赚1.25亿
5元预制菜,正占领商场外卖
预制菜的进击之路
盒马、美团纷纷入局的“预制菜”,是真风口,还是伪需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