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纺织技术的发展史(整理)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的祖先为人类作出过辉煌的贡献。纺织生产在历史上经历过两次飞跃,第一次是一缫丝、纺纱、织造等手工机器为特点的手工机械化,第二次是以动力机器为特点的大工业化。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已完成了第一次飞跃,并且领先势头一直延续到十八世纪。现在正处于第三次飞跃的前夕,这里展示的是我国纺织史的一个缩影,继往开来,温故知新。

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原始手工纺织时期和手工机器纺织时期两个基本阶段。手工纺织阶段: 从远古到公元前22世纪, 人们利用纺坠纺纱,原始腰机织布,手工机器纺织阶段: 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1870年,在手工机器纺织时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竹笼机、大花楼机、多锭大纺车等都可代表当时世界纺织生产的最高水平。

秦汉到清末,蚕丝一直作为中国的特产闻名于世。大宗纺织原料几经更迭:从汉到唐,葛逐步为麻所取代;宋至明,麻又为棉所取代。这个时期里,手工纺织机器逐步发展提高,出现了多种形式:如缫车、纺车由手摇单锭式发展到多种复锭(每台3~5锭)脚踏式;织机形成了素机和花机两大类。花机又发展出多综多蹑(踏板)和束综(经线个别牵吊)两种型式。

石器时代:

朝代

原材料

纺纱技术

织造技术

染整技术

面料特点

相关资料

原始

社会

旧石器时期早中期的原始人类利用阔大的树叶、树皮、兽皮、羽毛等防寒蔽体。

旧石器时代后期至新石器时代初期发明纺坠。开始种麻索缕、养羊取毛和育蚕抽丝,纺纱线。

麻是最早被发现和利用的纺织材料,良渚文化时期已经养蚕抽丝。

人们根据搓绳的经验,创造出绩和纺的技术。

绩是先将植物茎皮劈成极细长缕,然后逐根拈接。这是高度技巧的手艺,所以后来人们把工作的成就叫做“成绩”。

动物毛羽和丝本身是很细长的纤维,用不着劈细,但要使各根分散开,这叫作松解。后来人们发现用弓弦振荡可使羽毛松解,用热水浸泡可从茧中抽出丝纤维。

先把纤维松解,再把多根拈合成纱,称为纺。开始是用手搓合,后来人们发现,利用回转体的惯性来给纤维做成的长条(须条)加上拈回,比用手搓拈又快又匀。这种回转体由石片或陶片做成扁圆形,称为纺轮,中间插一短杆,称为锭杆或专杆,用以卷绕拈制纱线。纺轮和专杆合起来称为纺专。

古典中的“生女弄瓦”,就是指女孩子从小要用纺专学纺纱。

新石器时代,纺织工具开始出现。织造技术是从制做渔猎用编结品网罟和装垫用编制品筐席演变而来。

骨针是引纬器的前身,是最原始的织具。最早的纺织工具是纺坠,后又有陶、石纺轮。

最原始的织布技术,是“手经指挂”,完全徒手排好直的经纱,然后一根隔一根挑起经纱穿入横的纬纱。织物的长度和宽度都极其有限。

原始的织机有腰机和综版式织机,原始腰机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上的重要成就之一,它的出现使人类解决了真正的穿衣问题并进入了纺织品时代。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天然色素进行染色和装饰,比如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

现存新石器时代的纺织品有江苏吴县草鞋山公元前3600年的原始绞纱葛织物,浙江吴兴钱山漾公元前2700年的绢片(经、纬密度52×48根/厘米,由长丝织成)、丝带和麻布。

河姆渡出土一只象牙盅,四周刻有类似蚕的虫形纹(见中国丝绸史),证明当时人们除了利用植物茎皮外,已经认识到野蚕丝的重要性。

旧石器时代晚期出土文物中已出现纺轮。其中最早的是河北磁山,公元前5300余年,稍后为河姆渡,公元前4900余年。证明那时用纺专纺纱已经很普及了。

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上有许多印有编制物的印痕。河姆渡遗址出土有精细的芦席残片,陕西半坡村公元前4000多年遗址出土陶器底部已有编织物的印痕。河姆渡遗址出土了木刀、分绞棒、卷布棍等原始腰机零件,造型和现在保存在少数民族中的古法织机零件甚为相似。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的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距今6千多年的织布用的木刀、木圆棍,正是原始腰机构件中的打纬刀、卷布辊、分经棍和综杆。

江苏草鞋山遗址出土的距今6000年前的织物残片鉴定是葛布残片。

春秋战国时代:

朝代

原材料

纺纱技术

织造技术

染整技术

面料特点

相关资料

春秋

战国

从夏代起大麻、苎麻和葛已成为主要的植物纤维原料,随着社会的发展 皮、革、丝、麻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

周代的缫丝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束丝(绕成大绞的丝)成了规格化的流通物品。

夏代以后直到春秋战国,纺织组合工具经过长期改进演变成原始的缫车、纺车、织机等手工纺织机器。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有一部分纺织品生产者逐渐专业化,因此,手艺日益精湛,

商、周两代,丝织技术突出发展。到春秋战国,缫车、纺车、脚踏斜织机等手工机器和腰机挑花以及多综提花等织花方法均已出现。多样化的织纹加上丰富的色彩,使丝织物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贵衣料。这是手工机器纺织从萌芽到形成的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在原始腰机的基础上,使用了机架、综框、辘轳和踏板,形成了脚踏提综的斜织机。织工的双手被解脱出来,用于引纬和打纬,从而促进了引纬和打纬工具的革新。

中国六朝以前的提花织物,大多以彩色经线显出花纹,花型可以大到横贯全幅,但纬线循环则较少,呈横阔的长方形。用彩色纬线显出花纹的方法在秦以前已经出现。

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已利用草木灰练漂。

春秋战国发明了沤麻(浸渍脱胶)和煮葛(热溶脱胶)技术。丝、麻脱胶、精练,矿物、植物染料染色等已有文字记载。

染色方法有涂染、揉染、浸染、媒染、套染等。人们已掌握了使用不同媒染剂,用同一染料染出不同色彩的技术。色谱齐全,还用五色雉的羽毛作为染色的色泽标样(见中国染整史)。

当时的染料以植物染料为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植物染料的国家

古书《夏小正》记载夏代已种植蓼蓝“五月,启灌蓼蓝”。战国荀况的千古名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源于染蓝技术。

商代出现织有几何花纹和采用强拈丝线的丝织物;周代遗物则已有提花花纹;春秋战国丝织物品种已发现有绡、纱、纺、縠、缟、纨、罗、绮、锦等,有的还加上刺绣。在这些纺织产品中,锦和绣已非常精美。所以“锦绣”成为美好事物的形容词。

布、葛、帛从周代起已规定标准幅宽2.2尺,合今0.5米,匹长4丈,合今9米。每匹可裁制一件上衣与下裳相连的当时服装“深衣”。并且规定,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不得出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纺织标准。

青海诺木洪和新疆许多地方出土彩色的毛织物,年代不晚于西周初。

汉代

朝代

原材料

纺纱技术

织造技术

染整技术

面料特点

相关资料

汉朝

民间织物,大量是麻葛。大宗的丝绸在官府手工业作坊生产

中国丝、麻、毛纺织技术在此阶段都达到很高的水平。

 缫车、纺车、络纱、整经工具以及脚踏斜织机等手工纺织机器已经广泛采用,多综多蹑(踏板)织机也已相当完善,束综提花机也已产生,已能织出大型花纹。

西汉时最复杂的花机综、蹑数达到120。由于蹑排列密集,为了方便,遂有“丁桥法”:每蹑上钉一竹钉,使邻近各蹑的竹钉位置错开,以便脚踏。三国时马钧发明了两蹑合控一综的“组合提综法”,用12条蹑可控制60多片综各别运动。由于综框数量受到空间地位限制,织花范围还不能很大。于是起源于战国至秦汉的束综提花获得推广。
 汉代的织成和缂毛是运用彩纬在地经纬上来回织出花纹,称作回纬织法。

染色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多色套版印花已出现。但染色工具则一直停留在手工工具的水平。

西汉已开始用化学方法制取朱砂、胡粉。植物染料品种也逐渐有了发展。到南北朝时,已有化学提纯方法的文字记载。
汉代已广泛使用砧杵工具以提高脱胶效率。

在表面处理和涂层技术方面,汉以前已有用碾石砑布,使表面光洁的方法。漆布、油布用来蔽雨,汉以后一直沿用。

东汉的《说文解字》中有39种色彩名称

以绒面显花的花绒,出土最早的首推马王堆汉墓的绒圈锦,以后见于记载的有宋代绒锦和元代剪绒,再后演变出漳绒。漳缎和建绒,都以经线起绒显花。东汉之前,西北少数民族已用纬线起绒法织带花地毯。西藏的藏被也用纬线起绒法。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纺织品是当时纺织水平的物证。

唐宋时代:

朝代

原材料

纺纱技术

织造技术

染整技术

面料特点

相关资料

唐宋

南宋后期,一年生棉花在内陆的种植技术有了突破,棉花在全国广大地区逐渐普及。棉纺织生产突出发展,到明代已超过麻纺织而占据主导地位。葛已趋于淘汰。

隋唐到宋织物组织由变化斜纹演变出缎纹,使“三原组织”(平纹、斜纹、缎纹)趋向完整。束综提花方法和多综多蹑机构相结合,逐步推广,纬线显花的织物大量涌现。

宋代出现适用于工场手工业的麻纺大纺车和水转大纺车,城镇纺织工场已兴盛。

唐代,织成与缂毛技法相结合,出现了只有彩纬往复而省去通纬,使花纹象刻出来一般的缂丝,以用于复制书画。唐中期以后,用通幅彩纬显出花纹的织法逐渐推广。此后还发展出显示无级层次彩色条纹的“晕”织法。回纬织法的织成后来又发展成为妆花缎,以缎纹起花织入回纬,夹入金银线,使织品富丽堂皇。

唐代以后随着重型打纬机构的出现和多色大花的需要,纬显花的织法逐步占了优势。多综多蹑和束综提花相结合,使织物花纹更加丰富多彩。

宋代以后出现多锭大纺车,束综与多综多蹑结合的花本提花机,利用自然动力的“水转大纺车”。纺、织、染、整工艺日趋成熟。手工纺织机器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织品花色繁多,现在所知的主要织物组织(平纹、斜纹和缎纹)到宋代已经全部出现。丝织物不但一直保持高档品的地位,而且还不断出现以供观赏为主的工艺美术织品。

唐朝时,天然染料染成绚丽多彩的丝绸精品——锦、锈。印染花纹,分多色套染和单色染。

裙的色彩从绯、紫、黄、青等为最流行。当时杨贵妃最爱穿一种黄裙,这种裙子用阴金香草染成,色泽如花,特别鲜艳,不怕日晒,而且可以发出芬芳的清香。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折腰多舞阴金裙”。

宋代有用硫黄熏白

宋代已运用了起毛(拉绒)技术,把绒纬的茸毛拉出,覆盖全幅。

隋唐女装面料一般是纱罗织品。所谓的‘绮罗纤线见肌肤’,宋代妇女也穿纱,罗衫襦,但从穿着的方式,面料透明的程度上都无法以唐代比,

彩锦,是五色俱备织成种种花纹的丝绸,特种宫锦,花纹有对雉、斗羊、翔凤、游鳞之状,章彩华丽。刺绣,有五色彩绣和金银线绣等。工艺美术织物,如南宋的缂丝、元代的织金锦、明代的绒织物等,精品层出不穷。 

中国以外的世界上除紧邻中国的朝鲜、日本、波斯(今伊朗)和若干中亚、南亚国家较早引用中国式的手工纺织机器外,埃及曾使用亚麻纺车,印度曾使用棉纺车。脚踏提综的织机到公元1200年前后才在欧洲普及使用。至于用水力驱动纺车,在欧洲已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

明清时代:

朝代

原材料

纺纱技术

织造技术

染整技术

面料特点

相关资料

明清

元代元贞(1295——1297)中,黄道婆自海南岛回到江苏松江的乌泥泾传授黎族的棉纺技术,汉族的棉纺织业才发展起来。

明代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最兴盛的时期。江南三织造-----南京、苏州、和杭州的织造局(或称织造府),生产的织物供皇室和政府使用。

清代官营织造的纺织品,以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较为出色。其中的仿古织物工细胜于前期。

明清以来,农家小户还多是手摇单锭小纺车,棉纺发达地区单人纺车仍以“三锭为常”,只有技艺高超的松江府纺妇“进为四锭”,而当时欧洲纺纱工人最多只能纺两根纱。

清末,在拈麻用“大纺车”的基础上,创制出多锭纺纱车。3人同操一台40锭双面纺纱车,日产纱10余斤,成为中国手工机器纺纱技术的最高峰。

多锭纺纱车的纺纱方法是模拟手工纺纱,先将一引纱头端粘贴棉卷边,引纱尾部通过加拈钩而绕于纱盘上,绳轮带动杯装棉卷旋转,引纱则向上拉,依靠引纱本身的张力和拈度,引纱头端在摩擦力作用下,把棉卷纤维徐徐引出,并加上拈回而成纱。

黄道婆元代元贞年间在松江府以东的乌泥泾镇,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捍(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和“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一时“乌泥泾被不胫而走,广传于大江南北”。当时的太仓、上海等县都加以仿效。棉纺织品五光十色,呈现了空前盛况。

黄道婆去世以后,松江府曾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称。

元、明两代,棉纺织技术发展迅速,人民日常衣着由麻布逐步改用棉布。这是手工机器纺织的发展阶段。

明代棉布产量较多,除自足之外尚可出口。清代后期“松江大布”,“南京紫花布”等名噪一时,成为棉布中的精品。

但是,明清时代的棉纺织业主要还是以农户分散生产为主,比较大的工场——机房,大多出在丝织业。

明代文献记载了猪胰用于练白,使用了酶脱胶的生物化学技术。

明代的《天工开物》、《天水冰山录》记载有57种色彩名称

清代的《雪宦绣谱》已出现各类色彩名称共计704种。

明代纺织品中较有代表性的品种有妆花、改机、漳缎、云布、丝布等。

明代纺织丝绸的海外贸易,主要是对南洋各国和日本等到地。

松江一带的“乌泥泾被”传遍大江南北各地。宋元时期的棉布仍以本色平纹为主,幅阔1市尺左右,质量相当于今天的白细布。

最早的针织物出现在元代,叫做纳石失

宋元之际,中国棉纺织业的中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黄道婆所织的被褥巾带,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论明清时期中国纺织技术的演变与创新
《西方古代纺织技术是否远超中国?》我用了3000多字才写出这个「不是」!
古人怎样把棉花变成线和布
古代的布币是如何制作的?又是如何在市场上流通的?
中国纺丝起源的传说之一
唐朝人究竟有多时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