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代才女私奔卖川酒,古代卖酒第一人
原创2022-01-25 11:30·好手信

“文君当垆”传佳话

“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

你一定听过这句经典诗句,这是汉代著名才女卓文君送给丈夫司马相如的情诗。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流传千年的爱情佳话,还藏有一则关于川酒的有趣小故事。

话说汉景帝时期,四川临卭巨商卓王孙之女卓文君,不仅姿色娇美、精通音律,更是才华卓越,被称为古代四大才女之一,与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齐名。

这样一位汉代才女,竟被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深深打动,当夜便决定与司马相如私奔。

但那时司马相如家徒四壁、一文不名。虽然俩人柔情蜜意如胶似漆,可爱情也始终不能当面包果腹。

过惯了富足日子的卓文君,知道没法再依靠父亲卓王孙了,只好撸起袖子想办法自己赚钱。

她和司马相如一道从成都来到临邛,变卖了手头仅剩的财物,买下了一家小酒肆,穿上粗布素衣卖川酒。

“文君当垆”的成语便是来自于此。“垆”是指摆放酒坛的台子,意思就是酒肆。

据说,卓文君是目前有史料可查的古代卖酒第一人。

流传数千年的川酒文化

一对小夫妻追求自由恋爱,决定依靠自己共筑爱巢,这也为川酒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除此之外,川酒历史源远流长,至少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

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里,曾发现了大量的古蜀人酒器,这里面包含了酿酒和饮酒的器皿。

古蜀人酿酒的器皿大多具有三个特点:颈高、口直、底小。用这种形状的器皿酿出来的酒,不容易有杂质,且能保温,说明当时古蜀人酿酒水平已经相当的高了。

另外,古蜀人饮酒的器具也很有特色,最大特点就是:束颈。这说明当时古蜀人使用的是“啜饮”的方式,意思就是吸着喝。

能够这样喝酒,证明当时古蜀人酿的是没有渣滓的清酒。而在同时期的中原,却还是连糟酒。

秦汉时期,巴蜀酿酒业越来越普及,上至达官贵人,下到普通百姓都爱喝川酒。

巴蜀城邑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酿酒作坊,东汉画像砖上就绘制了形象的制酒图。

“文君当垆”的故事也是发生在这一时期,意味着川酒售卖小店也出现了。

川酒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不仅融入了巴蜀的文化源流之中,也融入了四川人民的生活。

浓香正宗,白酒典范

杜甫曾云:“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这是《戏题寄上汉中王》留下的名句,形容蜀酒味浓醇正。

成都晚唐诗人雍陶写下“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的诗句,直夸这里的烧酒“味熟”,甚至都不想回长安了。

四川自古以来都是“天然酿酒池”,不仅盛产优质高粱,并且水质、泥质也都十分好。

隆昌、泸州、宜宾等地盛产的糯高粱颗粒饱满、淀粉含量高,出酒率和酒质都非常高。而川南所产的软质小麦又非常适合做酒曲,能做出具特殊曲香的酒曲。

四川泉水微甜、透明,还有适量的矿物质,最适合酿酒时繁殖微生物。窖池里的黄泥都有数百年历史,富含各类有益微生物的庞大系统,能为酒增添浓郁的芬芳。

如今,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郎酒、水井坊、舍得为称为“川酒六朵金花”,占据了全国市场很大份额。

川酒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用其独有的酿造工艺与风格,最终形成了今天浓香醇正的白酒典范。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如果你能来成都游玩一次,不妨到遍布酒香的大街小巷里,带一些浓郁芬芳的川酒回家,让家乡的人也感受这份来自春酒的独特魅力。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志四川•川酒志音频】《舌尖上的四川》第41集:美酒佳人,名留青史~
【将进酒Bar】司马相如:像追求爱情一样安邦兴国
谁能写出如此才情横溢的情书?
被杜甫写三百首诗点赞的川酒,到底多香啊?
(辞赋蕃露续)卓文君赋并序
导游词精选:川酒概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