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卓文君,一个快意人生的女子

敢爱敢恨卓文君

华说

“开辟以来第一真快事,莫如卓女奔相如!”卓女者,卓文君也。

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的故事,在太史公司马迁笔下,有着生动的描述,绘声绘色: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细品司马迁的这段文字,有一种别样的怪味:传为千古美谈的“文君夜奔”,居然是司马相如和临邛县令王吉精心谋划、极力引诱的结果。司马相如和王吉联袂出演的这一出戏,前戏铺垫得很足:司马相如在临邛县甫一出场,一派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形象:仪表堂堂,举止文雅大方,车马跟随其后;县令王吉则装出一副恭敬有加的样子,天天拜访司马相如;不久,司马相如表示不耐烦了,谎称有病在身,让随从告诉王吉不要来了,王吉却一如既往地来访,而且态度越发地谨慎恭敬。历来官商相联,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和当地的另一位有钱人程郑见当地的父母官王吉对司马相如如此恭敬,便张罗着办酒席宴请王吉和他的这位“贵客”。 王吉先到卓家,其时客人已有上百人之多,时至正午,去请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却推托有病,不肯前来。王吉见相如不来,不敢进食,亲自前去迎接相如。于是乎司马相如不得已,勉勉强强来到卓家。

酒兴正酣,戏剧迎来高潮:王吉走上前,琴放到司马相如面前,说:“听说长卿特别喜欢弹琴,希望聆听一曲,以助欢乐。”相如辞谢一番,便弹奏了一两支曲子。是王吉喜欢听司马相如弹琴么?非也。两人的这一出“双簧”,意在卓王孙的女儿叫卓文君。当时卓文君“新寡”,又“好音”,故欲“以琴心挑之”。 卓文君闻听司马相如在宴会上弹琴,从门缝里偷看,“心悦而好之”,芳心暗许。宴会后,司马相如托人以重金买通卓文君的侍女,向她转达倾慕之情。于是,卓文君“夜亡奔相如”。

司马相如苦心孤诣地自导自演这一出戏,究竟所为何来?是因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么?卓文君诚然貌美如花——《西京杂记》云:“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但世上绝色女子多矣,况且卓文君还是一个寡妇,在世俗的真实世界里,非娶妻之上选。而在当时,司马相如“家贫,无以自业”,“家居徒四壁立”,因此,对于司马相如的动机,司马迁没有猜测,只是平铺直叙了一个事实:“与卓氏婚,饶于财。”内中的消息,颇可玩味。西汉末年的扬雄可没有那么客气,直言“司马长卿窃赀于卓氏”。窃赀者,图财也。

图财之说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可不是一般的有钱人,在西汉的富豪排行榜上,那是“坐第一排”的人物。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也提到了卓王孙:

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卓氏见虏略,独夫妻推辇,行诣迁处。诸迁虏少有馀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唯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民工于市,易贾。”乃求远迁。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

卓氏祖上以钢铁冶炼起家,至卓王孙时,俨然是响当当的“钢铁大王”了。不过,卓王孙的产业,不限于钢铁冶炼,更赚钱的买卖,是他从邓通那里获得了“铸币”的生意。《华阳国志·蜀志》云:“汉文帝时,以铁铜赐侍郎邓通,通假民卓王孙,岁取千匹,故王孙货累巨万亿,邓通钱亦尽天下。”这是说,汉文帝赐予男宠侍郎邓通“铸币权”,而邓通将这“铸币权”发包给了卓王孙,卓王孙每年向邓通上缴“千匹”的承包金额之外,余下的收益尽归己有。“铸币”,即今日之印钞也,这买卖,不发达也难。“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其生活排场之奢华,于此“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不管司马相如内心怎么想,卓文君看到了这个男人之后,“心悦而好之”,听从自己的内心,不管不顾地决定和他私奔了。“(卓文君)必请于王孙,吾知王孙必不听也。小人何足计大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归凤求凰,安可诬也。”千年之后明人李贽这一番话,大抵是说出了卓文君当时的内心活动。是的,“我的婚姻我做主”,这是一个率性的女子。

但婚姻生活并不全是花前月下,更多的是柴米油盐。这位从小娇生惯养的富家女很快意识到,爱情不能当饭吃,“家居徒四壁立”的日子是如此难过。《西京杂记》记载了两人用高档皮衣换酒喝,卓文君抱颈痛哭的场景:“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既而,文君抱颈而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贳酒!”

为了摆脱生活困境,任性使气的卓文君决定拿自己的父亲开刀,从成都返回临邛开了一个小酒铺,来羞辱自己的父亲:

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倾滇蜀之民”的西南首富之千金在大街上当卖酒女郎,西南首富的女婿则穿着大裤衩在闹市中和佣人一起洗涤酒具,让首富的脸面何在?深感耻辱的卓王孙只能选择“杜门不出”。不过,在兄弟和长辈的劝说下,卓王孙最终还是“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计谋得逞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回到成都,“买田宅,为富人”。不能不说,卓王孙的内心,其实对自己的这个宝白女儿疼爱有加的。

每个童话故事的结尾,都说“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史记》和《汉书》都只说了故事的开头,却没有说故事的结尾。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后来的怎么样了?《西京杂记》是笔记小说集,真实性比不上《史记》和《汉书》,但它透露了一点消息,聊胜于无:

“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不过,《西京杂记》并未具录卓文君的《白头吟》。今之所见《白头吟》,载于《玉台新咏》,诗曰: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这首《白头吟》是否就是卓文君所作,历来大有争议和疑问。其实不重要。童话世界是一回事,真实世界是另一回事,后者往往是冰冷的、残酷的,“始乱终弃”,大抵是与人私奔的女子的最终结局和命运,卓文君倘有此遭遇,是并不令人意外的。而这首诗展现的泼辣、自强的意气,也实在与卓文君“夜亡奔相如”,“当垆”卖酒的个性相符。没有哀求,没有自怜,爱我所爱,恨我所恨,任性使气,率性而为,这是卓文君的快意人生。男人的薄幸,不掩其当初奋不顾身追求爱情和幸福行为本身的光辉。这样的人生,是一百多年之后,同样身为寡妇的才女班昭所无法理解的。因为在她的人生观中,“《礼》,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也。行违神祇,天则罚之;礼义有愆,夫则薄之。”(《女诫》)

不独女人而已,男人亦如此。司马迁与班固并称良史,但试读《史记》与《汉书》,一奔放不羁, 一拘谨自守; 一气象开阔,一思想狭隘。两者的区别,看一下班固对前辈司马迁的评价,便一览无遗:“……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 无他,班固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定于一尊之后的产物。

西汉与东汉,同一个国度,却已然是两个世界。

2018/4/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卓文君:流传千古的爱情,也爬满了跳蚤
从《凤求凰》到《白头吟》,司马相如是如何对待卓文君的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全诗翻译赏析
司马相如 轶事典故:文君夜奔
《白头吟》卓文君
从<凤求凰>到<白头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