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悦读:米兰 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此文是看了本书的第二大章节‘灵与肉’后有感而发,(本章共29小节,此文为9—14小节,故事有点长,我总结转述给大家,希望不是很烂。)今天思考发现了一个问题,原来看哪一种类型的书对文风的影响真的很大。我以前看外国的著作总感觉语言是种我描述不出来的奇特,相较于严谨易懂的中国白话文文章,我更喜欢看起来比较易懂一点的中国文章,但看外国的文章多了,也慢慢觉得还可以,有时还会不自觉的运用到自己为数不多的写作当中。再来说说哲学,我以前不知道从哪里看到的一句话,说“女人学哲学是一种残忍”,但我并不认同这一说话,从感觉有一种歧视的味道在里面,当然,我并没有学习哲学,我只是偶尔接触一点表面上浅层的哲学,以便应付生活,因为我看尼采、叔本华的书就会不由的打哈欠。我觉得似乎世间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辩证法的思维来论证解释,如果你善于雄辩且知识储存丰富的话,你就可以用辩证法去应付生活了,无论怎么说怎么写都能自圆其说,让人听来看来都很有道理的样子,就像《人民的名义》里面的高育良书记,但前提是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不然后果就不好受了。再来说说偏古风类的文章吧,从初中受一个同学的影响,开始喜欢上古风,一直到现在还是蛮喜欢的。看的多了有时说话都文绉绉的,写的文章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一股子书生气。现在感觉涉猎越杂越是迷茫,但这条路本来就很艰难,不然稍会卖弄文字的人都成大师了。我像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一样硬要挤进这条路,或许有人正在背后笑话我,但那又怎样,我写着我四不像的文章,只为取悦我自己而已。

好了,废话说太多了,进入正题吧。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知道这本书被多少人翻过,封面上的字都磨没了。

也是一种巧合

如果一件事取决于一系列的偶然,难道不正说明了它非同寻常而且意味深长?在我们看来只有偶然的巧合才可以表达一种信息。凡是必然发生的事,凡是期盼得到,每日重复的事,都悄无声息。惟有偶然的巧合才会言说,人们试图从中读出某种含义。”比如爱情,我想爱情是需要巧合的,偶然相遇几次是一种巧合,但问题是相遇的时候,背景音乐是贝多芬的乐曲,嘈杂的酒吧里,你就像一股清流一般看着桌子上的书,抬起头微笑着向服务生的我说:“一杯白兰地,谢谢。”异常敏感的感觉萌生了爱情,我爱上了贝多芬的这首乐曲,同时也爱上了你,仿佛觉得一切都闪耀着这首乐曲的光环,美轮美奂。

我不顾母亲和继父的感受和反对,反正在他们那里我也丝毫没有感觉到家的味道。饥肠辘辘地拖着一个大行李箱里坐火车去找你,忐忑不安的敲开你的门,原以为你会嫌弃我咕噜咕噜叫的肚子,没想到你却一把拥我入怀,感冒、发烧、羞耻、饥饿都无所谓了,我泪流满面。

这就是偶然的巧合吧。【以上是托马斯和特蕾莎的故事,我选择了第一人称“我”来转述,因为我在读这段故事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了主人公特蕾莎。其实我很喜欢用第一人称来写故事,因为我总觉得那样会更真实,但我又不自信,老是按第三人称的方式转述,而那样读起来总感觉很晦涩,多大胆尝试吧。】

托马斯是个离异的男人,失败的婚姻让他变得没心没肺,有众多情人但并不衷情于某一个人,因为他吸取过教训,并且很享受现在自由的单身生活,以为再也不会被女人束缚人生了,可是他错了。因为他最后发现他离不开特蕾莎了,离不开这个敏感、多疑、任性、爱哭、爱吃醋、还老是做噩梦的女人了。我想他可能是习惯了家里有一个人存在的生活,他自由的生活是因为他的情人都能独立的生活,不需要他照顾,而特蕾莎不一样,他最大的错误就是收留了拎着大行李箱的特蕾莎,并且对她产生了依赖的情愫。用我们中国话来说就是“日久生情”,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他们俩再恰当不过了。但更让我可笑的是托马斯认为他离不开特蕾莎的理由居然是出于同情,当然这也可能是作者的想法,我就觉得很可笑,为什么不承认是爱呢?至少是有爱的成分吧,反正书中没写,就让我这个读者不高兴了。

后来他们分开了,托马斯刚开始时是伤心的,慢慢的伤心的程度淡了,变成了一种忧虑,后来连这份忧虑都消散了,最后只剩下轻松和高兴,他以为他又可以恢复以前自由放荡的单身生活,可是悲惨的是他发现他再也提不起兴趣给那些情人打电话约会了,所以潜意思又驱使他屁颠屁颠的跑去找特蕾莎了。

我们来说说特蕾莎吧。“一个女孩子,非但没有“出人头地”,反而不得不伺候酒鬼们喝酒,星期天又得给弟妹们洗脏衣服,这样一个女孩子,身上渐渐积聚着一股巨大的生命潜能,对那些上了大学,对着书本就打哈欠的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特蕾莎读的书比他们多,多生活的了解也比他们透彻,但她自己从未意识到这些。”【自学者和学生的区别,不在于知识的广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异。】这一点隔着文字我都能从特蕾莎身上嗅出来,不得不佩服昆德拉文字的魅力。

特蕾莎带着既高涨又脆弱的激情义无反顾的投入托马斯的怀抱,她就总是害怕,害怕有一天人们会对她说:“这里不属于你!回到你原来的地方去!”

至于我为什么在这里详细描述她的身世和看来很正常的心理活动,是因为有一个细节很打动我,作者在这本书的其他几节也都有提到这一环节。那就是特蕾莎每次在托马斯身边睡着的时候,整夜都抓着他的手。我前面有提到她晚上会做噩梦。

“打从八岁开始,她入睡时就用一只手抓着另一只手,想象自己就这样握着所爱的男人,她生命中的那个男人。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她在熟睡中这样死死的抓住托马斯的手,因为从孩提时代起,她就这样去准备,去练习了。”

米兰 昆德拉

人生如同谱写乐章。人在美感的引导下,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一个主题,然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之中。犹如作曲家谱写鸣曲的主旋律,人生的主题也在反复出现、重演、修正、延展。

我们可以用任何一种别的方式结束生命,如果选择在车站结束生命,那么车站、死亡这个难忘的主题和爱情的萌生结合在一起,在我绝望的那一刹那,以凄凉之美诱惑着我。或许,站台和死亡也是一种巧合。

巧合原来也是一种美,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责备人类因为对这些偶然巧合视而不见而剥夺生命中本来就不多的美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昆德拉的生日读到这篇文章,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命运的“必然”?
米兰·昆德拉笔下的哲学
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米兰昆德拉小说解读 (评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轻重之别与雅俗之媚——再读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 “有朝一日,一切都将以我们经历的方式再现。”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捷克)米兰·昆德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