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烤”问古今

点击上方“好字在”即可订阅

分享字的魅力 字的魔力 字的福利

在炎炎夏日,吃烧烤、喝冰啤,一直是很多人的消暑良方之一。其实,烧烤不仅在现代很流行,在古代也深受青睐,只是古代还没有“烧烤”这个词,古人称之为“炙”。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炙”来看看古代烧烤趣闻吧!

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说文解字》

炙是会意字,上面是肉,下面是火,就是把肉放在火上烤。

有个成语叫“脍炙人口”,脍是切得很细的肉,炙是烤熟的肉,都是人们爱吃的美味,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受到人们的喜爱和传诵。

烤肉要趁热吃,凉了就不鲜美了,所以“冷炙”在大户人家的命运很可能就是out了。由此便引出了“残杯冷炙”这个成语,指残剩的酒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洛阳烧沟61号西汉墓烧烤者壁画)

烧烤,可谓历史悠久,因为有了火,便有烧烤。考古发现,约70万年前在周口店生活的北京人,已经开始吃烧烤了。真是“家学渊源”,难怪现代北京人能烤出天下闻名的“烤鸭”啊!

(山东诸城凉台汉墓庖厨画像石)

古代经典中不乏对“炙”的记载。

《诗经·小雅·瓠叶》记载道:“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生动展现了一边饮酒一边吃烤兔肉的欢乐画面。

《礼记·曲礼》中的“进食之礼”还对如何吃烤肉立了一条规矩:“毋嘬炙”,不要一口把大块烤肉吞食下去。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还列有“炙法第八十”篇,详细介绍了二十多种烤肉法:炙豘、棒炙、腩炙、肚炙、跳丸炙、饼炙、筒炙、炙蚶、炙蛎……可见古人对“炙”确实是真爱啊!

(山东嘉祥西王母、庖厨图拓片)

古人不光吃法讲究,甚至对烤肉燃料也有特别要求。

《隋唐·王邵传》记载,隋朝人发现用炭火、柴火、竹火等烤出来的肉味道是有差别的,所以在烤不同食材时会挑选最合适的燃料。如今北京烤鸭一定要选用桃木做燃料,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最令人脑洞大开的是,唐代还用烧烤食品治病。

《食医心鉴》记载了多种烧烤类食疗食谱,其中野猪肉炙、鳗黧鱼炙、鸳鸯炙、炙鸲鹆竟然能治疗痔疮及其并发症。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古代千好万好甚至能治病的烧烤,到了现代虽然很受欢迎,但却往往被打上“不健康,易致病”的标签呢?

细究下来,古今烹饪用的食材、燃料、工艺都不一样,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烹者心、食者意。古人烤肉用木薪炊火,讲究慢工出细活,这样的烤肉油出、味入、皮焦、肉嫩,好消化,有营养。烹者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懂医理,讲究医食同源。

此外,古人对吃是有信仰的,对吃心存敬畏,甚至有些美食的诞生就是和祭祀相关的,所以绝对不敢欺。

生活在快节奏中的现代人追求的却是“速度”:喜欢到路边的大排档吃烧烤,那儿的食材很可能不那么新鲜、卫生,烧烤用的肉也是催长的,烤串儿都是用大火快速烤熟的,食客则不停地催着快点上菜……

中国人的“吃”,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样简单和匆忙。

北宋流传至今的烧烤名菜

烧臆子

臆,即胸;臆子,乃胸叉肉。烧臆子即烤出来的胸叉肉。《东京梦华录》中在介绍北宋东京市井流行的饮食中就曾提起“烧臆子”这道名菜。

清光绪年间,慈禧“庚子狩”返京路经淇县,当地衙门给慈禧操办的御膳上就有“烧臆子”,是由开封衙门派名厨世家的第一代名厨陈永祥烤制的。陈家从此将“烧臆子”作为家传名菜之一,现由第五代传人陈伟传承。

炙子骨头

“炙子骨头”是北宋时期的宫廷烧烤菜肴,极负盛名。这道菜选用的是羊肋肉(或猪肋肉)加工后进行腌制,再用木炭炉火炙烤,成菜时色泽红润,肥而不腻,嫩香滑美。

《东京梦华录》记载,炙子骨头是“天宁节”(宋徽宗生日)群臣祝寿时盛大御宴上的第二道下酒菜。不仅是北宋时皇宫的珍馐,也是南宋宫廷的传统佳馔。南宋末年,宋度宗为皇太后祝寿时,皇宫摆设御宴的菜单上,第二道下酒菜也是“炙子骨头”。

投稿信箱:mshi@coolcharacter.cn (欢迎您原创投稿)

商务合作:自在君 (QQ:184393667)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分享字的魅力 字的魔力 字的福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美食云集的宋朝汴京:烤、熏、烧、煨四大派系,撑起了烧烤江湖
烧烤区秘制烤肉串
你知道怎么烤肉口感更好吗?
不外传的烤肉蘸料配方,千万家烧烤店老板的绝版珍藏!
肉串啊,太可惜了!!
火遍东三省的烤骨头来门头沟啦!啃骨吃肉嗦手指,隔着屏幕都流口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