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浩然:如果那一天,我没diss面试官……

文丨《那些年》梁晨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的朋友圈遍布天下,但能让他瞧上的人并不多。其中,年长李白十多岁的孟浩然堪称他的爱豆。这不,他还专门写了首表白诗——《赠孟浩然》,开篇就直抒胸臆:“我非常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李白为什么这么钦佩孟浩然呢?他在诗中提到一点:“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意思是孟浩然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其实,迷弟李白只说对了一半,孟浩然这一生,并不是一点做官的想法都没有。

20岁出头成隐士

孟浩然出生于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个书香之家,少年时就很有正义感,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他曾在《书怀贻京邑同好》中说:“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 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因为是孟子的后代,我们家很重视对儒家之风的传承。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孟浩然自幼读“诗”遵“礼”,在诗歌领域获得了极高的造诣: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与盛唐另一位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他最擅长写五言诗,诗的主题多是关于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孟诗之所以有这样的特质,与孟浩然本人的经历息息相关。20岁左右,孟浩然去鹿门山游玩,对当地的景色一见钟情,仿佛发现了新世界。加上他崇拜的著名隐士庞德公曾在此隐居,孟浩然对这里依依不舍,从清晨游览到日落,还写了首《登鹿门山》表达向往之意。这首游记可不是写完就压箱底了,两三年后,20岁出头的孟浩然追随先贤的足迹,也到鹿门山隐居去了……在隐士这条路上,他“入行”算是非常早了。

2字打头的年龄,本应是才华横溢的热血青年为人生拼搏的大好时光,在那个读书人需要借仕途实现抱负的年代同样如此。所以关于孟浩然隐居鹿门山的原因众说纷纭。

有说法认为,这其实是以隐求仕的“终南捷径”,孟浩然此举正是为了找机会做官。

还有一种说法是,唐睿宗的皇位是靠儿子李隆基杀死韦后夺来的,孟浩然觉得名不正言不顺,不愿为这样的王朝效力,于是拒绝参加科举考试。这让他和家里人闹翻了,所以才离家出走,在鹿门山住了下来。

还有一种说法更离奇,说孟浩然是因为感情的原因才选择归隐。

下山求仕成“京漂”

不论孟浩然当初为何隐居,他最终还是走上了谋求一官半职之路。公元712年,与孟浩然同隐于鹿门山的生死之交张子荣下山,进士及第后被任用。两三年后,25岁的孟浩然也结束隐士生活,加入当时读书人的流行大潮:游历各地,结交朋友、寻求入仕机会。

他就是在此期间结识了忘年交李白,去广陵(今江苏扬州)前,这个超级粉丝还特地前去送别,并写下著名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也得以诞生。

不过,漫游多年,孟浩然的仕途之路一直不见起色。直到40岁,他决定进京游学。孟浩然的才华是公认的,入京后,他曾在太学(朝廷的最高学府)赋诗,在场的人纷纷称赞,没人敢跟他比。他的佳作也广为传颂,张九龄、王维都非常欣赏他。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掌握好应试技巧,孟浩然虽然写了一手好诗,但还是在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这让一向心态平和的他特别沮丧,郁闷之中写了首归隐之作——《岁暮归南山》。此诗也为他后来的一次职场危机埋下了伏笔。

一“诗”足成千古恨

虽然科考之路不顺利,但机会来了挡也挡不住。一次,好友王维私自邀请孟浩然去他的办公地点内署游玩。谁曾想,唐玄宗忽然驾临。因为孟浩然来这儿违反了规定,他见状赶紧藏到床下避驾。王维不敢隐瞒,只好将实情告诉了唐玄宗,唐玄宗高兴地说:“我听说过孟浩然这个人,但没见过,有什么好害怕的,非得藏起来?”

唐玄宗下令让孟浩然出来,并问他都写了什么诗。按理说这是在皇上面前好好表现自己的绝佳机会,千载难逢。孟浩然却不知是太紧张还是有意为之,竟然背起了那首充满怨气的《岁暮归南山》。其中,“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一句的意思是:“我没有才能,所以君主弃我不用;身体多病,朋友也远离我。”这分明是吐槽皇帝、抱怨自己怀才不遇,唐玄宗听到这儿非常不高兴,说:“你自己不求做官,怎么能说是我抛弃你呢,你为什么诬蔑我?”于是下令放还。

没把握住面试机会,还惹得龙颜大怒,孟浩然想在京城求仕的愿望就化成了泡影。离开长安前,他郁郁寡欢,给王维写了首告别诗:《留别王侍御维》。在诗中丧到抱怨得停不下来,觉得自己就应该与世隔离,以寂寞了此一生。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从写求职信到放弃引荐

除了游学、参加皇帝担任主考官的面试,孟浩然还写过求职信。在古代,文人写的自荐信被称作干谒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就是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学术界一般认为这首诗创作于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是为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而作:“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后四句借无船渡湖感到羞耻,表达求职之意。全诗写得比较含蓄,措辞紧扣洞庭湖,将一个很世俗的请求写得文雅、得体。不过,精彩的求职信也没能帮他成功入仕。

后来,孟浩然还得到过引荐机会。采访使(官职名)韩朝宗邀请他一起去京城,打算在朝堂上推荐他。恰好有朋友在他们约定的时间来看孟浩然,酒喝得正酣,有人提醒说:“你与韩先生可都约好了”。孟浩然却斥责道:“已经喝起来了,哪有时间管他!”最后没有赴约。韩朝宗虽然生气,还是跑来跟他告别,孟浩然不以为然,一点也不后悔。不知是本无求仕之心,还是此前的经历让他绝望到没了求官的心,总之,一次到手的机会又被他弄没了……

公元737年,张九龄被贬至荆州任长史,孟浩然应邀去作他的谋士。然而,抱着极大希望的孟浩然没能实现用武之地,不久便离开荆州返家,又做起了隐士。几年后,他背上生疮,还没完全好,就因为在接待王昌龄时吃了海鲜病发而亡。

孟浩然一生都在隐居和出仕间徘徊,他性情淡泊,向往先贤的隐居生活;他又渴望引荐,施展抱负。如果年轻时没有“任性”地归隐山林,如果不惑之年没有“任性”地吐槽一国之君不重用自己,孟浩然的人生是否会改写?但这样的话,大唐文坛上或许就会少了“诗人孟浩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淡泊清远的盛唐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生平
学霸都在学|18.孟浩然:“钻床底,躲皇帝”的鹿门隐士
名人的尴尬——往事知多少之孟浩然
历史杂谈——孟浩然的“失意”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