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跨界」学者郑振铎:藏书多为世所未见的孤本!

欢迎戳右上方加关注!每天上午准时与您分享三篇优质文章~本文共计1356字,阅读仅需3分钟~

郑振铎先生既是中国现代作家、文学史家,又是藏书家、艺术史专家和版本目录学家,用时下时髦的语言讲可谓「跨界」,但其间关联却鲜有人谈及。

俗文学研究

《秦词正讹》书影 明嘉靖刻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郑振铎先生捐献

正如郑先生在《劫中得书记序》中所称,他对俗文学文献的收集起步很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除少数人,对这类「不登大雅之堂」的书很少有系统收集和整理,「郑先生可谓开风气之先」。特别是一些俗曲唱本,可谓有抢救之功。如明秦时雍《秦词正讹》,郑先生认为是「未见奇书」,尽管发现时书品不佳,仅存原书之半,郑先生却力主购回。

《山歌》书影 明末刻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郑振铎先生捐献

西谛旧藏还有冯梦龙编选,明末刻本《山歌》,这是冯梦龙编的民歌集。冯梦龙所谓「山歌」,为「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的乡野小调。所录歌曲皆采自现苏州一带。郑先生称之为中国俗曲宝藏中之又一「发现」,《劫中得书记》称其为「明末民歌集中之最丰富最杰出者」。郑先生不仅收藏,还想办法令其排印流通。对明写彩绘本《目连救母出离地狱生天宝卷》,在《中国俗文学史》中亦有评价:「这个宝卷为元末明初写本,写绘极精,插图类欧洲中世纪的金碧写本,多以金碧二色绘成(斯类写本,元明之间最多,明中叶以后便罕见)。」

《目连救母出离地狱生天宝卷》书影 明抄彩绘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郑振铎先生捐献

一九三八年,郑先生的《中国俗文学史》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上起先秦歌谣,下迄清代的东西调,为俗文学史划时代的名著,也是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开创性、奠基性的专著,对中国历代歌谣、民歌、变文、杂剧词、鼓子词、诸宫调、散曲、宝卷、弹词、子弟书等等民间文学作了系统的梳理。是郑振铎先生对俗文学的关注和研究成就了收藏,收藏也奠定了其文献研究的基础,两者相得益彰。

《中国俗文学史》书影

文学史研究

郑先生著有《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叙述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多种体裁以及文学批评的产生与发展情况。作者在书中按中国文学发展的自然进程,按古代、中世和近代分期。书多取材于原始材料,书中所附插图极为珍秘,大多来自世人所未见的孤本,以木版画为主。本书史、论结合,堪称当时最完整的中国文学史之一。研究所据和书中插图多源自郑先生的个人收藏。

《黔牍偶存》书影 明刻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郑振铎先生捐献

郑先生善于从书堆中挖掘较好的版本和资料,收藏的诗文集数量极大。在一九四二年原藏书大部分毁于战火后,他重新开始大力收藏清人诗文集,三年时间,连同旧藏,数量就达到八百多种。到一九四四年《清人文集目录》完成,这期间他更关注冷僻之书,如方以智《浮山文集》、杜浚《变雅堂诗集》等,曾遭禁毁,史料价值极高。还有乾嘉以来的学者集子,如邵晋涵《南江文钞》、法式善《存素堂集》等,都是清人诗文集中较罕见者,于文学史研究和文献校勘考订颇有助益。

《变雅堂诗集》书影 清抄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郑振铎先生捐献

在研究中,郑先生将一些残本配为全帙。如明刻本《南北宫词纪》,初印本少见,有图的更少,郑先生收有八部,均为残本,他精心配补,不仅配卷,还配残页缺页,终配成一部完整有插图的初印精本《南北宫词纪》。其间甘苦,可想而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爽:郑振铎与吴晓铃
《芥子园画传》全套初印本究竟被谁收藏
爱书成癖的郑振铎——他藏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陈红彦:关于郑振铎的藏书
趣谈禁书的收藏
郑振铎揭《琵琶记》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