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中国山水画的成熟期

中国山水画是指通过对山川自然景观的描绘,使我们可以体会到有独特中国韵味的意境和格调。它是中国人对美、对自然、对自我修养、对人生感悟的具象化艺术形态。是中国文化最为深厚的积淀之一。今天主要说下宋代的山水画作品。

山水画起源是魏晋,经历隋唐的发展,一直到北宋时期,山水画才达到高度成熟,从选材到技法,都有了一个飞跃,作为中国山水画重要技法之一的“皴法”,在此时得到了很大发展,山水被作为环境艺术加以描绘。

“荆关董巨”四大家的出现,开创了南北画派,成为中国山水画发展史的里程碑。 唐末至宋初,和山水画最初产生的魏晋时期一样,北方大山水画家多是隐士,他们避祸于山中,于山水相伴,与树石共舞,自然也以此作为描绘对象。他们的山水画成就特别高。如北宋的李成、范宽等。

宋三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描绘的是典型的北国景色,树叶间有“范宽”二字题款。图上重山迭峰,雄深苍莽。此构图奇特,扑面而来的大山占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此画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雄伟、高壮,造成凝重通人的气势。山头茂林丛密,两峰相交处一白色飞瀑如银线飞流而下在严肃、静穆的​气氛中增加了一分动意。近处怪石箕居,大石横卧于冈丘,其间杂树丛生,亭台楼阁露于树颠,溪水奔腾着向远处流去,石径斜坡透迤于密林荫底。山阴道中,从右至左行来一队旅客,4头骡马载着货物正艰难地跋涉着。​​

米沛曾云:范宽的山水画丛丛如恒岱,品固在李成之上,本朝之内无人出其右。范宽的作品风格俊伟,刚直古朴,不资华势,画中以浓墨勾石骨,淡墨做点子皴,短条皴,如密管繁弦,一片乐章。​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唯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又说:“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者,营丘之制也;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闲者,关氏之风也”,所谓“石体坚碍”、“正面折落”、“势壮雄强”,李、关、范的画风,风靡齐、鲁,影响关、陕,因描绘的北方山林树木浓密高耸,山势雄浑强健而独具一格,被称为北方画派。代表作有李成的《读碑窠石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

北宋时期的南方山水派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善于表现江南景色,体现风雨的变化。南方自然景观:林木泓明,水草丰茂,烟波浩渺,雨润连山,因此南方山水画家笔锋温润淡雅,秀美天然。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说:“董源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气;建业僧巨然祖述董法,皆臻妙理。”米芾《画史》也说:“董源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平淡天真”是南方山水画派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影响了后世很多画家的创作风格。

南方山水画派是中国山水画史上年代最长、地域最广、画家和支派最多、影响亦最大的画派,流衍至今不衰。代表作有董源的《潇湘图》、巨然的《秋山问道图》、《万壑松风图》等。

董源的《潇湘图》:

​​

北宋继承了五代西蜀和南唐的旧制,在宫廷中设立了“翰林书画院”,培养和教育了大批的绘画人才,推动了宋代绘画的发展。北宋中后时期以苏轼、黄庭坚、米芾为代表的一批文人竭力推动文士画发展,他们推崇王维画意,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理想生活融入画中,主张“不求形似,但求达意。”苏轼说:“少陵翰墨无形画,韩 丹青不语诗。”

代表人物如米芾父子,创造了“米家山水”的新画法,“点滴烟云,草草而成,而不失天真”。米友仁的传世画迹较多,如:故宫博物院藏《潇湘奇观图》、《云山墨戏图》两卷,上海博物馆藏有《潇湘白云图》卷,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有《云山图》卷等,让今天的我们得以观摩和学习这一技法。

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



《潇湘奇观图》以长卷形式展现了江南云雾缭绕、充满灵动的湖光山色。图开卷便是浓云翻卷,远山坡脚隐约可见,随着云气的游动变化,山形逐渐显露,重叠起伏地展开,远处峰峦终于出现在团团白云中。中段主峰耸起,宛如镇江一带尖峰起伏之状。林木疏密,表现远近与层次,此段山水清晰,显露了真实。但末段一转,山色又隐入淡远之间,处处体现造化生机。画面层次分明,若有若无,一种朦胧飘逸的感觉。

宋代的山水画至南宋有所变化,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有这样的论述:“山水:大小李(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范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黄公望、王蒙)又一变也……”其中“南宋四大家”李唐、马远、夏圭、刘松年,他们开创了“水墨苍劲”的新风格。

李唐的“斧劈皴”开创了南宋院体山水画之先河,是南宋山水画新风的创格者和奠基人。马、夏二人则在构图上大胆取舍,取景边角处,使山水画产生新的意境。刘松年的《春》、《四景山水之一》;马远的《踏歌图》,夏圭的《溪山清远图》、《烟堤晚泊》、《长江万里图》都是这时期的代表作品。

马远的《踏歌图》:


该图表现了雨后天晴的京城郊外景色,同时也反映出丰收之年,农民在田埂上踏歌而行的欢乐情景。图中景色中山石、林泉、楼阁、人物尽有,整个画幅近景、中景和远景相互衔接,层层铺设,由近及远,虚实相间,开阔了然。

近景中描绘一派田园风光,画面下部有两大巨石,田间阡陌中有六位农人(身份有争议)似在酒后边踏边唱,一位长者在中间,其余分别位于两边,神态相异。泉水涓涓,梅花绽放,垂柳依依,翠竹相映。

画幅的中景处是一片云烟,与山林相接。在树的掩映下,宫殿隐约显现,露出部分楼阁。远景中奇峰突起,遥遥相见;上部留有大片天空,上有题诗:“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附有小字“赐王都提举”。

在画法上,作者放弃宋代全景式创作方法,采用“一角式”布局,从左至右以对角线分割,形成左实右虚的结构。卧石与秀峰主要用大斧劈皴,其中在秀峰上夹用些许长披麻皴,岩石的凝重,秀峰的峭险与水纹柔和的钩法形成强烈的对比。

柳树枝干高扬而柳条稀疏富有精致,更显示了作者提炼形象的功夫,山问树干虬曲,树枝斜出伸展,几丛翠竹用双钩填色的工笔画出,置于大笔渲染的树石之中,显得生机盎然。

近处的稻田刻画得非常精细,表现出稻叶在微风中轻轻飘动的感觉。山溪流水,用笔柔和流畅。这些细节的刻画与粗笔概括的描绘,形成繁与简、柔与刚的鲜明对比,丰富了画面的节奏与韵律,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派山水的开山鼻祖董源,他的山水画有一种特别的韵味!
五代山水四家:巨然画选 秋山问道图
画史名家之北宋三大家
董源传世名画欣赏
中艺汇赏名画:以江南美景入画
董源《潇湘图》:画如星风奇古趣,深融豪迈数潇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