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字化工程促古籍善本“回归”
 

哈佛燕京图书馆馆藏《明钞本大狱录》。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书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了67种珍藏于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稀见的中国古籍,共37册。(资料图片)

篆字三十二体《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插图。

近日,哈佛燕京图书馆正式宣布,馆藏的4200部/53000卷中文善本特藏数字化工程已全部完成,并可实现免费在线浏览、下载。在中国本土之外,哈佛燕京图书馆是西方世界里两个最大、最好的中国古籍善本收藏图书馆之一。这项善本特藏数字化的工程,被认为体现了哈佛燕京图书馆“学术乃天下之公器”的理念,亦是中文善本的一次“回归”,将推动中文古籍的学术研究,嘉惠学林。

此次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数字化项目得到国内图书馆、出版社的高度关注与合作。学界认为,这并非数字化条件水到渠成的结果,而是海内外众多机构多年来不断推动、共同努力才促成了传统学术资源的“共有”和“回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与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密切合作将近二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汤文辉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离不开典籍,也离不开海外典籍。当代中国人有必要充分重视海外典籍,通过出版以及数字化的方式,让文献“回归”。

馆藏中文善本特藏西方世界罕见

哈佛大学共拥有73个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专门用于收藏与东亚相关文献,中文善本收藏数量和质量,在欧美地区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汤文辉向深圳商报记者介绍,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善本约11300部,包括中国善本书3800部(含明代至清乾隆地方志700部),其中有宋元明清刻本、稿本、抄本、活字本、套印本、版画等,明刻本1500部,清初至乾隆刻本约1600部。明刻本中有近200部是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其他公共图书馆所没有的名目或版本,又有百余部是见于著录的清代禁毁图书。

哈佛燕京图书馆有相当部分珍稀罕见的善本。汤文辉介绍,哈佛燕京图书馆藏的珍稀善本包括:《永乐大典》、元李恕《五经旁训》、明茅维辑《皇明论衡》、王用宾《三渠先生集》、侯一麐撰《龙门集》、陈万言的《鈃园集》、明王灵岳撰《岳色编》、清冯思慧的《绣余吟》、清李腾蛟撰《李咸斋集》、翁方纲《复初斋文集》等,另有国内没有收藏的善本,如明代杨继盛手稿《弹劾严嵩奏疏草稿》、明蓝格抄本《钦明大狱录》等。

据了解,哈佛燕京图书馆此项中文善本特藏数字化工程,历时十年完成。如今,这一大批珍贵典籍不再遥不可及,而能够面向世人开放。从哈佛燕京图书馆网站可看到,此次数字化项目包括:稿、钞、孤本、经、史部、子部、集部、从部、稿钞本选辑等类别。读者可以浏览相应类别的藏书目录,也可以通过关键词快速检索图书,所有善本古籍均提供全书数字影像,图片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都很高,较好地呈现了原书的面貌,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汤文辉评价,哈佛燕京图书馆此举体现“学术乃天下之公器”的理念,对学者公开服务,推动学术研究,可谓嘉惠学林。深圳图书馆副馆长王冰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亦表示,这是海外珍稀善本的“回归”,将促进中文古籍文献的开放使用和学术研究。

多方合作共促中文善本“回归”

学界认为,哈佛燕京善本数字项目不能仅仅看做是数字化条件水到渠成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海内外众多机构多年来不断推动、共同努力才促成了传统学术资源的“共有”,使其得以在文明对话、文化多元的时代广为流传。不同形式的古籍回归,都是中外学术交流的硕果。

记者了解到,哈佛燕京图书馆此项数字化工程合作机构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以及浙江大学CADAL(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图书馆等机构。其中,中国国家图书馆于2009年与哈佛燕京图书馆签署善本古籍开发合作项目,这也是国家图书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文献数字化国际合作项目。2010年9月8日,中国国家图书馆发布“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特藏资源库”,公布了首批中文古籍善本及齐如山专藏共204种。随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哈佛燕京图书馆的部分珍本影印丛刊。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相关出版物包括:2011年的《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书志》(沈津先生编撰,以下简称《书志》),以及后来的《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明清宝卷文献汇刊》《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蒙文资料汇刊》等,获得多个国家级图书奖。据汤文辉介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珍稀古籍经过专家的筛选,在国内至多不超过三家所藏,在版本选定上也甚为严谨。除了原书影印外还配有相应的解题,以简介其内容及版本流传等情况,学者参阅使用也比较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沈津先生编纂的《书志》,被认为是书志编著体例的典范,是在吸收前辈版本目录学研究范例基础上的创新和提升,并获得学界普遍认同。沈津先生凭一己之力对哈佛馆藏三千余种中文善本进行了详尽介绍,供研究者参考利用,是帮助读者使用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的有效津梁。

二十年致力于珍稀文献“回归”

古籍得以传世甚为不易,一部古书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流传,客观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战乱及政治因素等对古书的流传都有影响,能流传下来的古籍,不管是国内或海外,公藏或私藏,对于后世来说都显得尤为珍贵。而学者研究使用的古籍在国内还比较容易得到,而在海外的则难度较大,这突显出珍稀善本“回归”的意义所在。汤文辉如是说。

汤文辉透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与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密切合作,至今将近20年。最近20年间,广西师大出版社致力于将部分珍稀文献逐一“回归”,每年投入超过500万元。这一领域的投入,是普通书籍出版的10多倍甚至数十倍以上,时间成本更是难以计算,成本回收也难以实现。广西师大为何对此仍然不遗余力?

“中文古籍善本数字化对学者的使用有一定便利,而凡是有助于学界研究的事我们都积极支持、乐见其成。”汤文辉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促进中文善本“回归”,目的是使珍稀古籍化身千百,为广大学人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也为国内外图书馆馆藏增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离不开典籍;而光大中华文化经典,又离不开海外典籍。当代中国人有必要充分重视海外典籍,通过出版以及数字化的方式,让文献‘回归’就成为最佳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书志》编纂访谈记
《哈佛燕京善本书志》终于出版了
听出版人谈沈津先生
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收藏的清代雍正年的古籍善本
如何从哈佛大学图书馆下载海外孤本?
国内外中国古籍收藏数据库网站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