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国维为什么把周邦彦比作杜甫?

一代诗圣杜甫,如今已是家喻户晓,而周邦彦在北宋词坛亦是享有盛名。但此二人一个写诗,一个写词,如何作比呢?王国维先生是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他将两人比作一起,自然是有原因的。

将周邦彦比作杜甫,出自王国维的《清真先生遗事》:

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南宋唯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

其余的暂且先不说,就说“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这里的先生,当然指清真先生,而周邦彦,号清真居士。

王国维

那王国维为何要这样作比,自然要从杜甫说起了。王国维前面说到“以宋词比唐诗”,这里文体不同,比的当然不是外在形式。

那是内容吗?杜甫诗的内容很多,包括叙事、记史、自传、纪行、咏史、山水、述怀等等,种类繁多涵盖甚广。而周邦彦词的题材内容,多为男女艳情和羁旅行役,虽偶有忧思怀古之作,但整体上来说,内容上与杜甫差别也很大。

所以二人创作相通之处自然不是内容。那么是情感吗?贯穿在杜甫诗中的情感,最多的是忧国爱民的厚生意识,而周邦彦词的情感,多表现个人儿女之情和羁旅愁思,情感上二人也没有什么共同点。那么剩下的,只有艺术手法了。那杜甫与周邦彦的创作手法,有哪些相通之处呢?我们先来看杜甫。

杜甫

杜甫诗的创作手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他自己所说的“沉郁顿挫”。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杜甫一生崎岖坎坷,悲慨满怀,其诗郁积着一股强烈的情感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儒家涵养和仁者之心,便将这一口气又咽下去了,使这股情感变得缓慢深沉、低回起伏。具体我们可以看一首诗:

《秋兴八首 · 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前面两联描绘了一幅萧瑟阴沉的秋景,为颈联的抒情起烘托铺垫作用。于是丛菊孤舟一联,顺势而出,表现出强烈的故国乡关之思,深沉悲切。但是诗人并没有进一步生发,而是宕开一笔,在尾联用一幅捣衣画面的描写,硬生生截断了感情的继续升华,但这里的截断也不是毫无关联。白帝城在东,杜甫当时所居的夔州在西,诗人听到白帝城的砧杵之声,暗含对远方故国的思念。但又不是写得那么直白,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让读者自行感受。

周邦彦

这大体就是杜甫沉郁顿挫的特点,我们再来看周邦彦。王灼曾在《碧鸡漫志》里面称周邦彦为“奇崛”和“深劲乏韵”,张炎在《词源》中评价他“浑厚和雅”,陈廷焯则在《白雨斋词话》中直接说他是“沉郁顿挫”,那么周邦彦的沉郁顿挫表现在哪里呢?我们且来看他的一首词:

《西河 · 金陵怀古》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周邦彦这首词在抒发怀古幽思之时,同样的是用景物描写来开头。词的上阙展现了历史遗迹的山川形胜,中阙则将画面拉近,表现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悲凉之感。同杜甫的沉郁顿挫一样,周邦彦在下阙也没有将感情继续升华,而是将笔触一转,写到宋代的市井勾栏,最后化用刘禹锡的《乌衣巷》,将兴亡变幻之感寄寓其中。

所以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杜甫和周邦彦在创作手法上,都是先用景物的描绘烘托,顺势生发情感,但在情感要更进一步之时,就笔锋一转将其截断,转而在一幅寥落的画面中,表现出含蓄的情思。我想这就是王国维把周邦彦比作杜甫的原因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宋填词59 周邦彦被王国维批评与秦观相比有淑女与倡伎之别
第七讲,周邦彦词
杜甫诗中的数字与沉郁风格
北宋词人周邦彦的词风格特点就是沉郁顿挫
由词辨色,整体风格为大彩
大换雅阁-诗文鉴赏方法【诗风格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