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晚清最擅长打外战的一支军队 为中国圈回百万国土

晚清时期,有两支军队最为人们所熟知。

一是曾国藩创建的湘军,一是李鸿章创建的淮军。这两支军队参加剿灭太平天国、捻军之役时表现神勇,但在外战方面乏善可陈。特别是淮军,在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在陆战和海战双双失利,饮恨百年。

鲜为人知的是,在湘军和淮军之外,还有一支军队,虽然数量不多,名声不响,但在外战方面特别有战斗力。1876年4月至1878年1月2日,这支军队以两年的时间西征新疆,消灭了阿古柏侵略军,为中国圈回了新疆百万国土,居功至伟。

这支军队就是左宗棠创建的楚军。

楚军创建的年代晚于湘军。那是1860年的事情了。当时,太平军攻破了清军苦心经营的江南大营,安徽、江浙一带局势岌岌可危。在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的举荐下,左宗棠以四品京堂候补的身份,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曾国藩令左宗棠回湖南募练一支军队,支援安徽。左宗棠便回到了湖南。

此前,左宗棠曾经两次在湖南巡抚幕府做事,在湖南威望颇高。因此,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他就收集了老湘营旧部1400名,以及湘军部下3500余名,共计5000人,命名为“楚军”。那时候的湘军,总数也只有1万多人而已。

如前所述,楚军也是湘军的一部分,或者一支旁系。不过,左宗棠为了区别于曾国藩创建的湘军,独树一帜地称为楚军。事实上,楚军与湘军不管是兵勇来源,还是治军理念上,都存在较大差异。

在招募兵勇时,曾国藩主要招收湘乡籍兵勇,来源狭窄。左宗棠的楚军则大多来自长沙、湘乡、郴州、沅州、湘阴等洞庭湖周边地区。

在治军理念上,曾国藩倾向于用书生带兵。左宗棠的楚军则强调用武将带兵,“营官多用武人”“止取其能拌命打硬仗耳”。这样一来,楚军敢打恶仗、硬仗,战斗力明显高于湘军。

不过,清朝采取“重文抑武”的治国之策。湘军里书生多,很容易走出巡抚、总督等封疆大吏;楚军里的那些武将在战场上拼杀一辈子,也很难做大官。所以,左宗棠在培育政治势力上,就远不如曾国藩了。

楚军组建后,奔赴江西、安徽与太平军作战,后又进入浙江。左宗棠军事指挥能力很强,连曾国藩也佩服不已。几年间,他先后收复了金华、绍兴、杭州等地,追击攻灭太平军余部李世贤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后又与剿灭了西捻军。左宗棠本人因战功屡屡升迁,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等职。

当然,楚军表现最神勇的还是万里西征收复新疆一役。

1864年,中亚军阀阿古柏在俄国和英国的支持下,入侵中国新疆。俄国也趁火打劫,占领了伊犁,宣布“伊犁永远归俄国管辖”。

那时候,左宗棠正在陕甘平息叛乱。清朝命令左宗棠派军进剿。左宗棠认为,这时候并不是进剿的最佳时机,但仍然派出一支军队,进军位于甘肃西北部的肃州,为下一步军事计划做铺垫。

1875年,左宗棠正式奉命西征,率领8万楚军出塞,驱逐阿古柏侵略军。

这是一场艰难的战争。一方面,楚军劳师远征,面临着巨大的后勤保障压力。另一方面,阿古柏侵略军有英国和俄国支持,武器装备比较强,并非游兵散勇。同时,英国和俄国在一边虎视眈眈,稍有不慎,全盘皆输。

针对这种不利的局势,左宗棠提出“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军事策略。他用了很长的时间来筹措军饷,积草屯粮,整顿军队。又利用向英国银行借款之机,从英国购买了一大批先进武器。

由于军事策略得当,上下齐心,再加上新疆民众的大力支持,左宗棠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率领楚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阿古柏在清军大举南下之际,死于喀拉沙尔(新疆焉耆县)。接下来,左宗棠配合清廷以外交手段收回了伊犁。

左宗棠率领楚军收复新疆,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大片领土得而复失的唯一例子。

收复新疆后,左宗棠的个人威望达到顶峰。清廷为了削弱左宗棠的势力,将他免去陕甘总督的职务,调回京城,在朝廷里任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管理兵部事务。楚军脱离了左宗棠的掌握后,逐步并入其他军队,最终消失。

【参考资料:《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九》《左宗棠收复新疆始末》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藩与左宗棠、李鸿章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今日头条
晚清最擅长打外战的军队 每战必赢 不是湘军不是淮军
百年公案“曾左不合” 左宗棠为什么老骂曾国藩,曾还不还嘴
愚者当家曾放弃中国一地,现勘探二百亿吨油气,各种资源值数万亿
晚清上色老照片:陕甘总督左宗棠出征西北,湘军阵列严整
曾国藩到底拥有多少军队,有没有能力直接推翻同治皇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