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元节的文化核心是什么?

有人会把中元节的起源追溯得很远,但其实如今的中元节文化核心与那个年代早已经没有太大关系,真正形成中元节文化内涵是与佛教有关。但这其中也只是被动形成,佛教宣扬此节的动机并不纯粹。

道教名称,佛教故事,中元节名字及内涵是分离的

中国有“三元”,上元是正月十五,下元是十月十五,而中元就是七月十五。其实只有上元成为了节日,中元、下元都不算节日的。

据说中元节原本是为了庆祝秋天的收获,将这种喜悦通过祭祀的方式告诉给祖宗。其实这是古人的常事,任何稍大一点的事情都要通过祭祀敬告先祖,后来人从这一行为当中引申出孝道的含义,其实有点附会。

起源于本土的宗教道教有“三元”,也称“三官”,即天官、地官和水官,与民俗三元结合,就成了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的说法。中元节名称的固定是在唐代,因为皇帝姓李,尊崇道教,以此得名。

但其内涵却是从东汉(一说西晋)流传下来的《佛说盂兰盆经》记载的故事——目连救母。

故事大意就是说目连很孝顺,但他的母亲贪婪残暴,肆意杀生吃肉,不修善果,所以死后坠入了饿鬼道中。所受到的惩罚就是吃不了东西,“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于是目连就请求佛祖帮助。佛祖让他在七月十五那一天开设盂兰盆会,让众多高僧为其母消除罪孽。待其母吃饱之后,投胎转世为狗,目连又诵经七日七夜,让其母升入天堂。

所以中元节又叫做“盂兰盆节”,从内涵来说其实相当于一个外来节日。“盂兰盆”在梵语当中是“倒悬”的意思。

佛教宣扬的“盂兰盆节”其实有着不纯的动机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很聪明,总是会切合中国社会的民俗,来宣扬自己的教义。这个中元节就被佛教以“孝道”切合。但有意思的是,佛家讲求出家,了却尘世因缘,可以说是断去了人伦纲常,一直被人诟病,那为什么这次又要极力宣扬孝道呢?

根本原因就是和尚要生存也需要钱,这些金钱不能看官府的心情来资助,只能通过自己募捐得来。“作盂兰盆”的意思就是施佛及僧,以此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佛教通过这个节日建立了一种逻辑,目连救母是孝道的体现,这种品质需要推崇;而救母的方式是请和尚诵经,即通过了和尚的帮助才成功的;所以,各位赠送给佛和僧金钱,就是尽自己的孝道。

佛教的这种做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因为其推崇孝道,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尚得到金钱生存,百姓得到心灵富足,政府得到社会安稳,其实是一种多方得利的事情,自然就会在社会上得到认同感。

佛家内涵的中元节“孝道”核心在后来和最初祭祀传统取得关联,就形成了当下所流行的“鬼节”祭祖习俗。“鬼”这个名词在最初就是指“祖先”的含义。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儒释道三教合流中看“七月十五中元节”的多重身份
农历七月十五,聊聊“鬼节”和“目连救母”
中元节 道释儒俗合流共祭的节日
中元节算是封建迷信的节日吗?
又到七月半--马芙蓉
节日故事 | 中元到底是个什么节?(附音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