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传世花鸟名画鉴赏1

1.鹳鱼石斧图

鹳鱼石斧纹彩陶缸,一九七八年在河南省汝州市(原临汝县)阎村出土。器形为敞口、圆唇、深腹,器高47公分、口径32.7公分、底径19.5公分。器沿下有四个对称的鼻钮,腹部绘有《鹳鱼石斧图》(或称鸟鱼石斧)。

中文名

鹳鱼石斧图

类型

陶质彩绘

出土地址

河南省汝州市(原临汝县)阎村

绘图

《鹳鱼石斧图》

图片描述

《鹳鱼石斧图》分为两个部分。器的左边画了一只圆眼、长嘴、两腿直撑的水鸟,它昂首,身躯微微后倾,嘴上衔一条大鱼。图的创作很注意通过细部处理强调表现对象在运动中的姿态以及它们生活的某种情状,创作者似乎是为了追求一定的情感才去作画的,通过这些动物形象传达的某种神情,以唤起观者的联想。在器物的右边竖立着一把装有柄的石斧,石斧上的孔眼、符号和紧缠的绳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石斧在先民征服与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而鸟、兽、斧的组合并非偶然。图中鹳与鱼面对石斧,寓意着先民对劳动生活的特殊审美气质,与对劳动工具的崇拜,以祈求工具保佑人们吉祥、平安和丰收的生活。图中的鹳直接用色彩平涂形体,而鱼、斧则根据不同的审美需求用粗浓的线条勾勒轮廓,转折、起伏、刚柔互用的绘制,以表现物的形态与神情,达到形神兼备的审美要求。《鹳鱼石斧图》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以其宏伟的气势体现中国新石器时代美术创作上的最高成就。(以上内容出自百度百科)

2.游骑图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游骑图》,唐,佚名,绢本设色,纵22.7厘米,横94.8厘米。

中文名

游骑图

朝代

22.7厘米

94.8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游骑图》,唐,佚名,绢本设色,纵22.7厘米,横94.8厘米。

此图描绘一队人马由左向右出行的场面。画中共七人,其中五人骑马,二人步行,有持弓或抱弓的,也有背袋或持长杆的,还有抱马球杖的,可见是狩猎游玩途中。画面上人马布置前紧后松。卷首第一骑者和两步行者以背侧面向右后方行进。此马昂首嘶鸣,两步行者紧步相随,人马一同目视前方,其后两人骑马缓行,青衣者目视前方,神态安祥,应为此官宦人家的主人,白衣者侧身回首后望,似在等待后者,从而使画面前后呼应连贯。画家以娴熟细劲而简洁的笔法描绘,人马造型雍容大方,神态各异,自然合度,为唐代画马的典型风格。

3.百马图

 

百马图》此图卷共描绘各种马95匹,牧马的奚官与圉人41人在一条河中及岸边洗马、戏马、驯马、饲马的场面。这幅图中所描绘的近百匹黑、白、红、花等各色马,有动有静,姿态各异,生动活泼。画家对马的描绘,极善抓住其动态和神情,运动中的马被表现得活泼顽皮,静立时的马又被表现得庄重威武。画中笔法清秀温雅,敷色清淡,可以看出唐法向宋元法变化的痕迹。

4.五牛图

《五牛图》是唐朝韩滉创作的黄麻纸本设色画,又名《唐韩滉五牛图》,该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五牛图》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没有其他的背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

《五牛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

5.照夜白图

《照夜白图》 是唐代画家韩干创作的一幅纸本中国画,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这幅画是用水墨线描完成的,描绘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喜爱的坐骑“照夜白”的形象,它被系在一木桩上,鬃毛飞起,鼻孔张大,眼睛转视,昂首嘶鸣;四啼腾骧,似欲挣脱羁绊。此画不仅画出马的膘肥肌健的外形,更着力表现其桀骜不驯的雄骏神采。用笔简练,线条纤细而道劲,渲染不多而体积感、质感颇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10P)
中国传世名画全集(1)
中国传世花鸟名画全集001《鹳鱼石斧图》
中国传世名画全集(01)
十大传世名画之唐代韩滉五牛图全卷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