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悦读/《浮生六记》到底是本什么书?

林语堂说:“芸娘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子。”然而在那个女子连一席之地都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又有多少这样可爱的女子呢?但有几个能遇到沈复这样的夫君,又有几个敢袒露自己的思想?

中国人爱意的表达从来都是内敛含蓄的。当读到“是夜,月色颇佳,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并坐水窗,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状。芸曰:“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兴否?”余曰:“纳凉玩月,到处有之。若品论云霞,或求之幽闺绣闼,慧心默证者固亦不少。若夫妇同观,所品论者恐不在此云霞耳”一段时,轻叹:这种隽永蕴藉的情深意重,算不算中国文学里关于恩爱的最好诠释?

对于“浮生”的深刻印象,出自最钟爱的李太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而这,正是这本《浮生六记》名字的由来,也是我打开这本书的原因。

《浮生六记》分六章记录了沈复生活的点滴。因为遗失,我们目前能读到的仅有四章:“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

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已经遗失。不过,对于遗失,我也不感缺憾,以为在仅存的四章中,最爱的是前两章。随着在“坎坷记愁”中陈芸退场,“浪游记快”显得光彩全无,落寞和杂陈。这明显带有我个人的情绪——不想看到这世间良辰美景戛然而止,被颠沛流离取而代之。

很少在中国文学作品里见到和陈芸相似的女人。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的聪慧贤良而不失风雅感性、安贫而乐道和与沈复的感情经历显得难得而罕有。就连林语堂也称赞她为“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虽然相比之下,不那么喜欢沈复本人,但对于他描写妻子的笔触相当喜欢。他写妻子的聪慧,“生而聪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一个聪慧女子的形象跃然纸上。不仅如此,身为一个父亲早丧、靠女红养活一家、自学认字的才女陈芸还相当有主见与见解,“芸发议曰:“杜诗锤炼精纯,李诗潇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森严,不如学李之活泼。”在她生活的时代,能和夫君在闺中谈诗论书,赏月饮酒,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拥有相当丰富的精神世界。作者笔下,陈芸也相当心路活泼。在男尊女卑的时代,在丈夫的鼓励下,女扮男装看庙会,在众多人无法找到在野外温酒的好办法时,她生出雇佣馄饨担子为丈夫的赏花会温酒的办法,成就了留在众人记忆中“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的美好景象。她在极度贫困的生活中,不仅有“拔钗沽酒”的气度,还充满了生活的智慧,依然可以让一家人不失风雅,生活总是活色生香。即使是缝补,“衣之破者,移东补西,必整必洁”,也让一家人穿得整洁光鲜,即使没有更好的器皿,也通过她的灵巧设计让普通的食盘拼出雅致的花般形态……“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一箪食一瓢饮,也被她心思奇巧变得有滋有味。

但这样的一个鲜有的女子流传下来,还应该得益于他们“天造地设”的相遇和“举案齐眉”的恩爱。他们应该是在封建礼教下爱得最自我的一对。“若为儿择妻子,则非淑姐不娶”的决心,“所品论者恐不在此云霞耳”的相伴,还有同样的心性:在被人恶意毁掉兰花后,发誓再不养兰;猫打翻花器后,两人掉下泪来……陈芸的聪慧不属于人间,难以入世。给丈夫和公公纳妾没有考虑周全,触怒了婆婆,被赶出家门,沈复没有放弃陈芸,相反却一起离开一起颠沛流离。这在当时算是离经叛道,难得的是,他们的相守从来没有输给任何的世俗。

虽然结局是陈芸魂归天国,沈复妻离子散,但他们的恩爱却被永远流传下来,成为中国文学里难得的恩爱的典范。

沈复说:“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如余者,可作前车之鉴也。”这种哀伤,前一句是奉劝,后一句则是满满的无奈。前车并无可鉴。

不能不说,这是一本文笔相当流畅的书。除了沈复夫妇的鹣鲽情深外,在这本书前两章,随处都是生活的智慧,生活的风雅,是少有的一份真正远离世俗的山水式人生,取任何一段都可以驻足欣赏良久。很难说,我们现在的交通如此便捷、黑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反而少了陈芸巧妙利用自然的奇思妙想,让生活即使贫困依然赏心悦目,是进步还是退步?我们获得了太多的自由,反而迷失了怎样追求和保留心中所爱,是进步还是退步?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拥有“我们相爱一生,还是太短”的情感谁说不是“欢”呢?那些颠沛流离只是浮生的表象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浮生六记》:想把我一生的温柔都说与你听
《浮生六记》何以动人?
《浮生六记》:读懂了陈芸,你也就读懂了那个年代,女性的痛与恨
共情《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读书笔记
​有书共读,《浮生六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