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经典之儒家文化《孟子》经典语录及释义(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一个富有民主精神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要保障人民权利。主张保国爱民,礼贤下士,提出要让人民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还要为民制产,藏富于民。而且人民有权决定君主的名义与地位。孟子这一思想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首次提出的。

《孟子》所阐述的要勇于担当道义的思想造就了许许多多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大丈夫。孟子不仅在哲学论理上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而且建立了以“民本”为基础的政治思想体系——“仁政”学说。我是国学经典的传播者 ,关注我您会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称一称,然后才能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能知道长短。此句说对事物的判断要经过仔细思考才能知道他们的内在本质。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厨房有肥美的肉食,马厩有肥壮的马匹,百姓却面有饥色,荒野却有饿死的人,这种行为无异于驱赶着野兽来吃人。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通过保护百姓来称王,就没有谁能够阻挡他称王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孝敬自己的长辈,并把这种感情推及到他人的长辈身上;爱护自己的后辈,并把这种感情推及到他人的后辈身上。

【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逃跑了五十步的嘲笑逃跑了一百步的。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古时候的贤德君王和百姓同乐,所以能真正快乐。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如果为人把义摆后面而把利摆前面,那么他不夺去君位是不会满足的。没有追求仁德却抛弃自己父母的人,没有求道义却怠慢君主的人。

【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意思是:以大国的身份服事小国的,是顺应上天的人;以小国的身份服事大国的,是畏惧上天的人。顺应上天的可以安定天下,畏惧上天的可以保存他的国家。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意思是:把百姓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的君主,百姓也会把他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把百姓的忧愁当做自己的忧愁的君主,百姓也会把他的忧愁当做自己的忧愁。能和天下百姓共同欢乐,和天下百姓共同忧愁,做到这样还不能使天下人归附的,还从来没有过呢。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意思是:自个欣赏音乐是快乐,与人一起欣赏音乐也是快乐,哪一个是真正的快乐呢?

【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意思是:警惕!警惕!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

【王顾左右而言他】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意思是:齐宣王回过头来看东看西,岔到其他不相干的话题上去了。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成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靠武力使人顺服的,不是真心顺服,而是别人力量不够;靠道德使人顺服的,是内心快乐真正顺服,就像七十多个弟子顺服孔子一样。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是祸是福没有不是自找的。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子路这人,别人把他的过错指出给他,他就欢喜;大禹听到善意的话,他就拜谢。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恻隐(同情别人)之心,是仁的开端;羞耻之心,是义的开端;礼让之心,是礼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开端。人有了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了四肢。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对于作战而言,好的气候条件比不上好的地理形势,好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所向。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获得道义的人就会得到很多帮助,失去道义的人只会得到很少帮助。帮助少到极点时,亲戚也会背叛他;帮助多到极点时,天下百姓都会归顺他。

【固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所以说将要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会有无法召唤的臣子;要是有事商量,那么就亲自前往臣子那里。

【古之君子,过则改之……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古代的君子,犯错了就改正……他的过错,就像日蚀月蚀一样,百姓都看得见;等到他改正过错了,百姓就都仰望他。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想要使天下太平,当今世上,除了我还能有谁能担当这份重任呢?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怨他人。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意思是:父子之间要讲亲爱,君臣之间要讲礼义,夫妇之间要讲内外有别,长幼之间讲尊卑有序,朋友之间要讲诚信。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意思是:人明白要做人的道理,有伦理道德,吃饱、穿暖、安居却没受到教育,便近于禽兽。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富贵不能使他放纵,贫贱不能使他变节,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就叫大丈夫。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自己不正直的人,是不能使别人正直的。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准确画出方和圆。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国的根本在于家庭,家庭的根本在于个人。

【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道路近在眼前却向远处寻找;事情本来容易却向难的去找。如果人人能爱自己的亲族,尊敬自己的长辈,就会天下太平了。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做事没有结果的,都要自我反省。他的品行端正了,天下百姓就会归顺他。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一个人一定是自己先有招致侮辱的言行,然后人家才侮辱他;一个家庭一定是自己先有招致毁败危机,然后人家才毁败它;一个国家一定是自己先有招致讨伐的借口,然后人家才讨伐它。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如果君主仁德,将没有人不仁德;如果君主正义,将没有人不正义;如果君主正直,将没有人不正直。君主端正了国家就安定了。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侍奉什么最紧要?侍奉父母最紧要。守护什么最紧要?守护自身的良善最紧要。不丧失自身良善而能侍奉父母的,我听说过;丧失了自身良善还能侍奉父母的,我从没听说过。谁不做侍奉的事呢?侍奉父母,这是侍奉的根本。谁不做守护的事呢?守护自身的良善,这是守护的根本。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不能取悦父母,不足以做人;不能顺从父母,不足以做儿子。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有意想不到的赞誉,有过于苛求的毁谤。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男和女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数;嫂子落水了,用手去拉起她,这是权变。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恭敬的人不侮辱他人,节俭的人不掠夺他人。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出自《孟子·离娄下》。意思是:如果君主把臣下当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自己的心脏;如果君主把臣下当成犬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人;如果君主把臣下当成泥土草芥,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强盗仇人。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出自《孟子·离娄下》。意思是:人应该有放弃不做的事,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出自《孟子·离娄下》。意思是:广泛学习并且详细阐说,为的是融汇贯通回归到言简意赅地阐说的境界。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出自《孟子·离娄下》。意思是:正人君子,说话不必都守信用,行为不必都果断,关键看是否符合道义。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出自《孟子·离娄下》。意思是:世间所说的不孝的行为有五种:四肢懒散,不赡养父母,这是一种不孝;赌博下棋好酗酒,不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贪好财物,私下只对老婆孩子好,不赡养父母,这是第三种不孝;纵情声色,给父母招致羞辱,这是第四种不孝;喜欢斗勇斗狠,以至危害到父母,这是第五种不孝。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出自《孟子·万章上》。意思是:所以解释《诗经》的人,不能拘泥文字而损害辞义,不能拘泥辞义而损害诗的含义,通过作品的含义探求作者的本意,这样就能真正理解诗。

【孝子之志,莫大乎尊亲】出自《孟子·万章上》。意思是:孝子的志向,没有比尊敬父母这志向更大的。

【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出自《孟子·万章上》。意思是:没人让他这么干,他却这么干了,这是天意;没人给他,而他却得到了,这是命运。

【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出自《孟子·万章下》。意思是:交朋友,是结交他的道德,不可以有其他目的。

【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出自《孟子·万章下》。意思是:天下的善士,结交天下的善士。感到结交天下的善士还不够,就又上溯古代讨论古人。

【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出自《孟子·告子上》。意思是:人性,就像杞柳树,仁义,就像杯盘。使人性符合仁义,就像是用杞柳树制成杯盘一样。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出自《孟子·告子上》。意思是:人性就像急流,东面决了就向东流,西面决了就向西流。人性是不分善和不善的,就像水流的方向不分东西一样。

【富岁,弟子多赖;凶岁,弟子多暴,非天之将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出自《孟子·告子上》。意思是:丰年里,青年子弟大多懒散;荒年里,青年子弟大多暴戾。不是因为上天使他们的资质如此不同,而是因为外界事物影响了他们的心性。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出自《孟子·告子上》。意思是: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一旦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就放弃鱼而选择熊掌。生命是我想珍惜的,道义也是我想珍惜的,一旦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就宁可牺牲性命而得到道义。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出自《孟子·告子上》。意思是: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日,又冻它十日,也是不能够再生长的。比喻求学无恒心是不会成功的。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出自《孟子·告子上》。意思是:心的作用是思索,思索才能获得,不思索就不能获得。

【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出自《孟子·告子上》。意思是:人的各部分有重要和次要之别,小大之分。不可因为小的部分而妨害了大的部分,不可因为次要的部分而妨害了重要的部分。只知保养小的部分的是小人,知道保养大的部分的是君子。

【人皆可以为尧舜】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

【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身为臣子的抱着仁义侍奉君主,身为儿子的抱着仁义侍奉父亲,身为弟弟的抱着仁义侍奉哥哥,这样就能使君臣、父子、兄弟去除利欲之心,而抱着仁义之心相待了。做到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的,还从未有过。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上天将要降落重大使命在这样的人身上时,必定首先磨砺他的心志,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使他的财物匮乏,使他的行为受到阻挠、干扰,以使他的心志撼动、性情坚韧,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能力。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在忧患中生存,在逸乐中死亡。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人常常犯错,然后才改正;心志受困,思虑受阻,然后才能奋起;一个人的想法表现在脸上,表达在话中,然后才能使你的心思被人了解。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之心,没有羞耻之心的羞耻,是真正的无耻。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做事就像凿井,凿井凿到九轫深了还没凿出泉水,井就还是个废井。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穷困时就修身养性,得志时就造福天下。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君子教育人的方式有五种:有的要像及时雨那样教化,有的要培养他的品德,有的要培养他的才能,有的只要回答他的问题,有的要用自己的品德学问影响他人自学获益。

【其进锐者,其退速】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前进太快的人,后退也快。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孔子登上东山就感到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感到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海的人就感到其他的水很难算作水了,在圣人门下受过教的人就感到普通的言论很难算作言论了。

【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士即使穷困也不会丧失道义;即便显达也不会偏离正道。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人不用学习就会做,这是天赋的能力;不用思考就能知道,这是天赋的道德。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聪明人没有什么是不知道的,但眼下的事是最紧迫的;仁爱的人没有什么是不爱的,但爱护贤人是最紧要的。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君子有三种快乐,而称王天下却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没有祸患,是第一种快乐;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他人,是第二种快乐;得天下英才并教育他们,是第三种快乐。君子有三种快乐,而称王天下却不在其中。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杨子主张为我,就算拔下一根汗毛以便利于天下,他也不做。墨子主张兼爱,就算头顶脚跟都磨秃了,只要能利于天下,他也要做。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高明的工匠不会因为拙劣的工匠而修改或废弃做工的尺度,后羿不会因为拙劣的射手而改变射箭的标准。

【尽信书,不如无书】出自《孟子·尽心下》。意思是: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出自《孟子·尽心下》。意思是:木匠和车匠能教给人圆规和曲尺的使用方法,但不能使人手艺灵巧。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尽心下》。意思是:百姓最紧要,国土次之,君主又次之。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出自《孟子·尽心下》。意思是:贤人先使自己明白,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都稀里糊涂,却想去使别人明白。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出自《孟子·尽心下》。意思是:山上很窄的小路,人们经常在上面走就走成了路;有一段时间不走的话,茅草就塞住了。

【养心莫善于寡欲】出自《孟子·尽心下》。意思是:修养心性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方法了。

注: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我您会看到更多精彩内容,记得关注我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子《离娄上》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不忍人之心”的哲学阐释
央视纪录片《仁义之道——孟子》
出自《孟子》的78个成语
善良的孟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