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点“麦”成金!这位常州手艺人将谷物结成艺术|《传播·传承》第十九集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请刷新试试

麦秆画,又称麦秆剪贴画,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和剪纸、布贴同属剪贴艺术,是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民间传统手工艺上的一大结晶,具有朴素的江南地方特色和浓郁的农耕色彩。

农耕素洁亮丽、清纯可爱、赏心悦目,自秦朝起,麦秆画就被作为高档饰品,悬挂于殿堂楼阁、豪门贵府之中,隋唐时代正式作为高档宫廷工艺品,在皇室贵族间赏析珍藏。

到宋朝末年,民间又出现利用椿胶、桃胶拼贴出的麦秆扇子,上有昆虫和吉祥、祝福之类的小造型。

新北区魏村杨园的王艾青,是麦秆工艺画传承人,他的母亲年轻时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麦秆编织能手,王艾青从小受母亲熏陶,喜欢编织各种小东西,后进入麦秆画工艺厂从事麦秆画的制作生产。

工艺厂停业后,王艾青继续制作麦秆画至今,其作品深受朋友和周围人的喜爱。

麦秆画从选材到制作都有着无比苛刻的要求,必须手工完成,魏村麦秆画必须挑选本区域即将成熟的小麦秸秆第一段。

由于地处长江之滨,雨水充沛,魏村地区生长出来的麦秆粘性较大,不易断,且色泽亮丽。

麦秆画制作工序十分复杂,整个制作过程全凭手工完成,若采用小麦,需先将麦秆浸泡、熏蒸、漂洗。

王艾青选用的是元麦,质地更加细腻光滑,省去了浸泡环节,只需剖开整平,便可根据画作进行描、贴、剪等工序,再利用麦秆本身的自然光泽和质地进行薰烫,结合温度的高低变化,对薰烫部位分轻重缓急灵活处理。

技术上吸收融合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诸多艺术手法,使麦秆表面形成深浅不同的层次和色变,之后再粘贴到背景板上。

麦秆画有多种规格和图案,产品题材涵盖人物、山水、建筑、风景、花卉、动物等多方面,兼有现代与仿古风格,纯色与彩色工艺的双重特色。

王艾青作品

王艾青将麦秆画的手艺传承给自己的儿媳、女儿和外孙女,周围的朋友也很乐意跟他一起学习麦秆画的制作。王艾青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魏村麦秆画的历史,有更多的人制作麦秆画,将这个古老的工艺一代代传承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详情
这项独特的民间艺术,几经波折,如今她成了“年轻范”的传承人
绽放在秸秆上的艺术奇葩
第八代王氏麦秆画传承人王华平作品鉴赏
精品芦苇画
[非遗]濮阳麦秆画,传统剪贴的艺术瑰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