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笔一划,为你分析北魏书法名碑的奥妙,这才叫高深莫测

《李壁墓志》是流传下来最古的北魏墓志石刻;墓志在用笔上,笔画粗细对比强烈。如横画,有方笔起笔,收笔出尖等姿态,此墓志与《张猛龙碑》斜划紧结、由粗到细的特点十分相像,如『阳』『军』『参』『无』等字的笔画又细致精彩,透过刀锋可以看出,古人巧夺天工般的刻艺和毛笔书写时的大幅度提按,《李壁墓志》笔画粗细虽变化明显,但细而不弱。尤其是『无』字行笔,笔短意连,这一细微变化也是此墓志历来为书家追捧的原因之一。再如『意』『孺』二字的笔画粗细相间,增加空间对比,变化丰富。

北魏《李璧墓志》初拓本(局部),梁启超旧藏,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对于此墓志,杨震方《碑帖叙录》评曰:『书法峭劲,极似《张猛龙碑》,而兼有《司马景和》之纵逸,可为习北魏楷书者范本。』可见该墓志书法峭劲之势独具匠心。《张猛龙碑》中『凉』『军』字体现出峭劲挺拔之势。

北魏《张猛龙碑》(明拓本,局部)

与之相比下,在《李壁墓志》中,如『遥』字的走之底偏旁和『氏』字的斜勾,粗重有力、书法峭劲、大胆粗放,给人意料之外的变化。『阅』『沉』等字的收笔竖弯钩笔画大胆放出,常常带有顿笔的动作,厚实有力、不拘陈法,达到了雄强奇宕的效果。

《李璧墓志》中的“氏”“沉”“遥”“阅”

此墓志在字法分析上,分为造势和造形。其一,从造势上分析,《李壁墓志》和《张猛龙碑》风格相似。《张猛龙碑》在结体上是以险绝著称的且变化多姿,通常是横画斜向右上,体势倾斜错落,如『清』『西』『冬』;《李璧墓志》中『白』『远』『冀』『典』等字的字势险体斜;尤其『清』『春』的对比,横画前粗后细,往右上直斜,其他笔画也顺势而为,使得整个字形呈险峻的欹侧之态。

《李璧墓志》中的“高”“中”“周”“司”

另外,《李璧墓志》以方笔居多,如转折处方棱以及三角形的点等体现方笔的峻峭,如『司』『周』『中』『高』等,均为就势产生的方角,使字体显得方峻险奇。

《李璧墓志》中的“帝”“孝”“行”

其二,在造形上分析,撇、捺决定了一个字的形体变化。如『参』字左收右放,其结体呈欹侧之态。此外,墓志中因字赋形的例子比较常见,如『孝』『帝』『守』等字多为纵长形,内紧外松。又如『魏』『源』等字以扁平方正为主,表现古穆凝神、雄强的气势。

​《李璧墓志》中的“源”“魏”

以点笔的峻厚成就结体的奇逸,在平正的结体中求得气象的静然浑厚,兼以欹侧之态营造出神采奕奕的动势,可谓古法洞然,浑然天成。

内容整编自:陈一梅、赵珊珊《北魏<李壁墓志>考论》《荣宝斋》2019年9月刊,感谢荣宝斋杂志及作者提供资料,如有问题请私信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魏《李璧墓志》,书法峭劲,极似《张猛龙碑》,习北魏楷书之范本
《李璧墓志》,书法雄强茂密,极似《张猛龙碑》
张玄墓志与张猛龙碑,这两种魏碑谁第一,谁更受欢迎?
李壁墓志铭技法解析
青少年书法杂志 | 浅谈《张猛龙碑》
李壁墓志铭技法解析,感谢转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