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赏析|两位书画皇帝,相隔600年时空交流,只为了比书画高低?

能称得上“书画皇帝”的,从古到今,只出现了两位。一位是宋徽宗赵佶,为了书画,连大好江山都给弄丢;另一位是清朝的乾隆,他在位期间,可谓是视古人书画如命,在名字画上面钤印题字,将清宫收藏的精品书画都题写了个遍,真是“宝贝”的不得了。

两个“书画皇帝”相隔六百多年,他们是如何掐上架的呢?看官先不急,听@美术刘老师给您慢慢道来。

学艺术,都说是需要艺术细胞的,宋朝皇室赵氏,血脉里流淌着浓郁的艺术基因。从第三个皇帝宋真宗赵恒开始,艺术基因就开始爆发了。真宗赵恒书法造诣颇高,善书法、爱文学,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出自于他。

接下来是北宋第四个皇帝宋仁宗赵祯,也是个书法高手。他是赵恒的第六子,真宗的艺术基因应该全部都传给了他。

到了后面,更是出了个以书画闻名天下的宋徽宗赵佶。赵佶可不得了,他在位期间,搞了个翰林图画院(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美术学院),搜罗了全国各地大批爱好绘画的人才。他自认“院长”,带领这帮绘画高手们每天舞笔弄墨的,将中国传统花鸟画推上了鼎盛时期。

他为勉励众多绘画高手,遣人编纂了《宣和画谱》,将前人的字画编纂成册,供才子们参阅,以求在艺术上精益求精。

赵佶作为领军人物,自然不想自己技艺落下,他也勤于书画,画的花鸟、山水的确不同凡响,特别是他画的山石可被誉为“神品”。

他在绘画上造诣不凡,同时也继承了老祖们的艺术基因,书法别树一格,超越前人,竟然创造出极具个性的“瘦金体”,因其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区别较大,个性极为强烈,故可称作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

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之处。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更为重要的是,后世的印刷体“宋体字”与这种字体相仿,可以说是由瘦金体演化而来。

有一说法,说“宋体字”是南宋奸臣秦桧推广并发扬光大的,这可能是事实,但是若没有宋徽宗赵佶创立瘦金体,秦桧根本不可能研习并且做推广。

宋徽宗赵佶搜罗了大量绘画人才后,每日在画院交流精研绘画技巧,不经意间,形成了对后世影响甚广的院体派,院体派风格大都工整细致,讲求格局法度,带有贵族化的审美情趣。

赵佶 芙蓉锦鸡图

北宋被灭后,南宋将翰林图画院保留了下来。南宋翰林图画院画家赵伯驹、李唐、刘松年所作,多青绿;至马远、夏珪乃肆意水墨,披笔粗皴,而形成苍劲之风。明朝时以陈暹、周臣、唐寅、仇英等为此派画风的承继者。

由于宋徽宗赵佶沉迷于书画,结果正牌的工作——做皇帝可混得一塌糊涂。靖康二年四月,赵佶父子及大量皇室成员被金兵掳掠到北方,北宋灭亡,赵佶成为阶下囚。

赵佶之后,他的子孙都是书法高手,宋高宗赵构、宋理宗赵昀,书法都是非常厉害。

赵佶 瘦金书 千字文

宋朝皇室赵氏一脉,真的是有艺术基因,每个做皇帝的书法都写得好,所以,出个赵佶这种”书画皇帝“一点都不奇怪。

随后,南宋被元朝给取代。宋末元初,宋朝皇室赵氏子孙再次冒出了一位艺术大师赵孟頫,他是宋太祖之子秦王赵德芳之后,相信很多人都听过。

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书法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本文讲的是两个书画皇帝为争个高低,隔了600年时空而“掐架”,怎么会说到赵孟頫呢?原因是第二个正主与他有关。

赵孟頫书画技艺火了将近600年后,他的书画及其他名家墨宝,很多都落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手里。

乾隆自小喜欢书画,尤其喜爱前人的山水画和书法。可能其想仿效祖父康熙勤于政务之故,要经常写字,所以书法选择练习的正是赵孟頫的“赵体”。

赵孟頫 临兰亭序 局部

赵体虽然偏向于楷书,风格显遒媚、秀逸,却可以写得快且结体明确,康熙特别喜欢。

从乾隆在名家画卷上的题文看,他的书法风格与赵体相近,间杂了其他书法家的特点,弄得似“四不像”。

这与乾隆太喜欢前人书法分不开。他即位后,其书房“三希堂”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在乾隆十五年以后,“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

乾隆每天练习书法,想独创属于自己的“字体”。他勤奋练字,却让这些古字画遭了秧。

乾隆在三希堂所作的事情,用古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评价他的两个字概括:混蛋。

为何说他混蛋呢?乾隆不仅在元代以前的精品古画上面题字,还都盖了自己那个大大的印章。

而且,字画越是精彩,就越难逃被乾隆上手整一下的厄运。他作为皇帝,自我感觉太好,存在感太强,也自认为是书法家。他不仅到处乱题字,而且还反复地盖章、多次钤印。

乾隆越是喜欢的画作,越是被他题了很多字,就如这幅《富春山居图》(如下图),居然被他当成了练字的地方。

真是惨不忍睹啊!幸好乾隆对书画的鉴赏水平有限,不知道他收藏的这幅《富春山居图》是赝品,并且后来还为了面子,将真迹当成了赝品处理,不然只怕其作者黄公望都要从阴曹地府跳出来大骂了。

赵佶的画作,自然也是乾隆重点“照顾”的对象,两人同是书画皇帝,有相同地位和兴趣爱好,必定是要做一番交流的。

他在赵佶的画上题的字比较多、比较长、也最啰嗦。大体的意思是:兄弟呀,我画画是没有你那么厉害,但是做皇帝可比你强多了,你之前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做的。他在赵佶的画作上题字,仿佛是对着相距600年前的人,教授对方如何做好皇帝。

乾隆不管赵佶的书画是否真假,只要上面书写了瘦金体的字画,都逃脱不了他的魔掌。

而且他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完全是随心所欲。他题的那些只有其形没有其神的“赵体”,软绵绵地写在上面,像极了那些文人流氓在景区到处题的“某某某到此一游”!

很多人都说,幸好《清明上河图》随着年羹尧被乾隆父亲雍正给弄死,旷世名画早早地流落到民间,不然赵佶作为第一位收藏《清明上河图》的人,倘若此画被乾隆这位冤家给弄到手,他不在上面特书特印就是怪事了。不然,也不会有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的出现。

乾隆行书

总之,两位书画皇帝,一个是真的痴迷于书画,虽说做皇帝不行,“靖康之耻”让后世记住了他,但赵佶的书画造诣真算得上是“大师”级,若他不是皇帝,在艺术上的成就可以参照他赵家后辈赵孟頫。而另外一个“十全老人”,德行缺失,书画水平只能算是普普通通。大家认同吗?假如,谁能每天观摩那么多大师的书画,身上艺术的基因也会全激发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宋徽宗赵佶的铁画银钩“瘦金体”书法...
《书法问集》221、为何“瘦金体”没进“宋四家”?
文物里的中秋故事
宋徽宗写千字文:外面战火硝烟,他却笔走龙蛇
皇帝书法2017最新排行榜
赵佶的“瘦金体”有多难?至今无人超越,放大30倍发现妙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