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瓷画瑰宝

艺术的维度

在今天这个多元互通的时代,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艺术的生产者、艺术的批评者、艺术的捍卫者。在艺术领域,没有任何一个时候能像今天这样百花齐放,整体繁荣。当然,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百花齐放的背后不一定每朵都流露芬芳,整体繁荣的弱光处也会隐藏瑕垢。所以,在艺术的视域下,应该存在着一条可以衡量的标尺,或者说一个公平评判的尺度。

《金秋晚晴》瓷板画

高113厘米,宽56厘米

我们经常说这件作品好,那件作品差,那么它们到底好在哪里?差在何处?那些被认定可以流传的作品,它们缘何传之后世?也许有人会说,艺术批评是见仁见智的事情,评判者所持立场的不同,会对同一件作品作出截然不同的评价。我认为,客观的争鸣、论争是允许的。一件好作品的诞生,是建立在艺术家广泛吸收不同意见、博采众长,甚至千锤百炼的基础上,就像历史上那些超迈千古的大师们所做的那样。如果让我给艺术创作赋予一个评判的标尺,我愿意用三个维度来衡量。

《林籁泉韵》瓷板画

高113厘米,宽56厘米

第一个维度——悦己。即以作品阐释内心。相由心生,这个“相”可以理解为艺术创作的“相”,对作品形态的表现、散发出的温度、艺术语言的把握都是“相”的范畴。如果能够直抒胸臆,悦己就做到了。

第二个维度——悦人。即以作品为大众带来精神享受。悦己不是艺术创作的终点,创作的目的终究要去征服观众,也就是悦人。那些作者自娱其中、无法被观众接受的所谓的“艺术创作”,因其无法取悦于人,也就不能称其为合格的作品。

《瑞气东来》瓷板画

高113厘米,宽56厘米

第三个维度——悦时代。我们都在说艺术的语言和手段可以穿越时间,时间可以检验一切。并不是所有悦己又悦人的作品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那些迅速受到大众追捧又迅速淡出人们视线的所谓的“网红作品”“文化快餐”就是很好的例子。悦时代的作品,应该具有一股能够以艺术的魅力来推动时代进步的力量。故宫博物院是全世界最大的收藏中国艺术品的博物馆,以她的藏品来诠释上面三个维度,恐怕再恰当不过了。可以说,故宫博物院保藏的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各个时代的艺术品都实现了上面三个维度的超越,所以它们历尽曲折,最终都成为了国家宝藏。说了这么多关于艺术批评的话,是因为我想向广大观众、读者介绍一位基本具备了上面三个维度的艺术家。他叫杨学棒,是一位能够以制瓷和传统绘画的双重语言诠释其艺术生命的人。

《松石图》瓷板画

高113厘米,宽58厘米

首先,他的创作阐释了内心的激荡。无论是对江山万里的宏观写照,还是对一花一草的细致刻画,作品的一收一放之间,展现了一位具备了相当弹性的艺术家的功底。这一点从他的《万里江山瑞雪图》和《雍容华贵图》中可以得到体现。其次,他的创作让观者收获了心灵的愉悦。我举一个例子,在作者以中国写意山水为主题的瓷板画中,那来自留白的朦胧和空灵,给观者以极大地想象空间。这是东方审美所特有的以虚衬实的“包袱”,杨学棒将这个“包袱”在其瓷板画中充分“抖落”出来,且恰到好处。他的作品还有其他可以打动人心的地方,比如对家乡景色的着墨就能够让观者产生共鸣,他的画面自带旋律,一曲乡愁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秋江图》瓷板画长卷

高58厘米,通宽678厘米

展览:2018年9月,“瓷艺生辉——杨学棒作品展”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国宝级展厅)展出。

著录:故宫出版社2018年9月《瓷艺生辉——杨学棒作品集》P44出版。

第三,他的创作基本上体现了时代的担当。作为一个艺术家,经过脚踏实地地采风,认真细致地观察,一丝不苟地创作,才能够完成一件作品。这期间还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必须付出极大的艰辛才能收获一次成功。从这一点来说,作者做到了千锤百炼。那些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赞美的画面,对心灵中真善美反复讴歌的颜色,对人生来具有的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情境,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一连串的例证。

“瓷艺生辉——杨学棒作品展”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国宝级展厅)展出

当然,对于好的艺术家、好的作品来说,推荐绝不能是一味说好话的。杨学棒的瓷板画作品,看得出来,也在不断地汲取古人的灵感。在这个过程中的部分作品所表现出的似曾相识的着墨、落位混一的构图与复刻精致的渲染,稍稍带有一丝因循的味道。不是说因循不好,而是要在因循中走出一条师古而不泥古的艺术之路,就像他的绝大部分作品所表现出的那样。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2018年8月25日

“瓷艺生辉——杨学棒作品展”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学术研讨会

故宫博物院武英殿(国宝级展厅)

历年展览

2008年以来故宫博物院武英殿陆续推出故宫藏历代书画展2013年5月17日故宫武英殿展出王希孟《千里江山图》2014年4月30日故宫藏历代书画展2015年10月11日武英殿书画馆展出《清明上河图》2016年9月6日故宫历代书画展2017年5月6日四僧书画展2017年9月6日赵孟頫书画特展2018年4月3日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2018年9月13日瓷艺生辉·杨学棒作品展

《瓷艺生辉——杨学棒作品集》故宫出版社出版

2018年9月出版发行

《中国当代陶瓷美术家——杨学棒作品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2019年8月出版发行

艺术家:

杨学棒,1970年出生,浙江温州苍南人。文化部优秀文化艺术专家,中国当代著名陶瓷美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在陶瓷、绘画方面有独特且深厚的造诣。2016年其六件作品选登法国邮票主票并在法国发行。2018年10月,由故宫博物院和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瓷艺生辉——杨学棒作品展”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国宝级展厅)展出,共展出101件作品,作品大纲载入故宫大展史册,杨学棒也成为全国第一位在故宫举办个人瓷板画作品展的艺术家。同时,他还在建福宫举办了学术研讨会,故宫出版社为其出版了《杨学棒作品集》,他的多件作品被故宫博物院和海内外知名人士收藏。

杨学棒的瓷画矿物质颜料煅烧工艺的发明与艺术上的独特造诣,展现了人类艺术与科学文明进步的新成果,见证了这个时期文化精神艺术作品所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张静

艺术家感言:

小时候的我就喜欢画画,不知不觉地走上了艺术道路。这条道路遥远而曲折,我上下索求,一路顶风逆雨地走来,行走之间只为寻求一条正途。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欧洲文化灿烂夺目;以一种面向世界的视野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引领时代精神,是我追求艺术创新的目标。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它们与美术创作都是密不可分的,从这两方面汲取养分,为人类不断创造释放正能量的作品是艺术家的职责。

一幅好的作品往往能触动人的神经和心灵。人之初,性本善,我想用真、善、美这样纯朴的中国绘画艺术语言来抒写笔墨情怀。我们只有体解了天地之厚、自然之美、万物之灵,才能以仁智的胸怀去求真,才能以善德的风骨来吐露心灵之美,创造出那些立足于世的佳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人民中来的艺术家——杨学棒
震撼!首次展出!就在福清!
瓷板画欣赏
《书画南北方》瓷上游春一一张荣进瓷板画艺术特展
陶瓷上的芭蕾艺术,定义世间永恒的美!
《独具匠心》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家作品展——丁仕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