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墓挖出四件元代国宝,文物商店低价收购,专家:它再也不准出国

瓷器鉴定真知堂:

俗话说乱世的黄金,盛世的古董!玩收藏是我们普通老百姓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但凡周鼎商彝,汉玉宋瓷,都是博物馆和大富翁才能收藏的品种。但中国最近几十年,民间却收藏了不少真正的高等级文物。

原因大家都知道,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到处都修路,也就因此挖出了很多古墓。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还属于改革开放初期,人民都不富裕。那时候的人们工资很低,重视的还是传统的黄金、白银、玉器,所以很多因为各种渠道出土的瓷器一类文物就都流失了。

我们经常听说某件国宝瓷器以几十元的低价卖给了国家文物商店,今天给大家说的这四件国宝级元代瓷器,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江西省丰城县文物收购点以低价买来的民间出土文物。现成为江西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个价格有多低呢?据有关人员介绍,当时省博 物馆是用七十元人民币购买的这四件文物。由此可见,省文物商店丰城收购点收购价格最多也就是三四十块钱而已。当然,这个七十元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也不算小钱了。

七张大团结,是当时上海青年工人两个月的工资!这还要是已经出师了的青工。其他省份的工资水平还更低。

我们先来看看这四件文物,分别是两件元红釉俑,一件四灵塔式盖罐,一件釉里红楼阁谷仓。后来博物馆专家看到这四件文物,非常激动的说到,“这都是国宝,庆幸没有流出国。”


瓷器鉴定真知堂:前两件被称为釉里红,后两件俑被称为红釉俑,区别在于前者是用铜红料在瓷胎上彩绘后再上一层透明釉烧成,后者则是把氧化铜粉末掺进釉里,再上红釉烧成。这两者的技术难度都很高,红釉瓷尤为难烧,所以后来景德镇地区有俗语曰:“想要穷,烧郎红。”红釉瓷器又被称为“千窑一宝”,可见其珍贵程度。

元代是釉里红和红釉瓷的成熟时期。但目前对国内外馆藏文物的排比归纳表明,元代釉里红瓷器的存世数量不会超过元青花瓷器的十分之一。而元青花瓷器近年来的市场拍卖价格早就过亿元了,元釉里红瓷器却有价无市,罕见出现在拍卖场上。

玩元瓷的都知道至正型青花瓷,也知道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大维德青花云龙纹象耳瓶。这对瓶子烧制水平并不是元青花瓷器里最好的,有些歪歪扭扭。但确是元青花瓷器里最珍贵的。原因就在于瓶身上的铭文。

瓷器鉴定真知堂:这对瓶子的铭文上有元朝“至正十一年”的题记,也就是元惠宗时期公元1351年。带有明确纪年的这对元青花瓷器,把中国烧制成功青花瓷的最早年代从明初提早到了元末,因此具有极高的价值。

墓主人是谁?有什么故事?

而这四件文物里最珍贵的,莫过于这件元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了,这件器物不但造型精美,非常繁复,还书写了159个字的铭文。铭文为墓主人的墓志铭,详细记载了墓主人的生平。

墓主人姓凌,是饶州府景德镇长芗书院山长的孙女,死于后至元四年五月二十三日,葬于同年七月初四日,葬地南山,在景德镇郊区。


还有一件盖罐上,则用青花横书“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12字铭文,可见此器物是凌氏死后家人为她定烧的瓷器。


这个至元四年又是哪一年呢?

据专家考证,元代有两朝都以至元纪年,因此就存在两个至元戊寅年,分别是公元1278年和公元1338年,此处应为后至元四年。

也就是说,这四件红色的瓷器烧制年代是公元1338年,比那对大维德瓶子还早13年!因此,它对于我国釉里红瓷器和红釉瓷器的烧制历史而言极为重要,其价值绝不低于大英博物馆藏的那对至正型元青花瓶。

这件谷仓也因此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列入64件《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这件瓷器有多珍贵呢?

瓷器鉴定真知堂:首批64件禁止出国文物里,江西省博物馆仅此一件入选!这还不算,首批64件禁止出国文物里,它是唯一一件瓷器!这就太牛了吧?

大维德青花瓶一件62字铭文,一件61字铭文,内容相似。而这件谷仓罐则有159个字的铭文。

这座瓷仓装饰精美,共有人物塑像18尊。谷仓正面青花书写对联一副,上联为“禾黍丰而仓禀实”,下联为“子孙盛而福禄崇”,横批“南山宝象庄五谷之仓”。

左右两侧壁分别以釉里红书写“凌氏墓用”和“五谷仓所”。

墓主人凌氏,出身于书香门第,爷爷是当时景德镇长芗书院的山长,名为凌颖山。


凌颖山,可能就是史料记载的凌子秀。

长芗书院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禅师山中,宋庆元二年(1197)镇监李齐愈创建。宋末毁,元元贞二年(1296)山长凌子秀、直学朱继曾等于旧址新建。


山长, 宋元时为官立书院置山长,讲学兼领院务。

凌氏从小知书达礼,长大后嫁给了同镇人-扬州路召伯大使刘文史的儿子刘炳文,夫妻恩爱。然而到了公元1338年,凌氏突然因病去世,享年45岁。

凌氏死后,两家人都十分悲痛,所以她没有被草草安葬,而是停棺在家长达四十余天。家人专门在景德镇为她定烧了这四件极为珍贵的红瓷。陪葬品到位之后,才下葬。


元青花釉里红谷仓为何是国宝?

瓷器鉴定真知堂:这件青花釉里红谷仓到底有何珍贵之处呢?除了它有明确纪年以外。

首先,这是一件自名为谷仓的器物,让后世学者搞明白了谷仓和魂瓶的区别。谷仓罐,历来认为就是魂瓶,或者装死者骨灰的骨灰坛子。但这件自名为谷仓的器物说明,它确实是给死者陪葬的粮仓。谷仓源自于西周早期出现的五谷囊,即给死者陪葬的五谷容器。

《太平御览》卷七○四引三国魏王肃《丧服要纪》:"五谷囊者,起伯夷叔齐让国不食周粟而饿首阳之山,恐魂乏饥,故作五谷囊。"

晋顾微《广州记》:"广州厅事梁上画五羊像。又作五谷囊,随像悬之。"

据说鲁哀公为父举丧,墓中没有放入此物,还受到孔子的责难。谷仓和魂瓶实际上确实是两种器物。

和谷仓同时出土的这件四灵塔式盖罐,则应该属于魂瓶一类器物,是死者凌氏死后灵魂的居所。

这件谷仓对于后人区分谷仓和魂瓶这两种器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这件谷仓根本不是容器,说明它确实只是一个谷仓的模仿物。


其次,这件谷仓是元代戏楼和元代建筑的罕见写照。由于我国古代建筑都是砖木结构,所以元代建筑流传下来的屈指可数。仅山西芮城永乐宫等庙宇式建筑还有少量存世。元代的民宅和戏楼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件谷仓给了我们真实的模样。


第三,这件瓷器上有关于元代官职和行政区划的资料。凌氏的公公是元代扬州路的召伯大使。元代的"扬州路",管辖范围大致为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和安徽省滁州市南部一带。

召伯大使,查不到相关资料。但江苏江都市邵伯镇古称召伯埭。江都现为扬州市的一个区。

《晋书·谢安传》:东晋太元十年(385),“安出镇广陵之步丘,筑垒曰新城以避之。……及至新城,筑埭于城北,后人追思之,名为召伯埭”。

很有可能召伯大使就是指的这个地方的一个名为大使的官员。

大使,则是古代的官职。历史上大使这个官,一共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指的是代表帝王的使臣。

《礼记·月令》孟秋之 月 :“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币”。

张骞出使西域

第二种是执行特殊任务的使臣。历代皆有,隋朝有安抚大使,唐朝有黜陟大使。宋朝有安抚大使,制置大使等。

《魏书·韦阆传》:“为荆郢和籴大使。”

第三种指的是唐朝节度使之一。亲王领节度使,称节度大使,皆留京师。


第四种则是元明清时期管理具体事务的下级官员。

元朝仓库、工局及礼部、宣政院、太禧宗禋院、两都规运提点所等均置,如仓大使、场大使、税大使等。明清沿用。

以库大使(管理仓库的官员为例),明代布政使司与顺天府有库大使、副使各一人,隶布政使者秩从九品。清沿用置官,据《清史稿·职官三》记载,隶布政使者秩正八品,隶运使、盐法道及各道者秩从九品,隶盐茶道及各所俱未入流。

这件青花釉里红谷仓记录的扬州路召伯大使这个官职,是我们了解元代行政区划和职官的实物证据之一。


第四,这件谷仓是研究我国古代堪舆文化非常有用的证据。其铭文记载墓主人藏地“坐巳向亥,大江阳朝”,后世子孙得到墓主人的护佑,将“田连阡陌,朱紫盈门”。

第五,这件谷仓是有明确纪年的最早的青花釉里红瓷器之一。对于我国古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的烧制的最初年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结语

瓷器鉴定真知堂:包括这件谷仓在内的四件元代红瓷,都属于造型独特,发色浓艳的成熟元瓷。后来江西省博物馆派人调查此四件文物的来历,发现它们早在1974年就在景德镇郊区出土了,却在外颠沛流离了五年,不知什么原因流落到了江西丰城县,被此地江西文物商店的收购点收购。


这四件国宝级珍贵文物,还好没有流失国外。要不,不但是元青花的研究被老外领先,元釉里红和红釉瓷的研究国人也无法出头。很多历史上的珍贵文物都是如此,流落民间无人赏识。以此观之,目前国内民间到底还收藏了多少所谓的古董,就不为人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瓷器元代谷仓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刘大使宅凌氏用
绝对干货!元代瓷器款识鉴赏
元釉里红及红釉瓷器 DM
禁止出境的37件国宝陶瓷,您看过几个?
鉴定课堂:图解新老青花瓷器特征区别
元代青花瓷器上的文字(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