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苓甘五味姜辛汤验案


家长说:孩子 一直半夜咳嗽厉害 感觉干咳 医生开的祛湿的中药 咳嗽更甚 是何故?


药方:法半夏,陈皮,茯苓,蝉花,白僵蚕,枳壳,炙甘草,黄芩,玄参,金莲花,桔梗,防风,生姜,大枣等。


反映小孩咳嗽更厉害了,首先,要学会辨舌,你不会辨证,但舌像你要认识。这是个水胖舌,那说明什么?可能有寒饮,跟水气有关嘛。那么我们可能想到的方子有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但前者是外感,后者没有了外感,那我们就用后者。原方没有作任何改动,一剂药下去,病好了大半。这就是中医经方的辨证论治。


也有人告诉我他们自己的治咳嗽经验:小孩乃纯阳之体,久咳肺阴必虚,必有燥有热,桑杏宣肺为必用之品,佐以沙参贝母花粉之类生津止咳,兼表少佐荆防,诸药和之必有效验!


我说,不可,舌体水胖,胸有寒饮。且小孩纯阳之体说法是错误的,小孩为稚嫩之质,寒热之药,皆不可过。小孩子论先天是纯阳,但后天阳气未充,不能肆意伤其阳气。


当然,更不能随意吊水,现在医院动不动你肺部有炎症,要用抗生素等话自欺欺人,很多人被搭进去了,尤其是很小的小孩子也不能例外,当然,小孩子有点咳嗽,多多少少会被西医发现是有炎症的,本来就寒,一打吊针,不就更加雪上加霜了,越治越重,变证蜂起,有的小孩子扛住了,也变得无精打采缺少了活泼。很多人一有毛病马上往医院跑,在他们的观念里面,就是中医慢,一打吊针马上好。当真正治成了白血病肾衰竭什么的,也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大凡有头脑的都可以想想,一个小小的感冒怎么就变成了肾衰竭或者白血病了!


说回来,那个苓甘五味姜辛汤,是个治疗寒饮咳嗽的经方,里面就那么几味药,却效果卓著,干姜细辛温中散寒的,茯苓利水祛湿,五味子、甘草止咳。都不用半夏,如果有呕逆,则加半夏。前面发的几个群中,写成了苓桂,是苓甘。


苓甘五味姜辛汤 

【处方】茯苓20克 甘草10克 干姜15克 细辛5克 五味子10克 。


婴幼儿小孩子服用三分之一每次,一天可以服用三次四次。当然,加点点半夏亦无不可,甚至用小青龙汤也会有效,但小青龙有发散阳气之弊,一剂无事,多用就不好了。经方的经典之处在于没有一味药是多余的。


附,本草择遗之石打穿:


《本草纲目拾遗》云:“龙芽草生山土,立夏时发苗布地,叶有微毛,起茎高一二尺,寒露时开花成穗,色黄而细小,根有白芽,尖圆似龙芽,顶开黄花,故名金顶龙芽。一名铁胡蜂,以其老根黑色,形似之。”赵学敏引蒋仪《药镜·拾遗赋》云:“滚咽膈之痰,平翻胃之哕,石打穿识得者谁?”注:“噎膈翻胃,从来医者病者群相畏惧,以为不治之症。余得此剂,十投九效,不啻如饥荒之粟,隆冬之裘也。乃作歌以志之。”


歌曰:“谁人识得石打穿,绿叶深纹锯齿边。阔不盈寸长更倍,圆茎枝抱起相连。秋发黄花细瓣五,结实扁小针刺攒。宿根生本三尺许,子发春苗随弟肩。大叶中间夹小叶,层层对比相新鲜。味苦辛平入肺脏,穿肠穿胃能攻坚。采掇茎叶捣汁用,麻浆白酒佐使全。噎膈饮之痰立化,津咽平复功最先。世眼愚蒙知者少,岐黄不识名浪传。丹砂句漏葛仙事,余爱养生著数言。”


赵学敏:“因此草亦有地蜈蚣之名,故《百草镜》疑为石见穿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搜狗网页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类方、小青龙汤、麦门冬汤方的区分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
★经方治疗咳嗽总结 整理:正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