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之十一

选自《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


第二十六章:成长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太爷说过,切脉要切到一万个人的脉,才会对脉象有整体的感觉,任之堂开办一年后,我统计了一下,开了七千多张处方,加上平时切脉后直接出售成药,应该足足切到了一万个人的脉象了,太爷说的没错,当切到一定人数的脉象后,对脉象的理解自然而然会有深刻的感受。

斜飞脉、反关脉这些临床上不常见的脉象,一年内我遇到了二十几例;脉率一息,四至为平,而临床上经常干体力劳动的和当兵的患者,脉率常不足四至,一分钟五十多次,也属正常,并非寒证;心动过数的患者,一呼一吸,五、六至也并非是热证,有时还是寒证;脉长的有的长至肘关节……

见多了,就会明白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正常的脉象也有很大的不同,就好像人的肤色也有黑、白、黄,人种不同,肤色自然不同,有的人脉偏浮、有的偏沉、有的稍短、有的稍长,但太爷教的”郁脉”诊病,确是永远不会改变,无论在什么人身上。

有一次来了个四十岁左右的病人,身体魁梧,开着轿车而来,切脉后脉率大约55次左右,六脉平稳,唯左尺沉紧,右寸稍滑。

“沉紧主背痛,亦主腰膝。”膝为筋之府,肝主筋,如果膝关节疼痛,左关当有郁象;如果腰痛,右尺也应当有反应;结合右寸出现滑脉,可以推测为患者背痛,看病人精神状况及指甲颜色,并非寒湿体质,脉率为尺乃正常脉象……

想到这些,我便说:“你当兵时背部曾经受过寒,而且当时病情重,这些年调理后,虽然很少复发,但背部总觉沉重……”

我还没讲完,病人大吃一惊,问我怎么知道他当过兵,而且背部曾经受过寒?

我笑了笑。作为中医,当想通一些道理后之后,病人就会认为中医很神奇,连以前干过什么工作?出生时是不是早产都知道,好像神算子似的!这就是中医的魅力!

太爷苦心教导我学习脉学,当我切了一万多人的脉象后,再看看《诊脉心法》,我会发现其中的不足,我也尽力去完善它。我会将颈椎病、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胆结石、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等这些西医诊断的疾病,将这些疾病的脉象总结后记载下来,中医的发展不能排斥西医的诊断技术和诊断结果。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每当我完善一种疾病的脉象,我就会想起当初太爷激励我上大学而不是激励我上卫校的原因,只有深入的学习了西医,才能将中医的发展推向一种高度,一种让西医甚至世人都能接受的高度,我知道这条路还很长,切脉时我会同病人讲,您患的是胆囊炎,按照中医来说是胆火过重,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疾病,了解疾病,解决疾病……

“医生救人,十个治好八九个就很不错了,治不好的情况有很多原因,不能因此而灰心丧气,更不要因治好几例而骄傲自满。医生永远有解不开的难题,如果没有,那首先医生自己就可以永远不死。医生总会不断面临新的疾病,新的困扰,这是自然规律,同时也说明人身奥秘之无穷无尽,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参透,不要放弃困难,要不断总结已取得的经验,为新的问题做准备……”想着太爷的话,结合临床的工作,我深深理解了太爷当年的良苦用心。

有一次,一个老病号介绍一个扁平疣患者过来就诊,我曾经在书上看到过这样的病例,记得案例上用木贼草加香附子煎水洗治愈患者,但我没有试过,看到这个病人的情况,我将木贼草和香附子各称了30克,共五副,让病人回家煎水外洗试试。病人走后我查阅大量资料,发现治疗此病方法很多,但疗效都不肯定。

一周后病人过来复诊,还是老样子,我又建议病人服用薏米仁粉,每次15克,每日三次,连用十天,十天后病人过来复诊,病情还是没有好转。

难道是没有想通这里面的道理?我安慰病人,“是病都有办法治疗,给你使用的方法,有些人是有效的,先回家再观察三天,三天内我给你想个好办法。”

病人非常信任我,高兴地走了。而我却陷入沉思,西医认为扁平疣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主要侵犯青少年,中医称'扁瘊',各家说法均不一致,如何是好?

下午我正在翻看医书时,一位老汉进来,问我有没有开水,想讨杯水喝,看到外面天气炎热,我给他泡了杯绿茶,见我如此礼遇,老汉不停地道谢,一边喝茶,一边问我找啥资料,我说查查治疗扁平疣的资料。

老汉笑了笑,”扁平疣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不是一般的药能搞好的!”我不禁有些诧异,看着老汉满是老茧的手,没想到说的还很在行。

“我学过医,不过是自学的,四十岁以前也是靠给别人看病养家,后来因为没法取得行医证,不让干了,不像你们年轻人,能考上医学院,毕业可以考取行医证,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老汉一边叹息,一边说道。

看到他很渴的样子,茶喝了半杯,我立即给他满上。

“你小伙子心地不错,我教你个方吧,就治疗这扁平疣!”

“你说说看!”

“雄黄是杀病毒很厉害的药物,你将艾叶研成艾绒,加上雄黄细粉混匀后,用火纸卷成艾条状,遇到扁平疣的病号,点燃后用烟熏母疣,熏得发黄发黑就行了,每天熏一次,连用四天,十天左右都会消失掉!”

“这么简单!”

“不相信你试试看?你的茶我也喝完了,该去干活了!”

“你现在没当医生,在干啥呢?”

“扛包,在火车站扛包挣钱糊口啊!”老汉说完就走了,走出门后又返回来对我说,“《医学纲目》这本书很好,你可以看看!”

“学了几十年中医,最后靠扛包糊口……”我叹了口气。

我按照老汉的办法治愈了扁平疣患者,效果的确如老汉所说的,非常神奇,从那次事件后,我深切的感受到,中医的根的确在基层。

药房开的时间长了,周围的百姓也都成了朋友,他们也给我讲了很多当地确有疗效的单方、验方,我也在临床中将这些办法应用到病人身上。

“香油滴鼻子治疗各种鼻炎!”这是卖油的告诉我的。

“小红干辣椒30个,白酒半斤,泡一周后,外摩治疗风湿关节痛!这是卖菜的阿姨说的。

“蝉蜕煎水外洗,治疗小儿因坐湿地出现阴茎肿如气球。“这是一位老爷子告诉我的。

“感冒后出现鼻塞不通,睡觉时戴上帽子出出头汗,鼻塞就好!”这是一位练气功的师傅告诉我的。

“APC泡脚治疗脚气!”

“蒲公英和白蒺藜共研粉治疗眼疾!”

“伤湿止痛膏贴天突穴治疗咽喉部不适!”

“桑白皮煎水洗头,治疗脱发!”

“鸡油外涂治疗油漆过敏!”……

我一边运行中医的辩证论治,一边结合一些单方、验方诊治病人,随着看病人的增多,也有许多从周边县城过来看病的患者,任之堂就这样慢慢的成长起来……


第二十七章:伤痛

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在2006年这一年里,我遇到了三个”破产”的家庭……

随着我看病人的增多,有不少老病友就给我介绍新的病人,2006年9月,一个在网络寻求治疗白血病的当地人被介绍到我这里来。

那天上午,天气有些阴冷!

患儿刘娜,女,7岁,因患周身疼痛在当地三甲医院住院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AML-M5a型,做了几次化疗后,病情没有明显缓解,头发开始脱落,周身疼痛,面色恍白……

患儿父亲通过网友介绍找到我,我一边看着化验报告,一边切着脉,血象:白细胞15.2,红细胞3.00;骨髓象显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脉象双侧尺部沉细而软,关部郁涩。患儿双手手心发热,几颗门牙上面呈现细小锯齿状……

看到医院的诊断和西医治疗过程,我想退缩,毕竟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是一条生命,而我以前没有治疗过这类疾病,万一……

小孩父亲看出了我的犹豫,“我们以前也不敢到小医院、诊所治疗,但最近有五六个人向我提到过您这儿,医院化疗了几次也不见好转,就帮帮我们吧,这个病是不好治疗,但总不能放弃啊!我们最近也找过不少中医,一听说是白血病,就不给开药了!小孩子很可爱,我们做父母的也不忍心……”还没有说完已经泣不成声。

听着他说的话,我一边想:“西医没有效果,中医难道就该主动退缩?主动放弃?太爷一生看病从来没有退缩过!即使病人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家属找到太爷,太爷也会帮忙出出注意!我不能让太爷失望,更不能让我手中让病人绝望!”

于是我点点头,再次切脉,白血病既然是骨髓的问题,那我就从肾、从骨来分析下药。

青蒿12克 胡黄连10克 鳖甲15克 秦艽10 地骨皮15 银柴胡10 知母10生地榆10 人参8克 白术10克 黄芪15克 防风10克 当归8克 生甘草8克

我以清骨散和玉屏风散为基础方开了十五天的药。

患儿服药七天后,身体疼痛大为缓解,服完十五副,复查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均转为正常!我有些惊喜,看来思路没错,患儿食欲较差,复诊时我加上健脾开胃的药物,就这样以清骨散加减,根据脉象调整处方,十五天一个疗程,十五天复查一次结果,三个月后,所有化验室结果均正常。

家长非常满意目前的疗效,以为患儿已经康复,于是将医院与该患儿同时确诊的另外两名白血病患儿介绍过来,这两位患儿因化疗副作用太大,效果不理想,听说刘娜效果不错,也要求服用清骨散加减的汤药,看着三个可爱的小孩一天天恢复,我梦中也会向上帝祈祷,希望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起来!

白血病患儿的抵抗力很差,从脉象来看,肺气严重不足,我一直希望处方中加上玉屏风散能提高抵抗力,但还是不理想,三个月后,体质最差的那个女孩,因感冒继而并发肺炎,中药停止服用,抗生素治疗,十天后病情立即加重,医院建议患者做化疗,从感冒开始不到两月就走了……

每当我想起这个小女孩,我都非常内疚,中医为什不能很快恢复她的抵抗力,如果抵抗力强点,那感冒就不会发展到肺炎……

剩下的两个患儿,一个到北京治疗去了,而刘娜继续在我这里治疗,治疗肾和骨髓的同时,我开始着手从脾胃来调理,土能生金,我相信通过调理脾胃功能,肺气会充足起来,半年后患儿体质明显增加,饮食也很好,开始正常上学了,但每天喝上三碗中药,患儿很难接受,家长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我也是第一次治疗白血病,建议家长将目前的检查结果拿给医院专家分析分析,也许中西药结合会有更好的结果。专家说如果这个结果能保持三年,应该就没事了!

“吃三年的中药也没啥事,关键是小家伙喝不下去了,咋办?”家长着急的问我。

“可以考虑做成丸药,这样服用方便些,但效果不好保证了!”我沉思后提出我的建议。

“现在结果已经是正常了,就吃吃丸药看看再说吧,每天喝药实在是很艰难!”

患儿父亲的话我也不好反驳,毕竟已经喝了半年的汤药了。我只好按照脉象,结合半年来的治疗心得开了配制丸药的处方,患儿开始服用丸药。

2007年8月,通过近一年的跟踪治疗,患儿的情况让我深感欣慰,这一年来,除了两次感冒时血常规结果异常外,其他十几次结果均正常,患儿父母也很高兴,毕竟这一年来的治疗,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就在大家都放松警惕的时候,患儿右臂上长了个包块,到医院治疗,医院穿刺后确诊为炎性包块,但打了一周的抗生素没能起效,接着颈部出现多个淋巴结肿大,随即进行骨髓穿刺,结果考虑为:白血病复发象!

想想这一年来的努力,听到去北京治疗患儿几月前去世的消息,刘娜的父母一下子承受不了。最终放弃了,放弃了化疗,也放弃中药治疗,也许一年的努力让他们看到了绝望!

想想这一年去世的三个患儿,”白血病!”这三个字成了我永远的心结!

我保存着所有的治疗记录,一边总结,一边分析,治疗的全过程究竟除了什么错?为什么中药就无法彻底治愈白血病!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每当我对学习松懈的时候,我常常提醒自己,中医还有太多太多的责任和挑战,还有不少象白血病这样的顶峰需要去征服。

时间又过了半年,刘娜父亲打电话告诉我,她妻子又给他生了个双胞胎,同时感谢我陪他们走过了最困难的一年。听着他如释重负的声音,我道去真诚的祝福,愿他们一家永远—平安!


第二十八章:提高

2007年的一个很平常的日子!

那天下午,我的一个棋友老李过来找我。

“小余!告诉你一个好事!”老李说道。

“啥事,你还特意跑一趟!”我一边答话,一边起身给他倒了杯茶。

“你是知道的,我患有慢性前列腺炎,吃了不少药,就是好不彻底,两月前,在火车站附近有个摆地摊算卦的道士,给我开了个方,我吃了半个月就好了,我想这方你肯定用得上,所以送过来给你看看!”老李边说边递给我一张处方。

我接过处方单,是写在一张烟盒纸上,字迹洒脱,上面就写了三味药,枇杷叶50克、艾叶10克、苦参15克。

“就这?”我诧异的问道

“是啊!就这!很便宜,一副药才一块二毛钱!我喝了十八副,花了才二十多一点就好了……”

“枇杷叶治疗前列腺炎?”我反复琢磨,还真想不明白……

“他平时都在吗?”

“有时不在,上次他告诉我,如果喝了有效,可以再找他开方治疗风湿!还告诉我,如果没摆摊,就在刘家沟半山腰找他!”

“道士姓啥?”

“姓张,七十多岁,人很健朗!”

“你什么时候去,带我一起去看看,我想见识见识一下这位高人。”我诚恳地说。

“没关系,我过来就是想叫你跟我一同去的!”老李高兴地说。“就今晚,我们七点出发,道长白天不在家,我已经打听好他的住所了!”

看到老李如此热心,我就爽快的答应了。

道长住在半山腰,我俩下车后爬五六分钟的山坡才到,夜色中看到房子是石头垒成的,很简陋但结实,屋内有淡淡的光线,炊烟从屋顶上冉冉升起。

“张道长!张道长!”老李一边敲门一边喊。

门开了,出来一位穿着一身青衣的老者。

“是你啊!进来坐!进来坐!这位是?”

“他是我的朋友!当医生的!”老李忙介绍我。

“张道长好!”我一边问候,一边将随身带来的酒放在桌子上,顺便打量屋子。

房子很小,里面就一张床、四把椅子、一张桌子、一个书柜,角落的灶上正在蒸东西。

道长问了我的出生年月日,心里默算了一会,然后看看我的手相,笑着说,“你这娃子不错啊!小时候有位懂阴阳的师傅教了你八年医学知识,他与你只有十三年缘分,能够教你八年!福分不浅啦!”

我不禁大吃一惊,我太爷在我十三岁时去世,我五岁开始学医,也正好学了八年,这道长还是怪厉害的!

道士给老李切了切脉,然后让我切切脉,我切后感觉到右尺沉紧而滑。

“你认为情况咋样?”道士问我。

“右尺沉紧而滑,沉主里、紧主痛、滑主湿,老李应当是腰部寒湿过重。”我回答道,但我诧异的是两月前,老李的脉象有上越之势,当时咽喉不适,口里泛酸……

“嗯!”道士点点头,“你的脉法学习得还可以,如果要下药,你认为用那些药合适?”

“以温肾健脾,散寒除湿为主,处方以附子、茯苓、白术、干姜为主方!”我答道。

“还不错!看来你大学没有白上,但这个病人寒湿非一日形成,附子力量不够,得用川乌、草乌!”

“这两种药毒性太大,我还没敢用过!”

“附子也有毒性!药物的毒性大小与患者的病情有很大关系,如果用药对证了,毒药则是妙药,如果用药不对症,普通的药也会变成毒药的……”

道长随手给老李开了处方:制川乌30克 制草乌30克 茯苓40克 生姜100克 杜仲20克 五加皮30克

交代老李头煎必须煎两小时,第二道半小时就可以了,两道药汁兑在一起分三次服用。

看着处方,我心里还真担心,也许道士的认识疾病的观念和我不一样。

我想到枇杷叶,忙问道,“您对枇杷叶研究很深啊!”

“枇杷叶是一味君药,不要把它当臣药或佐药使用,这个药好比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却不显山不露水,常人都不知道它的妙处,此物能降十二经脉之逆气,能化十二经脉之热痰,逆气降、痰热除,很多怪病不治自愈……”道士毫不隐满的讲。

“我刚算过了,你我命中有两次相交的缘份,今天你的到来,也算是其中一次了,我今天给你讲讲人身气化的过程!”张道长将我带到屋角的灶边。

“你看这蒸饭的灶!灶里的火好比人之肾阳,锅里的水好比人之肾阴,而这蒸笼好比人之三焦,最上面一层为上焦,中间一层为中焦,最下面一层为下焦;锅里的水在火的燃烧下沸腾,产生蒸汽徐徐上升,形成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的状况!”

“如果灶里没火,则水不能化汽,饭自然蒸不熟;如果锅里没水,也不能产生蒸汽,饭也蒸不熟;如果中间这一层半生不熟,蒸汽上不上去,就算最下面一层焦糊了,最上面一层也熟不了啊!”

“人体也是一样啊!肾阳虚的病人,不能气化,气也不能到达上焦,所以经常口干舌燥,喝再多的水也止不住渴!很多糖尿病初期都是这样的,水喝多了,肾阳又不能化气,代谢也差了,水停在体内,造成身体喝水也长胖!”

“肾阴虚的病人也会口渴,喝水后口渴症状很快缓解,但这些病人容易上火,吃下火药当时管用,长时间吃会导致肾阴阳两虚,就不好治了,这种病人补补肾阴,养养阴份就可以了!”

“脾胃在中焦,胃主降、脾主升,一升一降,中焦如沤,下焦所化之气才能上达上焦,如果脾胃郁塞,升降失常,就如同这蒸饭一样了,中间半生不熟,上面一层是没法熟的,这样的病人也会口渴,调理脾胃就好了!”

“在看着,蒸笼最顶上是个盖子,就好比人的肺——华盖之府,没了这个盖子,饭也蒸不熟,锅里产生的气都给漏掉了,上升来的蒸汽温度变低后,变成水,这个盖子正好使其向下,沿着蒸笼壁向下流,流到锅里。在人体也是一样的,下焦产生的气,通过肺的肃降,最终变成水液通过三焦水道,进入膀胱,产生小便……”

我站在灶前,看着灶里的火正在燃烧,锅里的蒸汽徐徐上升,这些平平常常的东西,现在突然变得神奇起来。道长的一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我惊呆了,我突然明白了很多疾病形成的病机……

“时候不早了!你们回吧!我这几天要找我师父,会离开这里一段时间。小伙子!我们还有一次见面的缘分,到时我在给你讲些东西!”道长对我和老李说。

我们依依不舍的下了山。第二天老李在我这抓了三副药,服完两副腰就不痛了,长期口干的病也好了很多。

在以后的几个月,我一直想上山找张道长,可又担心他不在,入冬后下了雪,看着呼呼的冷风,我担心道长在石屋太冷,于是买了50斤大米,两斤好酒上山找张道长,赶到时道长正在吃饭。

“算准你今天会来,我一早就别了师父下山来,中午正好赶到这里!”道长说道。

“喝口酒吧!这屋里太冷了!”我把酒递给他。

“哎!要不是我师父这些天有事情,我可以多呆几天的,看来这也是命中注定了!明天早上我就得回去了!”道长喝了口酒,叹了口气。

“上次给你讲了气化,这次给你讲讲血脉吧,帮你将中医的气血这两块内容参悟透了,对你日后很有好处!”道长开始给我讲人体的血脉及一些与之相关疾病的治法……


愿下一分钟的你笑颜如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医故事6
有志于中医者必读之书----《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下)
《我的医学故事》2
脉诊学的宝藏
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十三)
中医把脉又称为切脉,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以了解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