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仲景经方的临床应用(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1.皮肤瘙痒案

吕某,男,50岁。

2012年12月19日初诊。

主诉:全身皮肤骚痒3月余。

患者无明显原因诱发荨麻疹,全身皮肤窜痒,瘙痒难耐,腋下及后背湿疹,受风及冷热交替时加重,口干,晨起口苦,自汗出,阴囊潮湿,纳可,寐欠佳,大便日2行,成形,小便急,色黄。舌暗胖,苔黄腻,脉弦滑。

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是一种以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为特征的瘙痒性、过敏性疾病。《诸病源候论·风瘙身体瘾疹候》曰:“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骚瘾疹。”临床上以急性发病多见,症状多见局部或全身瘙痒及热感,搔抓后皮肤迅速形成风团。本例患者,因受风或冷热交替而症状加重,可知其具有外感表证;而舌质暗,舌苔黄腻,则又提示体内湿热兼夹瘀邪。“肺合皮毛”,外感风湿,肺气不宣,正邪郁遏,发于皮肤而成风疹瘙痒。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外解表寒,内除湿热,又轻宣肺气而达透疹,乃一方三用。患者口干口苦,自汗,受风则湿疹加重,辨证属太阳少阳合病,故合以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解肌疏风。

处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柴胡桂枝汤加味

炙麻黄10克  连翘15克  赤小豆30克  杏仁15克  桑白皮15克  柴胡15克  黄芩10克  清半夏10克  党参10克  炙甘草10克  桂枝15克  白芍15克  生姜4片  大枣5枚

7剂,水煎服。

2012年12月26日二诊:药后瘙痒大减,新疹较少,仍口干苦,寐欠佳,大便调,小便仍微黄,稍频。舌淡胖,苔薄黄,脉弦滑。以上方继服,调整连翘为10克,麻黄为15克。半月后,荨麻疹、湿疹及窜痒已基本痊愈,嘱其注意日常调护。随访一年未再复发。

摘自《袁红霞临证经验集》

2.面目浮肿案

孟某,女,32岁。

2012年9月10日初诊。

主诉:面目浮肿1周。

患者近1周晨起眼睑浮肿,发胀,恶风,无汗,时感后背痛,食后胃胀,牵及右胁,周身疲乏,善太息,纳可,寐差,大便日1行,成形,小便调。舌淡暗稍胖,边齿痕,苔薄微黄腻,脉细稍弦。

《景岳全书・肿胀》云:“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风邪侵袭,肺卫首当其冲,肺失通调水道,水液泛滥于肌肤,风水相激,致头面浮肿,此风水证也,乃“肺失通调水道”所致,治当“开鬼门”以宣肺气利水湿。《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14篇第18条提出了治疗水肿的原则:“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本案患者面目浮肿,恶风,无汗,苔黄腻乃表寒外闭,湿热内郁,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宣肺利水祛湿;因其胃胀牵及右胁,善太息,脉弦细,属肝脾不调,故配用逍遥散调和肝脾。

处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逍遥散加味

炙麻黄15克  连翘15克  赤小豆15克  苦杏仁15克  桑白皮30克  柴胡15克   当归20克  白芍15克  茯苓20克  白术15克  薄荷6克  炙甘草10克  红景天6克(后下)  生姜4片  大枣5枚

7剂,水煎服。

患者服7剂后面目浮肿即消,患者惊叹:“真乃神剂,幸免肾病矣”,后以健脾益气之香砂六君子善后。至2013年6月随访,面目浮肿未再复发。

摘自《袁红霞临证经验集》

1.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解

《伤寒论》第262条曰:“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方由麻黄二两(去节)、连翘二两、杏仁四十个、赤小豆一升、大枣12枚、生梓白皮一升、生姜二两、甘草二两组成。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可以看作是麻黄汤与越婢汤的合方,其中麻黄汤减去桂枝,仅取其发汗解表之功,同时防止桂枝助内热;因其内热不甚,故越婢汤中去石膏,主要取其发越阳气祛湿之用。清・周扬俊《伤寒论三注》三卷所云:“凡有湿之人,一感外邪两相挟持,则外之邪不散,而在里之热转增……”方中生梓白皮辛凉而苦,清热利湿,现今难寻,临床上一般以桑白皮代之。

2.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证

从方剂组成上看,本方主要用于表寒外闭,湿热内郁之证。方中麻黄开表闭;苦杏仁、甘草成三拗汤开宣肺表;连翘清上焦表热;赤小豆利湿;桑白皮宣肺清热,诸药合用,共奏疏解表邪,清利湿热之功。临床中可根据异病同治原则,将其用于皮肤病变、慢性肾炎等属于外有表寒,内有湿热之证。临床中皮肤瘙痒之证,凡见脉浮、苔白腻或黄腻者,皆可考虑使用本方治疗。根据“肺主皮毛”,对全身大面积风疹、斑疹、风团甚至全身皮肤瘙痒者效佳;依据“肺通调水道”,可用于治疗湿热郁蒸兼表之肾风水肿等症;根据“肺开窍于鼻”,可以治疗表寒外束,湿热内蕴的鼻塞,流涕,或者衄血等鼻疾等。

上述2则验案,临床表现虽各有侧重,却具有相同的病机,均为肺失宣肃、表寒外闭、湿热内郁之证,故均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

本方煎煮方法: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再服,半日服尽。“潦水”为雨后的积水,李时珍云:“降注雨水谓之潦,又淫雨为潦。”其性味甘平、微寒,方用潦水煎药,盖因雨水味薄,不助湿热之邪,临床可用甘澜水代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胆碱能性荨麻疹,两个经方轻松搞定。
再谈经方治疗湿疹
皮肤病经方方证对应论治体悟
【转载】转贴“小议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临床应用”
经方治疗荨麻疹验案三则
荨麻疹易反复.名医治疗有方法!全国名中医王庆国教授经验公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