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顾了生活就顾不到父母,这一代独生子女,如何直面父母的衰老与离开?

作为一个在漂了12年的打工人,我还没有经历过深刻的生离死别,只是这几年时不时听到某个长辈走了,朋友的爸妈去世了,我才越来越担忧起在老家渐渐老去的父母。

从学校出来后,我离开农村老家,到省会城市工作,经过这些年的打拼,工作稳定了,也在这里安了家,但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每年都是只有放长假的十一和春节,才能带着妻儿去看看他们。

算了笔账,一年回去两次,一次七天,如果他们还能再活20年,总共20x2x7=280天,这辈子后面可以再陪伴他们的日子,一年不到而已。  

如果细算的话,每次来回的路上还得各一天,一个长假真正陪父母的也就5天,而这5天还经常得去见一些发小同学亲戚……

去年过年的时候,发现老妈头发虽然依旧乌黑,但头顶漩涡处却是发白的,一问才知道,原来她早在几年前头发就已经全白了,为了显得不那么老态,一直都在用染发膏。

进到卧室时,马上闻到一股刺鼻的药水味,看到床旁边的桌子上摆了各种药瓶,有治跌倒损伤的,还有止疼的膏药。

我这才觉得原来无所不能的妈妈已经老了。当年她像超人一样忙前忙后,常年不生病,连感冒都不会得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老爸的身体也不好,已经有两次中风,只是还算幸运,治疗都还及时,没留下后遗症。两次都是初中毕业在家务农的发小,开着他的三轮车送我爸到医院的。

想想,有点讽刺,我靠读书走出了农村,却无法照顾父母,没有让父母有过儿孙膝前绕,天伦享乐时的幸福。

我发小没有走出农村,却让他父母都很安心踏实,他在老家种了六十多亩地,开着一台收割机,一台打田机,养着十几头猪,一年也有十多万的收入,去年买了辆八万多的小车,一家四口和两老人住在一起也是和和美美。

想到这些,一声叹息!

以前电话里,无论什么时候,父母都是说:“家里一切都好,你不用操心,照顾好自己就行。”“不要熬夜,要注意身体。”“大宝小宝要注意保暖,不要着凉了”。

他们眼中,永远都只有我和我的家,从来没有他们自己。

我爸年轻时出去打工,家里一切都是老妈一个人挑着,家里六亩地,两头猪,一个大菜园,一个大鱼塘,还有二十多只鸡鸭。可能是年轻时太过劳累,日积月累导致现在老了后手脚上的关节经常疼痛。

可是作为独生子,我现在完全照顾不了他们,没有兄弟姐妹,这些事情我得独立承受。

有跟他们讲过,去城市里跟我一起生活,但两人都不同意,一是不习惯,毕竟农村是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在城市很难适应。二是怕给我们带来太多经济上的压力,毕竟我自己也就刚好混着自己的家庭而已。

我也想过,放弃城里的工作,回到农村陪父母。但显然也是不行,两孩子要读书,回到农村自己的事来得重新开始做,不现实。

所谓进退两难,就这样吧。

有时候我也很焦虑,我想让时间慢一点,等我有更多的收入,好带父母去看更好的大夫,等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去旅游看世界,等我……唉,不知能否等到那一天。

好在妻子不是独生女,否则真有可能有那么一天,两个人要照顾四个老年人,两个小孩,精力和财力都达不到的话,怕也只能仰天长叹了。

当然,不管怎样,我还是希望父母年老的时候,自己能在他们身边照顾着。

各位在外漂泊的年轻人们,你们有这样的烦恼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万不要把父母,随便接到自己的身边
新人驾到:老家乡愁【张燕松】
德牧离开了老家,它跟在主人身边很开心,第一次进城
大鹅: 她什么时候走,我受不了了! 2022-06-15 10:49 现在很多父母在过年过节的时候都会带上孩子去老家,让孩子和爷爷奶奶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逆向探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