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蒋勋:《庄子》是一种美学心境


“至晚饭后,宝玉因吃了两杯酒,面赤耳热之际”,就是喝了酒以后的那个感觉,以前喝了酒就和袭人等人大家嬉笑,可如今冷冷清清的一个人对着灯好没趣,想要把她们找回来,又怕她们得了意。


小孩子在斗气的时候,就是看谁能持久。他怕自己如果先赔不是,她们得了意以后越发来劝他。若要拿出做上的规矩来吓唬她们,似乎又无情太甚。


这就是宝玉,从来都是这样提不起放不下,一点儿不像个主子,一直把丫头们当亲姐姐亲妹妹们一样待。但这正是宝玉可爱的地方,他不喜欢世间所有关于人的等级、规矩,他觉得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东西就是真心与本性,其实这是《红楼梦》最不容易读懂的部分,人的本性在长大的过程中会慢慢被磨损。



现实生活中我们跟人的交往都带有某种功利性,把“这是我的总经理,还是我的下属”分得很清楚,知道和他们的关系应该怎么维持,当然,从管理学上说这没什么错。


可是宝玉一直觉得痛苦的是,这些会让人忘掉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东西,他要超越这些外在的限制,找回人对人的真心,宝玉就是因此而犹豫、彷徨。他觉得要骂一骂袭人跟麝月,又觉得无情太甚,“说不得横心只当他们死了。横竖自然也要过的,便权当他们死了,毫无牵挂,反能怡然自悦”。


《庄子》是在人落寞失意的时候最容易读懂的书,因为现实世界里一切都是排行榜,总要分好坏、善恶、是非、真假,可是庄子却认为完全可以平等对待这一切。


庄子曾走过一个古代的战场,看到一个骷髅头,就拿它去当枕头睡了一觉,那个骷髅头就告诉他自己当年是做什么的,如今变成这个骷髅。这实际上就是在告诉世人,人最后不过就是一个骷髅,有什么好计较的?这就是《庄子》,当你在人世间还有很多野心、企图的时候,你肯定读不进去;可是当你在受伤失意的时候,一下子就读进去了。


宝玉最先读到了《胠箧[qū qiè]篇》的一段,这一段讲的是高明的机巧工匠,实不如大巧若拙。以宝玉此时的心态去读《庄子》,肯定觉得《庄子》是本好书。庄子的意思是:人用这么多的心机去做这些机巧的东西,到最后还是会失掉你的珍宝。正如“胠箧”二字,最终还是被盗贼撬开箱子,盗走财物。


有个有趣的故事很能体现庄子的智慧:有个人的东西丢了,很难过,朋友问他:谁偷了你的东西,他说:我哥哥。朋友说:你就想这个东西是你家里的,那是你的或你哥哥的不是一样吗?后来这个人又哭了,因为又有东西丢了,朋友问:谁偷了?他说:邻居。朋友说:你就想这个东西是你们社区的,在你这儿和邻居那儿不一样吗?那后来这个人东西又掉了,是别国的人偷了。朋友说:如果你觉得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天下的,那么这个东西在天下的任何地方,你都不会失去这个东西。这就是以天下为私,是以不失天下。


刚开始听这个故事,你会觉得这个人在胡说,怎么可能我的东西一会儿是你的,一会儿又是别国的,可是等你发现“以天下为私,是以不失天下”,就会忽然觉得美得不得了。它是在告诉你,你的胸怀如果像天下那么大,天下就是你的。


我觉得《庄子》中有一部分就是这类的美学,读《庄子》总感觉它能给我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能让你在失意、受伤的时候豁然开朗。所以《庄子》不是一般的应用哲学,而是一种美学的心境,这种心境最容易让人产生超越感。



《胠箧篇》里说“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意思是说,你不要去刻意标榜那些不得了的圣明、智巧,人们就不会特意往不好的地方走,大盗才会消失。


儒家不是一直强调大家要做圣贤吗?可是庄子却反过来说要“绝圣弃知”,意思是说,大家都在强调做圣贤,读明星学校,做第一名,那谁是第二名?一个社会太过于强调排行,就会导致人的烦恼和痛苦。因为人在这种公共标准的衡量中会失去自我寻找的机会,庄子认为,每个人都是不可取代的。


他的哲学非常符合艺术家的诉求,艺术要求每个人都要尽力寻找属于自我的风格,而不是去跟别人比较。


*作者:蒋勋,台湾作家、画家、诗人、美学家,本文由勋衣草美学社整理编辑,仅供交流学习所用,不作商用!版权归蒋勋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文中所用配图都已购买版权,未经同意直接引用会有侵权的风险。谢谢!^_^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至乐
浅谈庄子自由本性的审美境界
死亡美学
《红楼梦》的原名应该叫《骷髅梦》?贾宝玉摔玉映射什么?
本能--《蒋勋说红楼梦(第三辑)》
[读书会特别活动]蒋勋论美:那个拈花的姑娘哪里去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