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必看,11张小儿推拿图解,彻底解决宝宝厌食问题!

宝宝厌食,是普遍性现象,主要体现为宝宝没食欲,偏食、挑食、食之无味、腹胀、大便干结、舌苔白等,如果父母发现宝宝有这些现象,就要注意了,通过厌食推拿方法,可以达到健脾和胃、促消化吸收的作用,在这里,小编整理了厌食推拿图解,相信对每个爸爸妈妈都有帮助

点击右上角“关注”,小编持续分享育儿干货。

1、运内八卦 100-300次

位置: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之中指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作画圈状。

手法:以图中黑点为起点,做顺时针作画圆,什么是运呢?感觉就是接触皮肤,又不产生压力,又像是悬空,可以想象下,八卦那种味道。

作用:形滞销食,食欲不振等病症。

2、揉板门 300次

位置:板门位置在拇指下。

手法:掌面大鱼际肌之中点,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

作用:清胃热、止吐泻、健脾和胃、消食化滞、通调三焦之气,对脾胃运化不足导致的积食、消化不良,宝宝胃动力不足等问题,都有效果。

3、清补脾 300次

位置:脾经位于大拇指桡侧,赤白肉交际处。

手法:把宝宝拇指弯曲,再来回推。

作用:健脾胃、补血气,缓解脾胃虚弱、因为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4、清胃经 300次

位置:胃经穴在大拇指靠近掌端的第1节,注意,可不是整个大拇指。

手法:从腕横纹向大拇指指根推就是清胃经了。

作用:清中焦之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等。

5、清大肠 100-300次

位置:位于食指桡侧面,食指间至虎口成一条直线。

手法:托住孩子手掌,暴露桡侧缘,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从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作用: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多用于治疗便秘、食积等症。

6、推小横纹(四横纹) 1-2分钟

位置:四横纹位于四指掌指间关节横纹处。

手法:用拇指桡侧缘或食、中指螺纹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作用:消胀(腹胀)、退热(口舌生疮、脾胃之热)、散结。

7、掐大四横纹(四缝穴) 1-2分钟

位置:四横纹位于四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手法:用拇指逐个掐揉,掐一揉三。

作用:消食导滞、祛痰化积,对食欲不振、疳积、腹泻、腹胀、腹痛等,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8、摩中脘 1-2分钟

位置:中脘位于肚脐直上4寸。

手法:用一手大鱼际着力按摩该穴位。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多用于防治腹痛、腹胀、便秘、疳积等症。

9、摩腹 1-2分钟

手法:采用顺时针按摩,使大便沿升结肠、橫结肠、降结肠的方向运动,这个按摩要坚持。孩子稍大点,可以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渗透力进行。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多用于防治腹痛、腹胀、便秘、疳积等症。

10、足三里 2分钟

位置:足三里位置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1寸。

手法:用拇指按揉该穴(一边一分钟)。

作用:足三里最重要的保健穴位,按揉足三里可健脾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如果孩子脾胃不好,消化差,按足三里有调理作用。

11、捏脊 3-5遍

位置:后背正中,整个脊柱,从大椎开始,至长强成一条直线。

手法:由下往上,提捏孩子脊旁1.5寸处3-5遍,每捏3次,向上提一次。

作用:捏脊可以促进孩子脾胃消化,避免肠胃积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调理宝宝脾胃‼️推拿手法‼️消食健脾
改善宝宝脾胃虚弱的推拿方法
五指小郎中小儿推拿 轻松快速解决宝宝爱流口水问题(建议收藏)
脾胃疾病的首选穴位是谁?
小儿推拿李波: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小儿推拿来帮忙,快来试试
小儿推拿最常用6招:(图片 文字)一看就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