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单否?不简单---关于CT窗宽及窗位的解说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24
今晚上想给临床老师们讲点CT的基本概念,不知道有没有感兴趣的,先看两个片子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28
这两个片子有什么不一样?
雪舞(张雪燕)  20:29
一个肺窗,一个纵隔窗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29
嗯,是的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29
平时咱们临床老师看到的片子就是这样,对吧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30
那么这副图像怎么来的呢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31
CT射线穿过人体后通过对射线衰减计算然后转换为具有灰度差异的图像,于是就可以看到这样的图像了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31
那这种衰减差异怎么来的呢
听雨  20:32
人体组织密度的差异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32
体内不同组织对射线衰减的不同得出的,对吧
南帛言  20:32
还有厚度
一路花开 heroyoin  20:32
对射线的吸收不同
昊昊妈  20:32
算法不同,纵隔窗和肺窗的算法不同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32
是的,有密度还有厚度,密度越高,衰减越多,厚度越大衰减越大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34
于是体内不同的组织密度就可以通过这种射线的衰减反应出来了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35
光有衰减不够啊,怎么才能让我们的图像更加直观,接近体内真正的解剖结构呢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35
就需要进行面包切片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35
于是就有了一个概念,层厚和层距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36
层厚就是现在咱们看的的一层图像的厚度,CT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每一层图像都是有一定厚度的,就算是目前最薄的0.625mm,那也是有一定厚度的
昊昊妈  20:37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39

断层与断层之间的距离就是层距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39
这当然不是咱们临床老师所关心的,临床老师关心的当然不是咱们层厚层距,更多关心的是咱们病灶的检出、是否清楚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42
那么薄层有什么作用呢?赵老师已经回答大家了

昊昊妈  20:41

最薄的0.625mm可以达到各向同性的重组图像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44
CT把咱们人体切割成很小的一个一个立方体,所有图像都是由这些立方体组成,立方体越小图像就越细腻,显示的就越清楚,也就是咱们所说的分辨率,层厚越薄,分割的立方体就越小,图像就越细腻,看的细节就越多
昊昊妈  20:45

昊昊妈  20:46
矩阵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46
如果这立方体能达到分子水平,咱们就可以看到细胞结构啦,王兆宇老师就可以下岗了,开玩笑了,影像设备永远也达不到这个分辨率的,但是咱们可以让一些分子在影像设备上显示出来,这就是现在很热门的分子影像,这不是咱们今天晚上的内容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49
层厚是不是越薄越好呢?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49
其实也不是啦
昊昊妈  20:50
越薄噪声越大,信噪比低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50
首先太薄,数据量太大,存储设备是跟不上的;其次很重要的就是赵老师说的噪声问题;还有就是层距的问题,当层厚<层距的时候就会有漏层的现象存在,一旦漏层就会有些病变漏掉
南帛言  20:51
越是“精准”的东西越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纵春涛  20:52
这个跟噪声是什么意思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53
噪声就是伪影

南帛言  20:52
那我把层距也减小,辐射剂量会增大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54
对,如果层厚层距都很小的话辐射剂量就很大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54
所以对于不同病变就需要不同方式的扫描,比如,局灶性病变,最好做局部薄层靶扫描,这样不会漏掉细节,图像也不会太多,辐射剂量也不会太大;对于弥漫性病变,范围比较大,不适用全部用薄层扫描,就可以层厚减小,层距加大,这样虽然会漏掉一些层面,但是不影响弥漫性病变的分析,比如间质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等
扑热息痛  20:58
@西京影像  袁怀平 是扫的时候就漏了,还是出片子时有选择的漏掉一些?
小湖北(袁怀平)西  20:59
出片子的时候漏是肯定的,扫描的时候如果是容积扫描是不会漏掉的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01
提到层厚就不能不说另外一个概念,部分容积效应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02
咱们拿到的任何一副图像都不是真正把体层切开翻开看,而是有一定厚度的结构进行平均计算,得出的数据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03
那么在相同组织的中心,因为结构相同,怎么平均都是一种密度;但是在两种结构相互重叠的地方,就是两种结构平均数据了,所以测量数据的CT值要在病变的中心来测量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06
这里提到了一个概念CT值
昊昊妈  21:06
CT值:CT值可反映X线吸收系数(或称衰减系数),但并不是它的绝对值,而是以水的CT值为0的相对值,单位为Hu (Hounsfield  unit) ,人体组织的CT值界限可分为2000个分度,上界为骨的CT值,为1000 Hu,下界为空气的CT值,为-1000 Hu 。这样分度可以包括由密度最高的骨到密度最低的气体的CT值。

人体正常组织结构和异常病变的CT值在CT机上可测出,而我们根据CT值可推断出病变的组织成分,对病变的来源及疾病的定性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07
这就是咱们平时说的CT值的概念,谢谢赵老师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07
为了将组织结构用灰度表示出来,将从黑到白一共分为2000个单位,从-1000到1000,那么哪些CT值是咱们报告里常提到的呢?临床老师应该怎么去理解呢?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08
常用的有脂肪密度,空气密度、液性密度等,这些数据不用记住,只用知道,咱们在报告中提到这些密度是可能提示一些病变,比如肺内结节内有脂肪密度,可能提示错构瘤的可能,高密度可能是钙化,胸腔内液性密度提示胸腔积液等等,在肺部这些密度值不是特别重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心腔大血管的密度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11
哪位影像科的老师说说心腔大血管的正常CT值大约多少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11
40左右,对吧?
惜福  21:12
对。不是贫血的情况下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12
如果密度低于这个CT值,可能提示有贫血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13
所以临床老师也要有这个概念,心腔大血管密度减低有可能提示贫血,即使报告没有显示或者外院的片子也要注意这一点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13
咱们血液科的老师们,是不是以后经常要注意这个了?
北国风光一LN  21:14
血色素不是更直接?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14
万一要是没有或者还没出来呢?影像也是一个方法呢
昊昊妈  21:14
最简单的看法是血管腔比血管壁密度低,心腔比心肌壁密度低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15
咱们人眼的分辨能力从黑到白一共能分辨出16个灰阶,那么如果将这2000个单位平均分配到这16个灰阶里面一个灰阶要容纳2000/16=125个单位CT值,也就是说咱们肉眼能分辨的CT值就是125  250  375 .... 这样的CT值,那这样是不是就很不精细啊,中间这么多的内容都被跳过去了,那影像科就失去了它的作用了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19
那为了能让咱们分辨更多的东西,能让咱们分辨的更加精细,就引入了窗技术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20
窗户是用来干嘛的呢,看外面景物的通道,对吧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20
这是一个屋子里面的窗户,正面和侧面都有,正面看到和侧面看到窗外的景物是否相同呢?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21
不同,对吧?为什么不同?
妞妞  21:22
角度不同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22
因为它们的位置不同,也就是说窗户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窗外的景色是不同的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23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23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23
再看这两个窗户呢,看到外面景物的多少是不是也不一样?为什么一样呢?窗户的大小不一样,对吧
昊昊妈  21:24
宽度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24
窗户越大看到的景物越多,窗户越小看到的景物越少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26
所以为了看清楚一定CT值的内容,咱们就挑一个窗户,来看咱们想要的景物,这就是窗宽窗位的概念

晴空  21:25
平时说的窗宽窗位是不是就是可以理解为位置和宽度?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27
是的

昊昊妈  21:26


CT值参考范围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28
比如要看纵膈血管,咱们应该选择CT值多少比较容易观察呢?当然是血管的密度,对吧?刚已经说了,40HU,那咱们就选择的CT值的位置就是40,也就是说想看的内容就以40为中心,上下CT值的范围称为窗宽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30
那咱们选择多少合适呢?窗户位置定了,40,那么窗户的宽度就看咱们想看多少范围内,比如咱们想看100以内的CT值,是不是就应该吧100包进去,看看40距离100还差多少?60,对吧?那咱们窗宽就出来了,以40为中心,上下各60,就可以满足了。那咱们以这个窗宽窗位看到的CT值范围是多少?-20到100,对吧?也就是这个窗宽窗位的情况下,咱们看到的内容就是-20-100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36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36
这个是咱们的标准纵隔窗,大家看一下是不是很舒服。左下角有W  L,W是窗宽   L是窗位,那么计算一下咱们这个窗宽条件下,所能看到的CT值的范围,35是窗位,以35为中心上下300范围以内,-115到185,对吧?应该是35加减150,一共的CT值范围是300,以35为中心上下各一半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42
咱们肺的CT值多少?-700左右,对吧?所以不包括在-115到185这个之内,
所以这个看不到肺内病变。看不到是不是就不存在呢了?当然不是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44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44
肺窗,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肺内结构,再算一下
纵春涛  21:45
-1050、-350,哈哈,是吗?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47
刚说了CT值是-1000到1000,所以没有-1050这个CT值,是-1000,-350啦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48
也就是说这个范围内的景物可以看到,超出这个范围内的景物还是看不到吗,对吧,所以这个时候纵隔内的内容就看不见了,这就是窗宽窗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49
那么问两个问题:1、图像范围内的物质CT值在肺窗和纵隔窗上会不会发生变化?
晴空  21:52
因为还是同一种东西,是不是啊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52
因为咱们刚已经说了,咱们是通过这个窗户看景物,屋外的景物不会因为你窗户的大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只是你自己看到的内容变了而已,屋外的景物永远存在,这是经典的影像考试的坑
小湖北(袁怀平)西  21:54
2、窗宽窗位的取值范围是多少呢?是范围,也就是最小能取多少,最大能取多少?
南帛言  21:57
要看你想分辨出来的组织间差别有对大,差别小用窄窗,差别大窗宽可以加大,因为人眼只能分辨16个灰阶,也就是说窗宽除以16就是你想看的组织间差别,比如窗宽160 你能分辨出来的密度差就是10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00
换个问题就是窗宽窗位谁能取负值?

窗位的范围-1000到1000    窗位2到1000,因为窗宽是个范围值,不可能小于2,但是窗位可以任意取值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02
那么我们看看任意取值之后的效果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03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03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03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03
这三个图像是窗位相同,窗宽不,想要看纵隔内容哪一个更舒服
晴空  22:04
第一个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05
2窗宽比较宽,看的内容多,但是层次也就是对比度差
3窗宽窄,对比度很好,但是看的内容少

南帛言  22:04
窗位就是你想看黑的多一点还是白的多一点,也就是说看哪个组织的密度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06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06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06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06
相同窗宽下,窗位不同的三个图像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07
大家看下,也就是所能看到的CT值的范围大小一样,但是定位的高低不一样,也就是南老师刚说的想看的白一点还是黑一点的意思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10
那作为临床老师来说不需要了解那么多,只需要知道不同的窗宽窗位看不同的内容就可以了,记住窗户的位置和宽度分别代表什么就OK
稻草人  22:10
窗宽决定观察范围,窗位决定组织密度

橘  22:14
讲讲容积效应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11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13
龚老师看看这个图像,看看很亮的血管,中心密度是不是很均匀?

橘  22:14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14
再看血管与周围的交接的地方是不是比较模糊?这个模糊效应怎么来的?
橘  22:14
重叠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14
就是血管密度和周围密度的重叠,进行平均计算得来的,这就叫容积效应。和层厚有关,越薄,容积效应越小
橘  22:15
那它的CT值也是两种组织的平均值吧?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15
是的,平均值,所以测量的时候需要在病变或者组织的中心来测量
橘  22:17
重叠的组织看CT值尽量薄点吧?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18
是的
橘  22:19
正常的血管壁和管腔内的血液,平扫是不是容积效应的影响会密度均匀?CT值一致?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20
嗯,平扫上是差不多的,都是软组织密度
橘  22:20
贫血洗液稀释后就不一样了?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21
是的,贫血患者心腔大血管密度低于周围壁的密度
橘  22:21
如果血管内有血栓,平扫也是一个密度?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22
如果血栓是新鲜的密度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比较陈旧,血栓的密度稍高于正常血管
橘  22:22
我一直再想,怎么能没有增强的情况下分辨血栓?有些病人考虑肺栓塞但肾功能不好,无法增强。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24
在腹腔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特别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患者,通常急诊来,腹痛,查不出原因,CT平扫如果发现肠系膜上静脉密度增高则考虑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橘  22:26
还有一个问题,血色素到多少从CT上就能反应出来贫血?我自己的理解是贫血病人血液被稀释了,所以近似与液体密度,比血管壁稍低。按道理应该与贫血程度有关系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29
嗯,是的,道理是一样的

妞妞  22:28
CT平扫测量值和肉眼观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Hb含量,即左心室CT值〈35HU、室隔差值〉7HU、肉眼清楚分辨左室腔与室间隔等3个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贫血状态。其中肉眼清楚分辨左室腔与室间隔可以有效检出Hb含量〈100g/L 的贫血患者;反之,肉眼不能清楚分辨左室腔与室间隔,则该患者无贫血或至少贫血程度很轻。

橘  22:30
陈旧血栓的CT值是多少?
小湖北(袁怀平)西  22:32
没有具体测过,肉眼就可以看出来密度稍高,但是需要仔细

今天讲课就到这,谢谢各位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肺窗里的秘密-胸部CT肺窗正常解剖结构 | 协和八
CT——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微课堂】冠脉CTA:斑块稳定性判断
临床医生胸部CT读片扫盲知识-好
CT基本知识
第1章总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