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胃的动力从哪来?


   人体的五脏,依循五行,也是相生相克的;那么任何一脏,都与其它的脏腑有着关联和影响。

   脾居五脏之中,以脾主运化的方式,将其它脏腑的生理活动给合成了一个整体。而肾呢,肾精是生体能量之源,若没有肾精为身体提供能量,人体其它脏腑就不会活动,人是会死的。

   肾属水,肺属金,五行上,金生水。那肺气(金),是如何生成肾精(水)的呢?

   从狭义来说,是一气周流带来身体中的精华,在肾处合成了肾精;从广义来说,是气一元论的观点。

   一切身体组成的物质,都是气之所聚,而肾的精,又是合成身体一切脏器和组织的存在。

   正因为肾的封藏作用,若肺部放松时,肾的封藏作用会将空气自动拉进体内。这是中医说的“肾主纳气”

   那再从深处来说,肾还主纳阴气和阳气;如果肾虚了,封藏能力下降了,会产生吸气上的困难,那会引起什么样的身体失调的变化呢?气呼多吸少,人就会感觉喘不上气来;然后,喘个不停,这叫啥?对的,哮喘;再继续,肾气不向下走,而向上奔,还有奔豚、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出现。

   肾是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

   肾和脾这哥俩关系是相当亲密,合作保证身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肾和脾的功能正常的话,身体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但往往肾和脾是首先遭殃的。大多数的人,不是脾虚就是肾虚。

   脾胃靠脾阳上升、胃阴下降形成一气周流和升清降浊;那么,脾胃的动力从哪来?主要是肾阳上升,从左肾上升至身体左边的脾,肾阳提供给了脾,才产生了脾阳。有中医祖师认为,脾的阴是死阴,即若无肾阳来激发,脾的阴是不会动的;这也符合脾在五行运动方式中土的运动——不动。

   火向上,水向下、金向内收,木向外扩散,土则不动。若无肾阳升上来,脾是死的。正因为有肾阳产生的阳气,脾胃才会活动起来。若是肾虚,肾阳不足,在脾胃方面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会出现脾胃虚寒,阳气衰弱的人,往往容易腹泻。而黎明时,正是大肠经当令时;这时大肠在准备粪便,以便早上拉一泡。但脾胃虚寒,大肠一活动,于是糟了,向外溢了。这也称“五更泻”。。。

   发现容易腹泻,特别是早上起来跑肚子的,那就给他们补肾阳,没错的。

   再来是肾和心的关系;肾虚对心的影响,中医称为:心肾不交。心肾不交,会引起什么状况呢?

   脾胃的动力从哪来?

   如果肾虚了,下身的寒气堆积,寒气会阻止心火下降。当然,还有一点脾胃运化不力也是造成心火不降的原因之一。这时就成了火在上、水在下的烧干锅现象。心神稳定不下来,然后,人感觉又累又困,但就是睡不着,睡不着。不仅是这样,平时静静坐着感受一下,也会感受到自己心神不宁,有心慌慌的现象。睡眠质量差、失眠、心慌心悸的,也要补肾,同时再调理脾胃。同时呢,心和肾在共同管理什么器官呢?

   大脑,心主神明,肾精填充脑髓。心和肾都正常,人的记忆力、恒心、毅力、判断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良好的。若心肾都差,不仅以上的情况糟糕呢,甚至还会出现精神分裂、精神病等。

   最后一个,肾和肝的关系。肝呢,是中医里最难理解的器官。肝在三焦中的位置也特殊;肝既在中焦也在下焦。肾则肯定在下焦了。肝跨中下二焦,肾在下焦,所以中医也称“肝肾同源”。而肠道肯定也在下焦了。

   肝和肾是什么关系呢?从五行来说,是肾水生肝木。然而,有些同学觉得肝胆1号实在吃不下,吃了犯胃想吐等,我就让他们去补肾吧,用肾水生肝木的办法来。肝气是疏泄的,因为五行中木的运动方向是向四面八方扩散。那么,肾水向下运动,或肾的封藏能力,对于肝气的疏泄就是一个平衡、控制的作用。靠肾的封藏能力,将一部分过于旺盛的肝气给封藏起来。若是脾虚了,肝气疏泄的过程得不到控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身体内的精华会被肝气向体外推。这样的人头发会很好,或胡子长得十分旺盛。但是,肾却不好。这会让不懂辩证的人很奇怪:发是肾之华啊,咋肾不好,头发却这么好?若是不明白肝和肾之间的关系呢,没有这个辩证思想的话,就会对这现象迷惑不解的。

   肝气有个特点,就是越郁越要疏发。肝气郁着,又狂疏发;然后把,头发和胡子都飞快地长。还有肾气平衡不了肝气的疏发,同时肝气有郁,会产生胸和两肋疼痛。肝气是越郁越要疏发的,胀在那里,肾气又封藏不住,于是向上跑,和向下肃降的肺气顶着,一顶就顶在胸和两肋间。粤语:“顶你个肺”是这么来的么?这时呢,补肾调肝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利下焦湿热重在健脾胃 个人稿件/文章
(3)周嘉荣授课记录归纳
“奇谈怪论”之十五:肝不是居下焦,而是居中焦
中医:如何理解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木曰敷和话肝胆
学术思想丨肝胆脾胃辨证一体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