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煎煮中药要注意哪些问题
userphoto

2022.10.13 上海

关注

说到煎煮中药,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有什么好说的,大家都会。其实不然,实际上很多人对煎药是一知半解的。所以在这里笔者想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在煎煮中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煎药的器具最好是砂锅、搪瓷锅,不用铁器或铝锅。因为砂锅和搪瓷锅不会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且砂锅加温是逐渐升高,温度散发也是逐渐而散。从这两方面可以看出其优势。此外,煎药的器具还要有个盖子,这个盖子有两个作用,一是防止外面的灰尘、异物等进去,二是可以防止走味,因为中药的作用关键在于味和性两方面。再有,煎药的水不要使用刚接的自来水,可以稍微放置一会儿再用,水以甘淡为宜。

+ + + + + + + + + + + 

煎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中药一定要多浸多泡,先用水泡一个小时左右,泡透了以后再煎。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冬季可以适当延长。现在有些中药切得不规则,只有泡的时间足够长,才能保证水分充分渗入到药物中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绝对不能用沸水浸泡。至于煎药的水量,将药物摊平后,第一次的水量可以高出药物1~2厘米。第二次的水量可以少一些,与药物相平或稍高即可,可以根据个人习惯而定。一般如果方中草、花、叶类药物较多,吸水量较大,煎煮前应补充加水,再多放一点水。

煎煮中药时开始用大火,煮开以后就要用小火。注意不要煎糊了,也不要因为糊了一点就觉得无所谓,再加点水继续熬,这样做很有可能会导致腹痛、腹泻、呕吐等。一般情况下,药煎两次,头煎20~30分钟,二煎10~20分钟。如果药量比较大可以考虑煎三次。补养治疗虚证的药物头煎40~50分钟,二煎20~30分钟,三煎10~20分钟。治疗感冒的解表中药大多煎煮时间宜短,煮沸时间为10~20分钟即可,并趁热服用。汤剂煎完后应榨渣取汁,因为药物会吸附一定药液,如果不经榨渣取汁,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一般在最后一次煎煮时,趁热将药液滤出后,要将药渣用双层纱布包好,绞取药渣内的剩余药液。另外,有些专家经验认为,小儿吃药困难,可以减少药量,煎药的时候先用开水泡,但是要密封,使药味不会减弱。汤药冷却以后,放在火上熬一次就可以了,这样煎一次作两次服,汤药的量就减少一半。

+ + + + + 

● 煎药方法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有些中药因为自身的某些特性,需要采用特殊的煎法。如某些质重的药物需要先煎,先煎的时间为10~60分钟不等,遇到具体情况可以咨询医师。阿胶一类的药物,应单独隔水蒸化,也可以在蒸的时候加一点黄酒、几粒盐,这样既好吃又可以增强效果,还可以避免反胃。现在有很多人使用微波炉烊化阿胶,个人认为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一定要注意观察,防止时间过长,导致阿胶被蒸得过干或者煎糊。除此之外,贵重的药物需要冲服,有香味的药物需要后下,毛样或质黏的药物需要包煎等等,这些在此处就不做赘述。但是患者在取到药物后须向医师询问相应的煎煮方法。

毒性药物煎煮注意事项

……

近两年来因为煎药不当而导致药物中毒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我在这里将毒性药物的煎煮方法单独列出,希望大家今后煎药时多加注意。

例如附子属乌头类药物,其成分中的乌头碱有大毒,煎煮时间过短,服用可导致乌头碱中毒,出现口唇发麻、头晕、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半夏有小毒,其中毒后可出现口舌麻木、咽喉干燥、胃部不适等症状,继而出现喉舌肿胀、灼痛充血、流涎、呼吸迟缓、声音嘶哑、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剧烈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发热、出汗、心悸、面色苍白、脉弱无力、呼吸不规则等症状。一般而言这些药物往往会单包出来,先煎30~60分钟,至入口无麻味为度。但具体煎煮时间因人而异,可以适当延长。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汤药的服用方法

……

从现在一般情况来说,都是一剂药煎两次,为一天的量。服用汤剂的时间要根据所治疗病证的不同做出处理。例如补养药,或者是治疗内科杂病的一些汤药,服药时间可以不拘,可以清晨或上午服,也可以下午或睡前服;泻下药和治疗外感病的药一般空腹服,这里所说的空腹是胃空,离吃饭1~2小时就是空腹,不一定早晨不吃饭的时候才是空腹。

现在很多人因为着急上班或者上学,为了节省时间就喝凉药,其实是错误的。一般汤药需要温服,可以避免冷服对胃的刺激。因为胃是后天之本,伤了胃以后对于药物的奏效,甚至是对于身体的恢复都是不利的。

还有人吃完饭后马上服用中药、或者中药和西药一起服用。这样做也是错误的,因为吃完饭后胃里的餐食还未消化,会影响药物的吸收;而中、西药一起服用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一般建议饭后30分钟再服用药物,中西药间隔30分钟。现在也有专家建议中西药服用时间间隔应多于30分钟,甚至要达到2小时。对于这些说法还没有统一定论,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中药和西药需要间隔服用。

有些人喝完药后会吐,这时可以在舌头上用鲜生姜稍微擦一擦,严重的可以加生姜汁3~5滴(不要太多)到药里,这样有助于止呕。另外,熬药的器具要注意干净,不论是药锅还是药碗,沾了油以后,吃了都会容易呕吐。此外,服用中药期间,饮食方面应注意忌食生、冷、黏腻、辛辣的食品。其他某些疾病,也有一些特殊的忌食需要注意,如过敏性疾病、痈疽及某些皮肤病需忌食鱼、虾等腥膻食物及刺激性食物,水肿的病人应少食盐,补血药忌茶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煎煮知识完全手册——方法,知识,注意事项大全集
煎药与服药的方法和禁忌
中药汤剂煎煮,以下几点不可不知!
记住这五点,汤药更有效!
中药常识 | 看了这张图,人人都会熬中药!
老中医讲:如何熬中药最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