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背诗 | 谒金门·春半
userphoto

2023.03.21 上海

关注

重温那些年

我们一同背诗的时光

谒金门·春半

宋·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 译注

①十二阑干:指十二曲栏杆。语出李商隐《碧城三首》中的“碧城十二曲阑干”。

②输与:比不上、还不如。

 · 简析

《谒金门·春半》是南宋词人朱淑真创作的一首闺怨词。词写春愁闺怨,抒发了对意中人的深深思念,和由此引发的烦恼痛苦之情。

相传朱淑真生于仕宦之家,丈夫是一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婚姻不和睦,她终因抑郁早逝。又相传朱淑真去世后,其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是劫后余篇。

起首两句“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以简洁通俗之笔,为全词定下了一个哀伤的基调。“此情”二字,十分含糊,似是而非,是指伤春之情,还是美人迟暮之悲,亦或是生活上的无奈与惆怅,还是兼而有之?词人没有言明。紧接着二句“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是“此情”的具体表现,刻画出一个百无聊赖 、满腹忧愁的思妇形象。既然心中烦闷,须得排遣才是,因此,她倚遍“十二阑干”。这里,暗示出女子所思之人不在身边,她只得凭栏远眺,望而不见,徒增伤感。“愁来天不管”,以口语入词,语言质朴,感情强烈。本来,是她自己的愁思难遣,与旁人无关,她却迁怒给了老天,埋怨苍天为何不管自己的忧愁。这是一种无理之辞,无理而妙,从侧面反应出女子内心的怨恨之极。

过片一转,不再写愁,先描绘出一幅风和日丽、喧喧嚷嚷的大好春光图。“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春光无限,风和日暖,莺燕争春,欢呼雀跃。如此美景,本该令人喜悦,而词人却说“输与莺莺燕燕”,自己没有心思赏玩春光,只能把美景白白地送给了莺燕,表现出对莺燕的羡慕妒忌。“莺莺”、“燕燕”,均成双成对,比翼双飞,反衬出女子形影相吊的孤独情怀。“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两句,以“落花”照应题目“春半”,以“断肠芳草远”含蓄地点明了“此情”的内涵:因为心上人在芳草漫漫的远方,思念而不得相见,所以愁情无限,直至断肠。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熊伟薇:“词思念中伴有愁情,压抑中透出妥协,无助中带有期盼,忧伤中缠有嗔怨,可惟独就是少了甜蜜和喜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描写闺怨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背诗|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背诗计划」第七十二期
词 |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断肠词人朱淑真:她用自己的一生,写尽了悲剧爱情
词学基础讲座(九)——赏词/朱淑真
古诗词日历 | 朱淑真《谒金门·春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