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希恕:仲景治疗腰痛的四个方剂
userphoto

2023.07.20 上海

关注

导读:腰痛是以腰部一侧、两侧或正中发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前期在治疗新冠患者的过程中,有不少患者出现了腰痛的症状,经方辨治确有疗效。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共论及4个治疗腰痛的处方,本期与各位同道一起温习。

八味肾气丸

【方剂组成】干地黄二两四钱,山药一两二钱,山茱萸一两二钱,泽泻九钱,牡丹皮九钱,茯苓九钱,桂枝三钱,附子三钱。

【用法】上八味,研细末,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方解】主用生地,佐以补中益气的山药,收敛固脱的山萸肉,以滋精气壮血脉。复以茯苓、泽泻利小便,丹皮祛瘀血,桂枝通利关节,附子振兴沉衰。

故此治瘀血水毒交互为患而陷于里阴证,以至下焦少腹不仁小便不利、或失禁、或腰腿酸软、或痛、或虚热烦者

本方证用六经理论分析,本方证是以里虚寒饮兼见津血虚挟瘀、且外有表寒,即为太阴少阴合病兼血虚、血瘀、寒饮之证。从脏腑生理看,排尿不顺畅,多由肾气虚,气化不利所致。

本方强壮补虚,使肾气旺,气化正常,而使排尿正常。用本方治子宫下垂亦常有验。

他如老人小使失禁、男子阳痿、妇人带下等亦多用本方。总之下焦虚证多用之,名为肾气丸,即由于此。

【仲景论述】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言:“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注解:虚劳病,见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为外寒里饮、血虚血瘀可用八味肾气丸治疗。本方证少腹拘急与四逆汤的腹拘急,同属阴寒虚证。

拘急在少腹为虚寒在下焦,故腰痛与小便不利,皆虚寒所作,因以本方主之

胡希恕先生医案

王某,女,75岁,病历号 5157,初诊日期 1966年2月 22 日。

左半身不遂已半年,近1月来尿频、遗尿、淋沥不尽,口干思饮,四肢逆冷腰酸疼,苔白、脉沉细。证属里虚兼外寒、气化不利,与肾气丸:

干地黄24克,山萸肉10克,山药 10克,茯苓10 克,牡丹皮10克,泽泻18 克,桂枝3克,制附片3 克

结果:上药服1剂,诸症明显好转,继服6剂痊愈

甘姜苓术汤(肾着汤)

【方剂组成】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方解】本方是由甘草干姜汤加茯苓、白术而成。茯苓、白术并用,温中祛寒,故反治小便自利。甘草干姜汤温中生津液,而起救逆和强壮作用。

重用干姜,伍茯苓、白术更治湿痹,因此,该方治肾着之腰以下冷痛,故古代称该方为肾着汤

【仲景论述】

《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注解:古人以腰属肾,湿痹在腰而名为肾着。腰被寒湿,故其人身体重而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但反不渴而小便自利,与一般的水气病不同,水不在胃,故饮食如故。

病在下焦,故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此病多由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而久久得之,宜以甘姜苓术汤主之。

麻黄汤

【方剂组成】麻黄三钱,桂枝二钱,杏仁三线,炙甘草一钱。

【用法】以水三杯煎成一杯,去滓温服。覆取微似汗。

【方解】麻黄透表,又佐以杏仁的宣气,故能迅开腠理,通气以致汗。表证必伴有气上冲,故用桂枝以镇之。发汗须虑亡津液,又用甘草微和之。

【仲景论述】

《伤寒论》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注解:前之桂枝汤证,虽则精却邪留,但津液外泄,反而不郁滞体表,故虽身疼痛,并不剧甚,更不逆迫于肺而无喘证。

今由于汗不出,津液充滞体表,迫于肌肉或关节,因致身疼腰痛,且上逆于肺而发喘,故以麻黄汤发其汗。则邪气与充滞的津液,均可借汗而解,故病可愈。

桂枝加黄芪汤

【方剂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黄芪二两。

【用法】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取微汗;若不汗,更取。

【方解】本方为桂枝汤加黄芪而成,黄芪味甘微温,为补中气的要药。若由中虚而致表气沉衰,为自汗、盗汗和恶风等表虚征象,并由此虚使邪留皮肤而不去。

因为风湿、风水、黄汗、久败恶疮以及顽麻痹痛诸疾,以适方配用本药均能治之。

【仲景论述】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言:“黄汗之病,两胫自冷……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注解:黄汗与历节之区别在于两胫冷热黄汗为水气病,水寒就下,两胫发冷;历节亦汗出色黄,但其为温热病,两胫当热

黄汗有三大主症:汗出、发热、身肿痛。

以下详论之饭后汗出,入夜盗汗,非有热,为虚劳所致;汗出已,当热去身凉,若反而发热,说明精气外泄,邪留于里,正不胜邪;

久之伤及血脉,始则瘀血,肌肤甲错,甚则蚀肉腐肌,生为恶疮。若停湿停水而身重,汗出水气随之外泄,则身体轻快;

黄汗冲气夹水上攻,则身胸动,胸中痛;

水随气上冲则上有汗,下无汗;

水气不冲之时,稽留腰间则腰髓无力而疼痛

水气于皮中如有虫爬行,甚者水饮冲气影响胃气则不能食;

有水则身重在表营卫不和则身疼;

水困于里则烦躁,小便不利。

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为其正治。

【胡希恕先生医案】

患者,女,41岁,以肝硬变来门诊求治。

因其爱人是西医医师,检查详尽,诊断肝硬变已确信无疑。患者面色黧黑,胸胁窜痛,肝脾肿大,腰胯痛重,行动困难,必有人扶持,苔白腻,脉沉细。黄疸指数、胆红素皆无异常,皮肤、巩膜无黄染。

曾经多年服中西药无效,特来京求治。初因未注意黄汗,后见其衣领黄染,细问乃知其患病以来即不断汗出恶风,内衣每日更换,每日黄染。遂以桂枝加黄芪汤治之。处方:

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生姜10g,大枣4g,生黄芪10g。嘱其温服之,并饮热稀粥,盖被取微汗。

结果:上药服3剂,汗出身痛减,服6剂汗止,能自己行走,继以转治肝病乃逐渐恢复健康,返回原籍。2年后特来告知仍如常人。

冯世纶,张长恩.经方方证传真 胡希恕'以方类证'理论与实践[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术利小便 治疗肾着
浅析腰痛的经方论治
金匮方歌——桂枝加黄芪汤
腰膝疼痛名方,治一个好一个,存一下吧!
太阳少阳合病变证
中医临证30柴胡桂枝干姜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肾著汤治疗恶寒、腰痛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