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注血压 关爱心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 刘璐

       2010 年流行病学数据提示中国成年高血压患病率为 33.5%,即每 3 ~ 4 人中就有 1名高血压患者。而且研究发现,高血压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并逐年上升。根据目前采用的国际统一标准,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两次或两次以上的非同日的血压测量值收缩压≥ 140mmHg 和(或)舒张压≥ 90mmHg 者(每次不少于 3 次读数、取平均值)即可确诊为高血压。高血压的危害在于能导致心、脑、肾等多个靶器官损害和系统病变,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和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其中心脏是高血压的重要靶器官。

       高血压患者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高血压对于心脏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周围动脉阻力增加,左心室把血液射出的后负荷加重,迫使心脏以更大的压力把血液输送到人体各器官,逐渐发生左心室肥厚、扩张,最终可导致心脏不堪重负而发生心力衰竭。据临床观察报道,高血压引起心力衰竭后,50% 的患者可能在 5 年内死亡。持续的高血压促使中、大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冠状动脉血管内膜上出现纤维素样脂肪性斑块,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因此高血压病人常合并有冠心病。两种疾病并存,使病情更为严重,治疗更加困难。

       另外,高血压还可直接累及大动脉,如累及主动脉形成夹层动脉瘤,病人可因动脉瘤破裂而迅速死亡;还可引起肢体动脉硬化或闭塞,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甚至发生下肢肢体缺血性疼痛和坏死。

       除此之外,颅底小动脉、肾脏小动脉、眼底小动脉也是高血压引起动脉硬化的常见部位。发生动脉硬化的脑小动脉极为脆弱,一旦血压发生波动,尤其是收缩压增高,极易发生痉挛,形成破裂出血,还可形成脑血栓。肾细小动脉硬化导致肾浓缩功能减退,多尿、夜尿增多等症状随病程进展逐渐明显,之后肾功能不全可能发展至尿毒症。高血压患者眼底血管动脉硬化病变严重时,可出现视力减退或失明。

       那么,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能让高血压远离我们呢?

01

       首先需要我们及时监控血压,不可放松警惕。目前评价血压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 3 种。

1.诊所偶测血压

       诊所偶测血压 ( 简称偶测血压 ) 是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的规范进行测量,是目前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应相隔 2 分钟重复测量,以2 次读数平均值为准。如 2 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超过 5mmHg,应再次测量,并取 3 次读数的平均值。其正常上限参考值为 140/90mmHg。

2.自测血压

       采用经国际标准 (BHS 和 AAMI) 考核的上臂式半自动或全自动电子血压计在家中或其他环境中患者给自己测量血压,称为自测血压或家庭测压。自测血压通常稍低于偶测血压,其正常上限参考值为 135/85mmHg。患者可以坚持定期测量一天的血压,一天当中测量不同时间的血压并记录。

3.动态血压监测

       一般监测的时间为 24 小时,测压时间间隔白天为 30 分钟,夜间为 60 分钟。动态血压监测不仅可以提供白天和夜间各时间段血压的平均值,还可以清晰直观地展示 24 小时中血压离散度,可较为客观和敏感地反映患者的实际血压水平,且可了解血压的变异性和昼夜变化节律性,估计靶器官损害与预后,比偶测血压更为准确,比自测血压更加方便,最重要的是可以检测夜间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的参考标准正常值为:白天低于 135/85mmHg,夜间低于120/80mmHg。夜间血压均值一般较白天均值低 10% ~ 20%。

02

       生活方式干预即去除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它不仅可以预防或延迟高血压的发生,还可以降低血压,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从而降低心血管风险。

1.减少钠盐摄入

       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我国各地居民的钠盐摄入量均显著高于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每日应少于 6 克的推荐。因此,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采取各种措施,合理饮食,尽可能减少钠盐的摄入量,每天少于 5 克。为了达到这点可以使用可定量的盐勺来帮助控制每天钠盐的摄入量;同时还需减少味精、酱油等含钠盐的调味品用量;少食或不食含钠盐量较高的各类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香肠;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2.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以腹部脂肪堆积为典型特征的中心性肥胖还会进一步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适当降低升高的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可显著降低血压。

3.不吸烟

       吸烟是一种不健康行为,是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被动吸烟也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此,医生应强烈建议并督促高血压患者戒烟,并鼓励患者寻求药物辅助戒烟(使用尼古丁替代品、安非他酮缓释片和伐尼克兰等)。

4.适量体育运动

       一般的体力活动可增加能量消耗,对健康十分有益。而定期的体育锻炼则可产生重要的治疗作用,可降低血压、改善糖代谢等。因此,建议每天应进行适当的 30 分钟左右的体力活动;而每周则应有 1 次以上的有氧体育锻炼,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做健美操、跳舞和非比赛性划船等。

5.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长期、过量的心理压力,尤其是负面的心理反应会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精神压力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以及病态心理,包括抑郁症、焦虑症、 A 型性格(一种以敌意、好胜和妒忌心理及时间紧迫感为特征的性格)、社会孤立和缺乏社会支持等。应采取各种措施,帮助患者预防和缓解精神压力以及纠正和治疗病态心理,必要时建议患者寻求专业心理辅导或治疗。

       研究显示不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平均寿命比血压正常者缩短 20 年。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早发现、早治疗,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把高血压对于心脏、脑、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降到最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压测量的7种错误
60岁男子头痛六七年,一查全脑都有动脉硬化,还有心肌肥大
防治高血压,从20个生活细节做起
掌握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学会自我管理
这4类高血压 可以不用药!
中医养生:预防全面认识高血压,食盐过量成为高血压的罪魁祸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