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白虎加人参汤,调胃承气汤

太阳六十二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 伤寒不解表,反以吐下,故七八日不解;吐下亡津而内燥,故热结在里,燥热内盛,自里外蒸而达表,表里俱热,热蒸窍泄,则表寒解;时时恶风,是汗出表虚也;亡津热燥,故大烦渴;舌上干燥,必欲饮水数升,以救亡津之热燥,白虎加人参汤。石膏清肺胃之热燥,人参清金益气,生津以润燥,知母清肺泻火,甘草粳米,建中化气。

2 本条热燥,是易传阳明胃腑也。内热外蒸,故表里俱热,热蒸窍开,则表寒解,汗出卫虚,故时时恶风。

3 凡是肺伤热燥,皆燥渴欲饮水数升,必白虎人参汤。又有见火逆上气者,麦门冬汤也是(越婢汤)表解后救肺燥之方也。后学《金匮》杂病则知。此二方可以对比学习。


太阳六十三

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则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里未和,然后下之。

1 太阳病,先下之亡津而伤里阴,故不能愈,后复发汗,汗出而亡表阳,表阳里阴俱虚,其人因致昏冒,冒家汗出则自愈,所以然者,表和故也。里之虚阴与表之虚阳,和于表也,表和自愈。得里未和者,是先下之亡津而胃肠偏燥也,下胃肠之偏燥,以和里虚之阴津。

2 太阳四十八,大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本条,先下之亡津而伤里阴,后发汗而亡表阳,表里之阳俱虚,虚阴虚阳,故致人昏冒,冒家汗出,则此虚阳虚阴欲自和也。故汗出冒解,汗出表和。

  本条重点,是以此表里虚俱虚而能自和,对比太阳九十九,须表里俱实,津液自和,便自汗而愈。此是表里俱实,阴阳自和也。

3 太阳之病,首以汗法为正,下法为逆。上两条是汗下后亡津内燥,本条是汗下后表里阳虚。同是汗下,阳虚与内燥却不相同,本条阳虚与内燥又同见。

论;冒者,昏冒,头晕,头眩,眩晕之义,如头戴帽。得里未和者,则利亡里阴(津液),而胃肠偏燥也,轻下胃肠之燥,以和里阴。本条下之,承气轻下,和里之义。下条言和胃气用调胃承气汤。余觉小承气汤也可,参考阳明二十条。

  太阳误下,利而亡津伤燥,对比后面误下败中而伤湿;利而败中亡阳,利而中虚火逆,皆是误下坏病。因人虚实不同,病风寒也不同。又有误下成结胸痞证之不同。一旦成坏,杂象百出。

太阳六十四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反恶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1 发汗后,恶寒者,本气之虚,汗出阳泄内虚故也。不恶寒,反恶热者,胃燥腑实,汗出亡津内燥故也。当和胃也,以调胃承气汤,下阳明之偏燥,以和里阴之津虚。“当”和胃气,胃腑之燥盛也。

2 阳旺于阳明,阳明胃腑,腑热外蒸,故见恶热,腑热为实,实者必下。调胃承气汤,下阳腑阳实,以和里阴。早用调胃承气汤,下胃阳之偏盛,则不成承气汤。阳明之阳实。

3 阳虚之人,汗出亡阳,阳盛之人,汗出亡阴,此为一定之理。与五十七条汗下之后,阳虚伤阳,阳盛伤阴一理。提纲“实也”,胃燥腑实。

太阳六十五

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1 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者,阴弱营虚之贼风也。表阳之邪风被发汗之火热伤,则血气流溢,失其常度。表阳之风泄与外劫之火邪,是为两阳相熏灼,汗不能出,内郁为湿,湿热外蒸;其身发黄。表阳盛则卫气泄而上冲鼻窍,故欲衄血,里阴虚者,气陷内壅,不能疏泄,则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者,外则火劫,则身体枯燥不润;火劫外逼,孔窍不开,经热上蒸,故头汗出,剂颈而还,身上无汗,营卫循行,失其常度,故内有腹满外见微喘,胃逆火炎,则口干咽烂,胃气不降,或不大便,浊气薰心,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里阴未竭,其人可治。

2 阳盛则欲衄者,是表阳之风盛,因火邪之外逼,是两阳相熏,则身发黄;火邪外逼,风盛内泄,风火相争而互搏,风强不泄,火邪之外闭,营卫内壅,卫气上冲,则欲上衄,此是阳盛而欲上衄之义。

阴虚小便难者,是表阳之风虚,因火邪之外逼,是两阳相熏,则身发黄;火阳外劫,营弱风虚,风火相争而互搏,风虚不泄,火邪之外闭,营卫内陷,则气内壅,故小便难。营卫之气,或上冲欲衄,或内陷不出而小便难,故为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也。

阴阳俱虚竭者,表阳虚竭,则火逼而身体枯燥不润,表闭不开,经阳上蒸,则头上汗出,剂颈而还,是身上无汗。里阴虚竭,风不外泄,营卫内陷,则腹胀满,肺逆而喘,火气失敛,则口干咽烂,胃逆不降,或不大便,久则卫气不泄,浊气薰心,而为谵语。甚者胃气冲逆,而为呕哕。阴阳俱虚,虚竭而内绝,则见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阴气未绝,其人可治也。凡此诸证,总以表里壅遏,热无泄路,故郁闷懊恼烦乱如是。外热而内燥,故师言治以辛凉,双解表里。

3 小便利者,是阴气未绝,此是里阳未绝,气化未绝之义,其人可治。表闭误治,里气未绝,故为可治。表闭误治,里气伤绝,必不可治。(六十七,必圃血)古人知外感,汗出则病愈,而不知有风寒之别,麻桂之方。故以火薰火烤火灼,以发其汗,未至汗出,反致伤人杀人也。现代伤寒普及,太阳当汗,人人皆知,不用火法,但现代中医,仍风寒不分而畏用汗法,即不会用汗法也不会误用火劫,与其冒险怕治坏,不如不治。而外感多以西医挂水,此中医之悲哀也。此可治者,师又为此坏病,列其方药,以救逆治。

论;本条阴阳俱盛,阴阳俱虚,上阳下阴,表阳里阴,阳津阴液,两阳相熏,阳浮外感,阴弱里虚,卫阳营阴,表阳外感,里阴本虚,阳气外盛,阴气未绝,火闭内壅,等阴阳之论都有研究了,此解供大家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阳救逆法第四
《伤寒悬解》 > 卷四·太阳经中篇 太阳坏病入阳明去路 十五章
辨症汇编-生物谷医学频道
伤寒论 第268条诸家解说
《伤寒悬解》汗后烦渴——白虎加人参汤
经方临床模拟练习-每日一案(第773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