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引用 0—3岁,妈妈不可不知的育儿心理学(五)

 

 

第五章 孩子3岁前需要注意的心理问题

想要拥有高品质的亲子沟通,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接纳孩子的情绪。不知道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爸妈,当孩子哭泣的时候,他们会大声吼道:“不准哭!闭嘴!”或者以抛弃相威胁:“如果你再哭闹,我就不要你了!”这样的做法虽然会使孩子即刻停止了哭闹,但却给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

要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

  想要拥有高品质的亲子沟通,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接纳孩子的情绪。不知道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爸妈,当孩子哭泣的时候,他们会大声吼道:“不准哭!闭!”或者以抛弃相威胁:“如果你再哭闹,我就不要你了!”这样的做法虽然会使孩子即刻停止了哭闹,但却给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一种不被理解和接纳的负面感觉连同刚才没有得到疏导的情绪会一同积压在孩子的心头。

  如果一个人想获得另一个人的理解和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爱,那么接纳他的情绪,包括负面情绪就是一个重要的功课。

  负面情绪是指令自己不满意的事件发生后所产生的不舒服的感受,基本上是一种主观的状态,因此没有什么对错之分。但是,我们在成人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往往会听到这样的话:“那有什么可生气的呀!”“有什么好哭的,你看你那样子!”这样的否定和质疑孩子的话语经常在沟通中被听到。

  孩子有自己主观的感受,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另一个人的感受,所以对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我们应该无条件地接纳与包容。

  接纳孩子的情绪就是无论孩子处在哪一种情绪中,都要对他的情绪给予关注、尊重和理解,而不是立刻反对他。这些情绪不仅包括积极的情绪,如兴奋、快乐、激动,也包括消极的情绪,如烦躁、绝望、委屈、生气、孤独。

  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不意味着就要认同、支持他的情绪,而是希望你能关注到、意识到、觉察到方的情绪,并多给予理解,我们在心理学上把它称之为“共情”,也叫“同理心”。

  做到能与孩子共情之后,就会使自己有一个更宽广的视角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主观、偏见的产生。即使你认为孩子的情绪不对劲儿,你也要先接纳他的情绪,然后再想办法改变他的不良情绪,或不正确的想法和行为。每个人都是这样,首先喜欢的是他自己,其次是喜欢像自己的人。接纳了孩子的情绪,孩子就会喜欢你、信任你,从而愿意听你的建议或看法。

  接纳孩子的情绪是有方法的,下面介绍几种好用的方法,当然要掌握宗旨之后灵活运用:

  1.是吗”、“恩,我明白了”或者重复一下孩子的话等方式表示接纳

  有些时候,这些简短的话就可以换来孩子的信任和平静的心情,如果你需要给孩子建议,说完这样的话之后可以再说出你自己的关心或看法。如孩子在超市里看到一个玩具一定要买,而这超出了你的预算,孩子生气哭闹起来,这时候你可以说:“我明白宝宝非常喜欢那个玩具,说实话,妈妈也很喜欢。但是妈妈的钱不够了,买不了这个玩具,以后等我们有钱了再买好不好?”孩子听到妈妈对自己的理解就会心情平复一些,不会在超市太给你难堪。但是有的妈妈可能会这样说:“那玩具有什么的,不能买!”结果孩子就会继续撒泼打滚。

  2.用和孩子相同的感受回应表示接纳

  如果孩子在公园里玩的兴高采烈,妈妈想让宝宝喝点水补充一下水分,懂沟通的妈妈会说:“宝宝玩的可真开心啊!妈妈也很高兴!来,喝点水再去玩。”不懂沟通的妈妈这个时候却可能说:“别玩了,过来喝水。”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哭了,懂沟通的妈妈会说:“宝宝摔得一定很疼吧!妈妈的心也跟着疼了,但是宝宝可以勇敢站起来。”不懂沟通的妈妈却可能会说:“摔一下有什么大不了的!快起来吧!”

  3.替宝宝说出他们的感受

  3岁前宝宝的心思很简单,但是自我表达能力很差。如果你正带宝宝在小区里玩,这时候过来一个小宝宝直接奔孩子手里的食品冲过来,结果孩子伸手推倒了对方,两个小宝宝先后哭了起来。这时候懂沟通的妈妈会说:“宝宝看到别的小朋友来抢东西,心里很害怕,所以就推倒了他是吧?但是推人是不礼貌的。这个时候你可以请妈妈保护你或者分一块给小朋友一起吃”。不懂沟通的妈妈可能会说:“看,把小朋友推倒了,快点扶人家起来!”之后还可能会强行把宝宝手里的吃的掰一块给被推倒的小朋友。

  父母只有做到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孩子才能从父母这里得到所需的支持和信任,内心才会觉得安全和温暖。

 

批评宝宝应坚持的原则

有的妈妈在育儿过程中显得过于焦虑,怕这怕那的,宝宝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对宝宝的行为总是大加谴责、恐吓,却忘记了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家长们的批评是想阻止宝宝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常常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逆反心理,以后事事都故意和父母对着干;过于频繁的责备不仅让孩子变得“皮”了,对批评充耳不闻,也容易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将父母的评价内化为自己的评价,长大后无法建立自信。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因为孩子小小的过错而对孩子横加指责,甚至打骂。也有的家长习惯于用训斥的口吻和孩子说话,完全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个人感受,认为孩子只有在逆境中能成才。其实不然,孩子常常会在你“人为”制造的逆境中沉沦、绝望,最后毫无斗志。

  因此说,批评孩子,里面有很多学问,说深了,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说浅了,又怕孩子不把批评当回事。那么怎样批评犯错的孩子,既能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又不伤到孩子呢?

  1.尊重人格,就事论事

孩子有过错,理应批评,但其人格应受到尊重。批评应对事不对人,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能因为孩子犯错就一味否定的孩子的行为。就事论事,不要翻老账,不要把问题扩大化。尤其应避免使用以下语言:“你这个傻瓜!”“你这个没用的东西!”“怎么这么没出息!”“我真后悔生了你!”等等。因为这样不仅使被吓坏了的孩子认识不到自己错在哪里,而且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孩子一旦失去自尊,任你怎样批评也没用了。

  2.有理不在声高

一边是大声哭闹的孩子,一边是厉声训斥的家长,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但是这样的批评有效果吗?人处于激动时,语音的分贝总是很高,节奏很快,神经紧绷,面红耳赤,情绪失控,争执只会让情绪越来越失控。所以,遇到孩子不接受批评时,家长应持平和的态度,同时降低声调,这样不仅能使孩子情绪稳定,也容易使自己变得理智。

  3.?声批评更有效

对于孩子某些不良行为,家长可通过施予孩子不愉快的非语言刺激,来减少和控制孩子不良行为的频率,比如:目光注视(以冷峻的目光较长时间地注视孩子)、距离控制(逼近或远离孩子)、轻微的惩罚(拿走孩子喜爱的物品),这样会使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产生内疚和羞愧,从而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发生的次数。

  4.“三明治式批评”最科学

表扬——批评——鼓励,这种方式也叫三明治式批评,这种方式会使受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这种现象就如三明治,第一层是认同、赏识、肯定、关爱对方的优点或积极面,中间这层夹着建议、批评或不同观点,第三层又是鼓励、希望、信任、支持和帮助,使之后味无穷。这种批评法,不仅不会挫伤受批评者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且还会积极地接受批评,并改正自己的不足方面。这种方式用在育儿教育上同样适用。如孩子想自己吃饭但却不小心打碎了碗,你可以这样说:“宝宝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种想法很好。但是打碎了碗不仅会伤到你的小手还浪费钱财,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一次我们一定要注意,好吗?”这种方式就比:“不要你自己吃你偏吃,看看把碗打碎了吧!”这种方式好多了。

表扬宝宝应坚持的原则

现在的年轻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们都非常懂得“赏识教育”,“宝宝最棒了!”“宝宝真厉害!”这样赞扬的话每天说得不计其数,但是如果给孩的表扬和奖励过多过滥,并不一定能起到好的作用,有时候还会伤害到孩子的成长。

如果表扬只是流于形式,就不会真正起到鼓励的作用。如果对孩子完成了应完成的任务、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这些本来就应该做到的一般行为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和奖励,甚至为了照顾情绪,拿金钱来平衡,这对孩子今后的行为就有可能出现负面效应。孩子就会把这些一般行为当成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好孩子”的专利,做到了就应该受到父母的赞扬和褒奖,如果得不到,就会失去心理平衡和继续做下去的动力。可以说,这种廉价的表扬是一种短视行为。

  与批评宝宝样,表扬孩子同样是一门艺术。那么,我们在表扬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 表扬要恰如其分

表扬应该是有限度的,是在平时生活中随时进行的,过高的奖励一定是匹配不一般的行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应承担的义务看作是“应该做的”、“必须做的”,做不到应该受到严厉批评,做到了不应当“邀功请赏”,只有做得好才会立功受奖。

  2.表扬要具体到位

表扬得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宝宝玩完了玩具,自己把玩具放回原处。如果这时妈妈只是说:“宝宝表现得不错。”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你不妨说:“你自己会把玩具送回家,妈妈真高兴!”一些泛泛地表扬虽然暂时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且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坏习惯。

  3.表扬要及时

孩子做了好的行为一定要及时表扬。否则,孩子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就不会起到强化好行为的作用。23岁宝宝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因此,一定要及时强化这种好的意识和行为。

  4.要表扬孩子做的努力而不是能力和天赋

在前面“如何教孩子面对挫折”的内容里,已经强调了表扬孩子的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要记得表扬他所做的努力而不是天赋,要让孩子明白,成功意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一项技能,而不是在炫耀一种天赋。否则,将来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很容易直接否定的是自己,而不会想到是自己不够努力。

  5.外在的表扬和奖励会扼杀孩子的兴趣发展

心理学上有个“德西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降低工作动机。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妈妈们也要警惕这个“德西效应”。比如有的宝宝对歌唱很感兴趣,唱歌的时候很投入,很开心。这时候,妈妈为了表示对孩子的鼓励,对孩子说:“宝宝好好唱,唱完一首妈妈就奖励你5元钱,随便你买好吃的。”结果这孩子变得只为钱而唱歌了,如果不给钱就拒绝唱歌。本来一个很好的兴趣,就这样被妈妈 “好心”地摧毁了。

  6.物质表扬要适当

有时候,可以给予一些物质上的奖励,但是一定要适度。一个人除物质需求外,还有被人尊重、被人爱、被社会认可、被人理解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因此,家长在选择表扬方式的时候,不妨多给孩子一些精神鼓励,可以是一个拥抱、一件小礼物或者是一次全家出游等,同样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吓唬孩子害处多

对于哭闹、不听话的孩子,很多妈妈都有一个比较好用的杀手锏,那就是:吓唬孩子。

“你再哭,大灰狼听见了就会来吃你!”

“别乱跑,要不见坏人就把你带走了!”

“你再不听话,警察叔叔就来把你抓走!”

一旦听到妈妈说这样的话,宝宝立刻被吓得老老实实,效果真是立竿见影,这让妈妈心生得意,看来,这个办法百试不爽。

可是,吓唬孩子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很严重的,一位早期教育专家说:“不要让孩子的心灵装进恐惧、忧虑、悲伤、憎恨、愤怒和不满,这些情绪和情感对孩子的神经十分有害,会引起身心虚弱,影响身体健康。”具体来说,吓唬孩子至少有以下4种害处,妈妈要注意了:

  1.会增加宝宝的精神压力和恐惧心理

什么被大灰狼吃掉啊,被坏人带走啊,这些想法盘旋在孩子的头脑里,会直接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很多孩子在夜里经常做噩梦、睡不稳当,很多都是被“吓”的。

  2.容易让形成软弱的性格

经常被吓唬的孩子都会胆小、软弱、遇到事情畏手畏脚、优柔寡断,不利于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

  3.造成错误认知

吓唬孩子的话,很多都是在着急的时候顺口说出来的,比如:“你不听话,警察叔叔就把你带走!”“妖怪来吃你!”这些话不符合情理,也不符合生活常识,会给孩子带来错误的认知。

  4.自毁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那些吓唬孩子的话因为根本无法兑现,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这是骗人的话,以后也很难相信你了。

  因此,用“吓唬”的方法教育孩子是弊多利少的,若孩子经常被恐惧感占住心灵,精神就容易受创伤,发展下去,还可能会引起口吃、遗尿、失眠、智力发育迟缓,甚至患精神官能症,影响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

对于12岁的宝宝来说,由于他们缺乏生活经验的生活体验,不知道外界有些事物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因此,对于这个时段的孩子根本不需要用“吓唬”这种低级的办法,而是应该采取诱导或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因为他们十分相信父母,一般情况下是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和劝导的。

23岁的宝宝正处于叛逆期,因此,这个阶段很多人可能会用到这个方法来让孩子听从自己,但是,了解了吓唬孩子带来的害处之后,我想你一定摒弃这个做法的。

但是,已经被你吓得胆小的孩子怎么办呢?你要细心观察孩子害怕什么,设法从心理上去消除他的恐惧感,克服紧张情绪。如孩子怕黑不易入睡时,可以告诉他,白天和晚上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可怕的。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关了灯看电视、听音乐,在黑房间做游戏,使他将害怕的事和愉快的事联系在一起,亲人陪伴也会使他产生安全感。入睡前可将灯一时开一时关,让孩子把屋子探个究竟,逐步不怕黑暗,慢慢地他就会习惯独自在关灯的房间里睡觉。

 

读懂孩子的心理需求

宝宝有时候会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无论大人怎么逗他,他都不高兴,造成这样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大人不懂孩子的心理需求造成的。对于03岁的宝宝来说,了在生理上要满足吃好,睡好,生活有规律,环境清洁卫生以外,还要满足他们心理上的需求。

  6个月之前的宝宝,心理需求会通过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表达。大致归纳为:微笑代表兴奋愉悦;瘪嘴是啼哭的先兆,实际上是对大人有所要求,比如肚子饿了要吃奶、寂寞了要人逗乐等;撅嘴、咧嘴或者表情显得“一本正经”则代表要小便、大便;眼神无光多为身体不适、有病的先兆;玩弄舌头或吐气泡表示他自己已经懂得自娱自乐了。

  6个月~1岁的宝宝,除了可以用面部表情来表示自己的意愿之外,还会以各种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如6个月时宝会张开双臂扑向妈妈,要求搂抱、亲热。而如果陌生人想要抱他,则转头将脸避开,表示不愿与陌生人交往。78个月的宝宝会以拍手和笑脸代表高兴,以点头表示谢谢,对不爱吃的食物以摇头代表拒绝。910个月的宝宝如果想出门玩,会用小手指着门的方向发出“恩恩”的声音,也会用小手拍拍自己的头,表示让妈妈帮他带上帽子。

  2岁以后的宝宝,心理发展得更为丰富,希望每天早上都能看到父母的笑脸,开始心情愉快的一天,如果爸妈都着急上班,早上慌慌张张的,只顾赶时间,对不爱起床的宝宝情绪不好,使孩子大清早感受到的不是亲切,而是躁;看到的不是的笑脸,而是紧张厌烦的表情。孩子接受了不良的刺激后,就会情绪消极,心理不安,影响他一天的正常生活。

  3岁之前的宝宝都对父母特别依恋,总想和父母亲近玩耍。因此,如果父母都上班,回家后应该多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讲讲故事、做做游戏,并且和孩子多一些身体上的亲密接触,如果宝宝一心想和爸爸妈妈亲近,结果却遭受到父母的冷淡和不欢迎,宝宝肯定会强烈感受到难过和沮丧,发脾气哭闹也是难免的。有的爸爸妈妈埋怨宝宝不乖,总是磨人,却没有想到原因其实就在父母自己身上。有的宝宝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甚至会故意把房间弄的乱七八糟,把东西故意打烂,有的还会反复强调自己的不舒服,如“我肚子好疼”“我被虫子咬了”“我生病了”,其实这些状况都不是实情,而是孩子想引起父母关注的信号,孩子是想通过父母对他们的关心感觉到自己的重要。

  2岁前的孩子基本上都是接受和服从成人的安排,可是2岁之后,孩子慢慢有了自己的意志,在尊重需要的支持下会表现出自主性行为,也就是不在依赖他人给他作的选择和判断,他们会自己选择穿哪件衣服,霸占电视只看动画频道,把爸妈的要求都当做耳旁风。也许在成人看来,宝宝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甚至认为他们的标准难以捉摸,一旦大人真的严厉起来,他们的反抗能力也是很有限的,但只要大人一有些退让,他们就会继续捍卫自己的选择,实际上,这也是在捍卫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的标志。因此,要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愿,毕竟,这是属于他自己的人生,而从一定意义来说,人生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总来“帮倒忙”也是这个时期孩子的特点之一。不仅是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干,看到妈妈在拖地在洗碗,他也总想过来“插一手”,他们跑来跑去,忙个不停,即便是大人拒绝他们的“好心”,他们也会坚持来“帮忙”,有时候大人生气,强令禁止、训斥他们,他们才气鼓鼓地罢手。由于他们的能力很有限,所以能独立完成的事情也很受局限,但是他们却从这有限的行为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体会到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操纵感和控制感,由此得到成就感和自尊感的体验。因此,应该安排一些宝宝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来做,如让他将鞋子摆放整齐、叠好自己的衣服和袜子、给爸爸妈妈捶捶背等,只要没有什么危险性,尽量让他去做,即便是宝宝帮一些倒忙,把地扫的乱七八糟,你也可以先做别的事情,等他感觉扫地不好玩的时候再过去把地打扫干净,千万不要因为宝宝做不好或者给自己添乱而呵斥宝宝,伤害他的自尊心。

 

 

孩子为什么爱吮吸手指

  3岁前的孩子经常把手指放在嘴巴里津津有味地品尝,妈妈们总是担心宝宝的小手不干净怕坏了宝宝的肚子或者感染上什么细菌。但是,不管你阻挠也好,训斥也罢,宝宝总是难改这个习惯。那么,宝宝为什么这么爱吮吸手指呢?妈妈又如何以科学的方式让他改掉这个不良习惯呢?

  用精神分析的理论来解释就是:宝宝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欲期”,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基础阶段,宝宝吮吸手指,是一种性快感的表现。有些人认为性活动从青春期以后才有,但是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活动(指广义的,非狭义上的性交)在婴儿时期就开始了。

  小宝宝吮吸手指、唾口水、发出咯咯的笑,并对这一切感到十分开心,这是宝宝口欲期的最初表现。宝宝的嘴巴是性的快感区,他们从吮吸母乳中,不仅满足了食欲的需要,而且,从吮吸所产生的快感中获得了性欲的满足。妈妈的乳房则是宝宝获得性快感的源泉,若过早断奶,宝宝得不到口欲的满足,长大后,便有可能发生吮吸手指、咬指甲等神经症表现或者口欲攻击,如咬人、骂人、讽刺、挖苦、下流语言等等,从这个方面来说,有些妈妈过早给孩子断奶,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不利的。

  有些妈妈虽然没有给宝宝断奶,但是母亲喂奶时的方法不正确,或者妈妈是个急性子总要求宝宝快快吃完,未能充分满足孩子吸吮的欲望。宝宝肚子虽然饱,但心理上还未满足,便也会以吸吮手指来代替。

  若妈妈由于忙碌其他的事情而无暇来陪伴宝宝,或忽略了宝宝与外界交流的需要,他们便会自然地玩弄自己的手指和吸吮手指来解闷,以度过感觉无聊和寂寞的时间。

  如果孩子到了3岁以后,依然有吮吸手指的行为,或者本来没有这样的行为,后来却忽然产生了,这说明宝宝有可能有紧张和焦虑的情绪,用吸吮来满足口腔的欲望,以减少其内心的忧虑。这样的孩子通常生活在缺少父母关注的家庭里,或者父母感情不和,家庭氛围不和谐,或者是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不一致让孩子无所适从,更有可能出现在父母离异或者亲人病故的家庭中。有的孩子刚上幼儿园时期也可能会出现这样现象。

  了解了小宝宝喜欢吮吸手指的原因,妈妈们在喂奶的时候就要留意不单只给孩子营养,还要提供足够的爱和温暖。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一定要坚持母乳喂养,并且在喂哺时,心境要保持平和,不急不躁,以免给宝宝造成压力。

  不要让宝宝独自一个人待着的时间太久,以免孩子感到无聊而把手放进嘴里,因而养成吸吮手指的习惯。

  当宝宝有吸吮手指的倾向时,尽量把宝宝的手指轻轻拿开,并用玩具或其他东西转移注意力。

  应该尽量使宝宝的生活丰富起来,多陪伴宝宝说说话、做游戏、看书、讲故事等,让他总是有事可做,注
力放在这些事情上,这样他就没有机会把手放在嘴里了。

  孩子入睡前,或听、看有趣事情入神时,最容易不知不觉地吸吮手指。这时,如果为孩子固定手的位置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个行为。如,睡觉时将手放在被子里,听故事、看电视时把手放在腿上,也可以避免吸吮手指。

  对于已经能听懂话的孩子,要经常给他讲吮吸手指的害处,这样的行为与自己健康的关系等等。孩子明白了道理,也会自己慢慢改掉这个行为。

  让孩子改掉这个习惯,家长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有的家长索性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如用苦味、辣味的东西涂在手指上甚至于责怪打骂孩子,使孩子产生自卑感和恐惧心理,这些强制性手段,大多效果不佳,且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千万不要使用。在想改变孩子这个行为前,要先了解他这个行为所代表的意义和动机,能真正地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帮助孩子改正过来。

  如果你费了很多力气,仍不能改掉宝宝的这个习惯,也不用担心,一般说来,在3岁到6岁这段期间,吮吸手指的习惯是会自然消失的。6岁以后,如果还没消失,可能表示孩子在环境的适应上有问题,父母就要特别小心了。

 

    宝宝爱“咬人”该如何矫正

  当小宝宝用自己的小牙牙第一次咬妈妈的时候,可能你还挺高兴:“哈哈,宝宝长牙啦!”可是当宝宝用自己的牙齿不断地制造“祸端”,甚至给别的朋友的脸上留下两排牙印的时候,恐怕你就笑不出来了。

  心理学家认为,咬人(或物)和吸吮一样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咬人的本能深深地埋藏在潜意识中,如有的成年人在激动的时候会咬嘴唇、指甲,思考问题的时候会咬笔头、橡皮,这都是咬人反射的表现。

  宝宝咬人也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一般来说,咬人只是一些宝宝从长牙到3岁这段时间里产生的暂时性行为。尽管宝宝咬人会让父母觉得很尴尬,而且被咬的宝宝的父母也会觉得很难受,但是,我们应该对宝宝咬人有个理性的认识。

  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教授朱迪恩
加勒德博士认:“2岁宝宝习惯用嘴去感觉事物,这是他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一种途径,也是他们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比如“我想知道那东西是什么味道的,咬上去会有什么感觉”。

  美国心理学家奥本
史达姆博士认为:“这个年龄的宝宝咬人并无恶意。”“这是刚刚学步的孩子还不懂得用语言表达他们的生活感受,所以常常喜欢通过咬人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兴奋和激动。”宝宝咬人并不是调皮捣蛋,而仅仅是由于缺乏某些技能而已。宝宝咬人往往是由于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觉得受挫后又不知道该以哪种合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按照宝宝的成长规律,宝咬人都有一些不同的原因,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刚刚长牙

  有的宝宝在刚出牙的时候经常会咬到妈妈的乳头,刚出牙的时候,对嘴里的新东西还不习惯,因此吃奶时会尝试着咬妈妈的乳头,试图摆脱自己的新牙。还有一种可能是宝宝的衔乳姿势不正确,觉得自己没有被抱稳,本能地咬住乳头防止自己摔下去。感觉到宝宝咬乳头时,可以将宝宝的头轻轻地扣向乳房,堵住他的小鼻子.宝宝呼吸不畅,会自动把嘴松开。同时,为了满足他磨牙的需求,可以给他一些安全的东西来咬,和牙胶或磨牙玩具。

  2.谢奶礼

  有的宝在吃完奶之后会咬妈妈的乳头一下,把妈妈咬的很痛,吃饱后的小宝宝常会咬妈妈,这是他对妈妈表达感激的方式,是在说:“谢谢妈妈给我这么好吃的乳汁。”但是这种“谢奶礼”通常让妈妈无法忍受,都会下意识抬开宝宝或尖叫一声,但为了避免吓到宝宝,最好不要这么做,当然也没有必要咬紧牙关任他咬。宝宝咬奶头,通常都是不想再吃了。捏一捏他的小鼻子,或将手指头插进乳头和宝宝的牙床之间,让他松口。

  3.表达爱

  宝宝在和妈妈玩耍得高兴时有时候会咬妈妈,越让他松口,他越是咬住不放。实际上,这是宝宝对妈妈表达爱意的一种方。有的妈妈喜爱宝宝会经常吻宝宝,甚至用牙齿轻轻地咬宝宝,宝宝通过模仿学习也这样对待妈妈,只不过力度有时候把握不好,才造成了妈妈的疼痛。当然,如果妈妈在宝宝咬自己的时候,同样“以牙还牙”,更会造成宝宝的兴奋,误以为你在和他玩,会强化他的这一行为。对待宝宝造成的疼痛,妈妈要适当表达不愉快的表情,并逐步引导他用亲吻、拥抱来表达爱。

  4.表达负面情绪

  23岁的宝宝往往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当他的心理感到不满时,就要通过咬人来发泄出来。比如,有时父母外出,没有带宝宝一起出去,或者爸爸妈妈忙于工作,少回家,他就有一种不满的情绪要发泄。于是,当父母回家之后,他会用咬人来向爸爸妈妈宣泄。因此,父母要重视与孩子的亲子互动。亲子关系不是时间关系,而是质量关系!亲情质量是发展宝宝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最好每天固定一个专门属于宝宝的亲子互动时间,全家一起做游戏,暂时放开工作和家务,这是增进感情的最佳选择。

  5.语言贫乏

  宝宝在和小伙伴玩耍时,偶尔会发生咬人和被人咬的情况,除了宝宝们在表达自己的一些负面情绪外,也和他们不会通过语言表达和缺少社交技能有很大关系,由于宝宝们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所他们常常用推、拉、咬等非常手段来引起同伴的注意,以此实现交往和表达意愿的目的。当看到宝宝有咬人的倾向时,就要用话语或眼神严厉地制止,让他明白,你不希望他这样做。必要时上前用手捂住他的嘴巴,并对他说:“咬人是不对的。告诉别人你需要什么。”

  应该认识到宝宝咬人大多是属于这个时期生理和心理发展上的阶段性问题,还不属于攻击性行为。这个认识对很多妈妈来说非常重要,有了这个认识的前提,你才能更好地解决孩子发生咬人的情况。

  当宝宝发生咬人事件后,不要去责怪孩子,要迅速拉开宝宝,拥抱他一下,然后对他说“咬人是不对的。”当宝宝咬人以后一定要先让宝宝冷静下来,再去安慰被咬的宝宝,并向他的父母道歉。把你真实的想法告诉对方的父母:“宝宝咬人我觉得很不好意思,但是我觉得惩罚他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我会尽力帮他改掉这个习惯。”

  不过也会遇到对你这个说法不满意,要求你必须惩罚自己的宝宝的家长。这时候你一定要立场坚定。你可以说:“我知道大家管教孩子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用自己的方式强加于别人也是对别人的不尊重。”说完后你可以带宝宝离开,这样既能保持自己的尊严,又尊重了对方。要知道,你的宝宝比别人对你的看法重要得多。

  研究证明:强度刺激也是引起宝宝咬人的最常见的因素之一,一个拥有安静的睡眠,并且睡眠充足的宝宝一般较少用牙齿咬人。因此,让宝宝玩安静的游戏,保证他充足的睡眠可以平静宝宝的情绪,当他们心理有不满时,也不至于极端地采取咬人行为。

 

别轻易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

  有的妈妈问:“我家宝宝吃奶的时候总是手舞足蹈的,放在床上他又不停地爬来爬去,经常兴奋不已,没有一刻消停的时候,这是不是多动症?”

  还有的妈妈问:“我带宝宝去儿童乐园玩,面对着各种游乐玩具,她总是“站在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停地跑来跑去,结果哪一个都没有玩够2分钟,看人家小朋友都非常享受地玩某一个玩具很开心的样子,可她却一直跑来跑去的,宝宝会不会是多动症啊?”

  当这些家长怀疑孩子是“多动症”,或者已经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时,你知否真正知道什么是多动症吗?

  “多动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占学龄儿童心理障碍的第一位。多动症的实际发病时间多半是在幼儿时期,有的甚至早在婴儿时期,但其求医就诊的年龄多数为612岁。此时的孩子已是上学的年龄,因课堂纪律要求严格,使其症状更为突出,从而引起父母的焦虑不安和学校老师的关注。

  多动症的原因有很多种,如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脑组织器质性损害、摄入含铅量过度的饮食和遗传因素等,近年,许多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使外界环境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孩子所能承受的程度,是当前造成儿童多动症的原因之一。此外,国内资料表明,在患有多动症的儿童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家长中所谓的“严格管教者”占61.7%,放任不管者占3.5%,过分溺爱者占7.05%。国外也有学者认为,暴力式的管教,会使发病率上升,并增加新的症状,如口吃、挤眉、眨眼。而对患病儿童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和过于溺爱等,常能促使症状出现,或使已有的症状加重。

  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与顽皮的孩子的表现很相似。孩子在发育过程中,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自控能力较低,环境的各种刺激就容易导致孩子兴奋,加上孩子能量较多,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就会表现出正常的好动;孩子好奇,常常要探索周围的环境,对一些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喜欢触摸,活动量大;孩子在生病时,也可能表现出活动过度的情况,例如细菌感染导致肚子痛时就很难安静坐住。真正的多动症的核心表现为自控能力差,主要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活动过多、注意力不易集中、冲动任性和学习困难。与好玩耍的孩子的本质区别是:顽皮孩子对自己感兴趣之事注意力非常集中,且行为有目的、自控能力很好,但是多动症的孩子却不能做到,即使让他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他也不能安静超过10分钟以上,让他做运动时,又表现出没有力气,不能协调的情况。

  多动症虽然是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种疾病,但是通常只有一小部分的孩子才患有此病,家长千万不能把自己孩子的活泼好动的情况随便视为多动症,要知道,大部分的孩子还是健康的。

 

 

不当的教养方式会造成孩子自闭

  产生自闭症的原因很多,如脑损伤、病毒侵入、遗传等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有部分自闭症孩子的致病原因与家长的不当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环境很大关系。

  有的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但不知道,这样反而害了孩子。孩子一出生,全家人就围着他一个人转,个个都睁大了眼睛,生怕小宝宝哪里不舒服。慢慢地,只要孩子一个表情,对孩子关心之至的家长就知道孩子的意图,什么事情都不用宝宝干,需要什么东西只要将手指向物品,家里人就立即拿给他,甚至有的时候他的目光落到哪儿,家长就立即将东西拿过来。像我认识的一个叫楠楠的孩子,就是一个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但是他到了两岁还不会说话,这下家长们着急了,结果送到医院被诊断为自闭症。

  楠楠的自闭症就源于家人的度关爱,过分得到满足。使他既不需要动手,也不需要动口,慢慢孩子会感觉什么都不必做,不用说话就能满足需求,没有语言刺激,没有语言交流,就失去了对语言的敏感,逐渐就会沉浸到自己的世界里。

  1~2岁之间是孩子语言形成的最好时机,这时孩子最渴望得到启发式教育,家长应想尽办法刺激孩子发展语言能力。正确的处理办法应是,当孩子将手伸向某件东西时,应告诉他所指的东西是什么,再问他要这个干什么,多给孩子一些语言的刺激,激活孩子的语言天赋。平时也要多和他说话,并且对他说出的话要给予鼓励、强化和引导,否则,孩子无通过语言就能获得满足,他又何必说话呢?

  除了这种过度溺爱造成宝宝产生自闭症之外,电视机也是造成现在宝宝患有自闭症的一个重要杀手。

  把宝宝放在电视机边的家长基本上都很忙,没有那么多精力照顾宝宝,有的家长认为电视还能起到对宝宝的智力开发作用,因此,就把宝宝往电视机前一放,忙自己的事情去了。也有的孩子由老一辈人照顾,他们由于精力不够或者因溺爱孩子便任由孩子看电视。于是,电视机成了让孩子自我封闭的一大“凶器”。有的孩子晚上甚至看到后半夜,白天则在家里呼呼大睡,基本没有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这样的“
视宝宝”最后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宝宝天生对颜色、声音比较敏感,在胎儿期就能对音乐有一定的反应,出生后不久,看到五颜六色的电视画面就会目不转睛,6个月以后,就能看懂简单的电视节目,并被电视所吸引。一旦让宝宝们坐在电视前,他们会非常安静地一直盯着电视看,如果宝宝的耳朵长期适应了机械的声音,就会导致他们对家人的声音渐渐失去反应,从而削弱和真实生活中的人交流的能力。因此,家长在孩子2岁以前尽量不看或少看电视,在哺乳和进餐期间关掉电视机,不要在婴幼儿居住的房间里摆放电视机等。即使是在孩子2岁以后,对外界有逐渐的熟悉和了解需要看电视时,家长也应当是适当选择一些适合的电视节目引导他观看。对于3岁以前的孩子来说,每周看电视最好不要超过两次,每次不超过15分钟。

  治疗自闭症的是一个长期甚至是终身的训练过程,而且相当消耗护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最后的疗效也不一定很显著,但自闭症孩子一旦停止治疗就很可能在与人交流上越来越退化,越来越封闭自己,有些孩子还会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孩子患上自闭症,对家长来说无疑是一个终生的折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多地培养孩子与社会以及同龄人的交往能力,多与孩子进行亲互动,不要因为你的错误的爱或者忽略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如何改变孩子的“恋物瘾”

  3岁的悠悠每天都抱着他那个已经旧了的玩具小兔,一刻也不离手,在妈妈的记忆里,他大概从2岁开始就有了这样的习惯。如果你跟他要这个小兔子,他是说什么都不会给你的,倘若你强行从他手里夺过来,他就会拼命反抗,哭闹不止。不管你是如何的哄劝利诱,都不能让悠悠放下他的小兔,即使是在睡觉的时候,他也会把小兔搂得紧紧的。

  这让悠悠的妈妈很担心,除了那只玩具小兔以外,悠悠没有对任何其他的人和事表现得如此依恋。他好像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在小区里,也不愿主动和小朋友说话,不愿意和小朋友们玩,唯一喜欢做的就是躲在角落里抱着玩具小兔自言自语。可是,这样下去,他如何才能融入到社会群体中去呢?

  悠悠这样的行为并非个例,她患上的是儿童“恋物瘾”。除了对自己的某个玩具有特别的感情之外,有些宝宝对自己的枕头或者妈妈某个身体部位都有这种类似的依恋。

  简单地说,宝宝恋物就是一种成长过渡期的依恋行为,是宝宝从“完全依恋”转变为“完全独立”的过渡期间所产生的行为。宝宝产生依恋行为的时间,绝大多数发生在6个月至3岁之间,其恋物表现在2岁时最为强烈。为什么宝宝会迷恋这些物品呢?因为它们是宝宝心理安全感的依靠,尤其在白天变成黑夜、宝宝想睡觉又怕失去知觉时,不安全感就会大大增加,此时某些物品对宝宝来说就非常重要。

  对于出生几个月的小宝宝来说,他们对乳房和奶瓶常依恋,因为这时候吃是宝宝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一旦这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那么宝宝就会对与吃有关的物品格外关注,进而寻找一种替代性的满足。

  小宝宝长大一些后,他要寻求自己能够完全掌控的物体,以此来满足心理上的安全感时,指头、玩具或拳头便成为最好的选择。伴随着小宝宝对基本需求的生理满足,这些物品也越来越为宝宝所依恋。

  除了那些能带来熟悉味道的物品之外,宝宝对某些物品的触感也非常在意,因为这种感觉能传达出令人心安的信息,比如安抚性奶嘴、奶瓶、毛巾、毛毯、被子、枕头和毛绒玩具等。

  除了具体单个物品之外,主要照顾者的身体某个部位也常常成为宝宝一再光顾的地方,如脸、耳朵、手、头发等,比如有的宝宝睡觉的时候一定要用双手捧着妈妈的脸才能入睡。

  宝宝的这些依恋行为,随着长大有的会慢慢消失,但是如果像悠悠那样一直过于依恋某一个物品,并且对社会交往产生了一定的回避倾向,就有可能患上了“恋物瘾”。

  儿童的这种“恋物瘾”是一种离了某一样陪伴惯了的东西就忐忑不安的行为,会使患者怕见生人,回避集体活动,不敢与人说话和交往,胆怯退缩,表情淡漠。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该“恋物瘾”大抵是因为安全感匾引起的。

  事实上,儿童“恋物瘾”就是一种轻微孤独症的表现,容易培养出敏感退缩、忧郁脆弱的人格特征。

  患有“恋物瘾”的孩子容易出现在过于重视教育,而忽略亲子互动的家庭中,这样的爸妈认为只有孩子在“学习”才是干正经事,而玩耍就是浪费时间;还有可能出现在父母都忙于工作,将孩子长期托付给严肃的全职保姆的家庭里;另外,现在有的家庭条件很好,住房宽敞,为了早日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宝宝很早就一个人睡觉,这样的宝宝也有可能由于安全感不足而患上“恋物瘾”;另外,一些“电视宝宝”过早接触暴力镜头,也可能会产这样的症状。

  “恋物瘾”的根源在于孩子缺乏安全感,而把那份安全感寄托在物品上。那么,要消除孩子的症状,就要从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做起。

  父母平时多拥抱孩子,多拍抚孩子的背部和头顶,以解其“皮肤饥饿”,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拥抱应该是经常的、无条件的,尤其在孩子感觉害怕或者失败时候,更应该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拥抱。经常性的拥抱会给孩子这样的暗示:我在你身边;我爱你;别怕,有我呢;失败了不要紧;你很安全……慢慢地,孩子就不会将某一个玩具当成自己的精神寄托了。

  父母应该和孩子多沟通,多花些时
和孩子在一起,并多带孩子到公园、游乐场让孩子开阔视野,和外界交流,避免让他沉溺在自己和所恋物品的狭小天地里

  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很容易被他的朋友影响,因此,家长不妨多给孩子创造与其他小孩接触交流的机会,让他有自己的同龄朋友,这样也可以让孩子的性格更加开朗一些。

  就算孩子独处一室,也应该在宝宝睡着前一直陪伴左右,等到他睡熟了再离开。孩子本能上畏惧噩梦和黑暗,所以硬性将孩子与父母分开,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很多孩子就是在入睡前的害怕不安中染上“恋物瘾”的。

  对于宝宝的“恋物瘾”,父母应该渐向孩子输入安全感,让孩子自动放弃恋物行为,而不应该强行将宝宝依恋的物品夺走或者丢掉,这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打击。在关爱孩子的同时,还要保证宝宝依恋物的卫生、安全。

 

宝宝总爱摸私处该怎么办

“我家宝宝一岁了,经常爱摸自己的私处,我看到后就把她的手拿开,或者和她说不许这样的话,但是越这样,她就越摸的厉害,就像和你玩游戏一样,真让我头疼!”在一个育儿网站,有一个妈妈发了一个这样的帖子,之后得到了相当多的回复,看来妈妈们都对这个问题很犯难。

  “我家宝宝也有这样的习惯,最近发展更为严重了,以前她还只是在睡觉之前摸自己,现在变成了睡觉前老喜欢趴在什么东西上蹭自己的阴部,好言劝也不听,吓唬也不管用,我真的愁死了,幸好这种事情白天还不会发生。”

  “宝宝这些天总把手放在小鸡鸡处,又拽又捏的,真让人头疼,也不知道是他那里难受还是觉得好玩,见他那样我就拿玩具吸引他,可还是纠正不过来,小鸡鸡也不红也不肿的,我该怎么办呢?”

从点击率和回复来看,众多妈妈都很关注的问题,可是如何看待这个事情,又如何引导孩子的行为呢?

  小宝宝常有用手玩弄、摩擦自己外生殖器的习惯动作,有的妈妈感觉很尴尬:孩子怎么这么小就学会了“自慰”……其实,对小宝宝的这种行为称为“自慰”并不恰当,而应称为“习惯性阴部摩擦”或“习惯性擦腿动作”。

  小宝宝的这种行为与成年人的手淫有本质的区别。成年人的手淫现象,可以说是成年人自己主动的选择,我们可以从性生理、性心理的成长、发育角度,对这种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小宝宝们的这种行为很难说这是他“主动”的选择,虽然男孩可能伴随有阴茎勃起,但对于小孩子来说,这既不是性,也不是情感发泄,仅仅是一种舒服的感觉而已。

  该习惯动作大多发生在临睡前、睡醒后或单独玩耍时,宝宝躺在床上常表现为两腿伸直、交叉内收,有时伴擦腿动作,年龄较大的儿童可表现为两腿骑跨于凳子或某些硬物体上进行擦腿。

  那么,宝宝是如何产生这样的行为的呢?

大多数宝宝产生这样的行为可能是由于阴部不舒服造成的。大多女孩因外阴湿疹或炎症,男孩则因包茎引起包皮炎,或蛲虫病,感到发痒而摩擦,进而发展成为习惯性动作。

  还有就是宝宝的好奇心导致的。宝宝在探索身体各个部位时,自然会发现生殖器官。由于触摸它可以产生愉快的感觉,所以孩子就会经常触摸它。

  这里重点要强调的一点是:很多男孩爱玩小鸡鸡是是一种模仿和游戏,这是由家长以及周围的人“培养”出来的,在一些农村地区或者一些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尤为常见。

  当家里生了一个男宝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亲朋好友等所有人都喜欢拿小宝宝的“小鸡鸡”开玩笑,都要揪个“蛋”吃,都要看看这“带把的茶壶”。尤其是男性的亲戚朋友,看到大胖小子,更喜欢“来个蛋吃”,做出揪孩子小鸡鸡的动作,有的人干脆就真的去揪一下。太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小男孩的“小鸡鸡”上,慢慢地,孩子就会形成一种印象:人人都喜欢我的“小鸡鸡”。因此就会为自己的“小鸡鸡”感到骄傲。有了这样的印象,孩子就无比单纯地开始模仿大人的游戏:主动揪“小鸡鸡”给大家吃。这样“聪明”的宝宝,更让家人、亲戚朋友来了兴致,拍手的,鼓掌的,亲一亲的,如此这般赞美,更强化了孩子抓“小鸡鸡”这种不良行为。

  对于这种完全由家庭环境造成后果,父母应该有所反思,不要让这么小的孩子从小就在心灵上刻画上“男尊女卑”的落后观念。对于一些爱挑逗孩子“小鸡鸡”的亲戚朋友,家长应该在养育过程中尽量回避,如果偶尔遇到“给叔叔揪个‘蛋‘吃”的亲戚朋友,最好把孩子暂时抱开,不必解释。

  对于由于身体探索和炎症原因导致的孩子的这种习惯性动作,家长切不可责骂或者惩罚,否则可能会影响孩子性心理的成长和发育,对未来的性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注意给孩子穿宽松的裤子,以减少局部刺激。尽量不给孩子穿开裆裤,尤其是对于有这样行为的孩子,即便是穿开裆裤,也要垫上尿片,杜绝孩子用手去触碰。

  其次,要注意蛲虫寄生或者昆虫叮咬或细菌感染引起的瘙痒,平时要注意保持生殖器部位的清洁。

  再有,睡觉时要注意孩子神态是否正常,睡醒后即令孩子起床,不让他赖床。

  最后,家长要多带孩子出去玩耍,让他多说话,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跟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等,避免宝宝孤独。

  此外,发现孩子有玩弄生殖器行为时,要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去,以冲淡他的那种神秘感。

孩子总眨眼睛、抽鼻子、耸肩膀是病吗

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发现有些孩子有眨眼睛、抽鼻子和耸肩膀等异常行为,这让很多妈妈非常担心,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病。

  其实,宝宝的这些行为,大多数都是暂时的,只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的时间,慢慢的就会自行消失。宝宝的这些动作都是不由自主的,可能是由于孩子正在成长的神经系统中发生了肌肉痉挛和抽动。单纯的抽搐并不是严重的心理紊乱或者是潜在疾病的信号。

  有的家长为了阻止孩子的这样的行为,会采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方式强行让孩子停止,但孩子的症状并没有因此而变好,反而更加严重了。其实对于孩子的这样的行为,最好的方式是表面上忽视,内心里注意观察,不要让孩子看出来你很在乎他的这种抽动,以避免抽动的频率更高,持续的时间更长。

  但是,如果孩子出现了以下的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进行就诊:抽动经常性的发生并且已经持续三个月以上;抽动的同时还伴有其他行为,如哼哼声和眨眼睛;抽动的时候还伴有大叫大嚷,全身不停地抽动;即使在睡觉的时候,这种抽动也不会消失。

  如果出现了以上症状,孩子就有可能患上了儿童抽动症。儿童抽动症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出现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引起抽动症的原因与遗传、生化代谢失调或环境等因素有关。此症通常在315岁间发病,男孩较女孩多。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随着病情进展,抽动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常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入睡后症状自行消失。抽动症症状呈波动性、进行性、慢性过程。

  某些神经和精神类型的儿童易发生此病。比如神经质、胆怯、多动、情绪不稳定、对人对事敏感及有固执倾向者。而且此症常伴有不明原因的头痛、腹痛及便秘、遗尿等。

  某些精神刺激可诱发此病。例如对孩子要求过度、责备过多、家庭不和、感情上受到忽视或环境中出现紧张气氛等,这些因素均可使孩子产生矛心理,抽动行为即是心理上的矛盾冲突的外在表现。另外,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也可能会诱发此病。

  孩子开始出现抽动反应可能是由于条件性的逃避反应。比如眼中有异物而眨眼,或模仿他人的抽动症状,日久形成了习惯。

  某些突发的疾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及脑部的轻微损伤也可成为诱因之一。

  抽动症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抽动症症状的表现常常被小朋友们嘲笑、奚落,使孩子产生自卑,性格内向。久而久之孩子变得孤僻,不愿与人接触,甚至对嘲笑者产生报复、敌视心理,进而有可能出现伤害别人的行为。

  有些抽动行为般可短时间内自愈或经治疗而痊愈,顽固者可延续数年,甚至一直到成人。因此,对待孩子的抽动症状,家长一定要仔细辨别轻重,如果症状严重赶紧送孩子去医院咨询医生。

  过来妈妈贴心话

对于3岁之前宝宝出现的各种不良或异常行为,你一定不要慌张,及时请教一些心理机构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医院的精神科大夫,切记不要对孩子粗暴干预,这样只能会让孩子的症状更加严重并给孩子留下心理伤害。一定要遵从专业人士的指导,否则可能会延误孩子的一生。

http://read.dangdang.com/content_2227096?ref=read-3-C&book_id=1273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6岁儿童心理<下>
孩子有“恋物情结”吗?7岁孩子摸上瘾,宝妈:碎成渣也不扔
孩子爱咬东西?不要慌,这是正常现象
宝宝吃奶时爱咬人,五招轻松搞定
纠正宝宝咬人行为让家长更轻松
孩子做什么都要抱着小毛熊,孩子有“恋物癖”,家长该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