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顶级销售人偏爱的11个营销技法,每一个都是杀手锏!(二)


接上期内容:《顶级销售人偏爱的11个营销技法,每一个都是杀手锏!(一)》


这篇文章,想与你分享11个人性使然的营销技法,它们具有普适性,可以灵活的运用在营销、运营、文案等各个方面。


4、注意,免费也要要强调价值


如果你想为某一项服务或产品提供赠品,用来促进转化。


如果你想用免费营销的方法,来为产品或服务提供大量的流量。


我想你肯定能吸引到大家,但是只有一个建议,就是不管是赠品还是免费,一定要塑造其价值,并且要让用户get到。


一定不要为了赠送而赠送,也不要为了免费而免费,你的用户对一个东西感兴趣一定不仅仅是因为它免费或是赠送,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它的价值。


还有,不要轻易用“免费”二字,只是免费太显浪费了。比如:“免费试用扫地机器人”,这样就弱很多。


如果这样呢?“你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体验原价 1888 元的扫地机器人 ”。


5、越是利用恐惧做营销越要科学


恐惧一直都藏于人的心底,且容易被激起。


但是很多人做恐惧营销的时候,经常会犯一些错误:


① 当营造恐惧感时,却未告知明确的解决方案。


② 营造的恐惧场景,你的用户压根不在乎,完全就是自己吓自己。


③ 有恐惧敢也有解决方案,但是解决路径不明确,看着就好难实现,最终用户知难而退。


④ 总是喜欢着眼于未来的恐惧,而忽视了眼前的威胁,要知道:相对于未来的损失,人更在乎眼前可能的伤害。


⑤ 恐惧的坑挖得太大,自己的解决方案根本填不了,也显得不靠谱。比如你说现在的年青人没有梦想了,而解决方案是要骑小黄车,这也就太扯了。



对于恐惧营销,之前看过一个“保护动机理论”,里面就有一个科学的恐惧诉求设计方法:


① 威胁严重性(吸引注意)——该威胁如果真的发生,到底有多严重?


② 威胁易遭受性(引发恐惧)——该威胁发生的可能性高不高?仅仅严重还是不行,需要说明很有可能发生,这才会激发人们恐惧感。


③ 反应效能(合理方案)——你的解决方案是否真的可以有效降低威胁?如果消费者认为你的方案并不能消除威胁,那就是一场空。


④ 自我效能(易实施性)——这个方案是否容易实施?是否很容易做到?即使你的解决方案靠谱,但如果消费者觉得很难被执行,那他们也会直接放弃。


这样,一个完整的恐惧营销设计就做完了,而且相对更加科学。


拿保险营销来举例:很多做保险的营销人员,开口闭口都是疾病和意外,遭人反感,其实这是在营造恐惧感,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疾病和意外这是客观存在的,但问题是客户并不一定给你机会说完。


往往客户听多了恐惧,他没给你机会往下说,让你说完整个恐惧的解决方案:利用保险来规避风险造成的损失。所以实际应用的时候,各个环节我们也要拿捏程度。


6、门口的一小步策略


过高的目标往往会让人放弃,只要先设定一个低难度的目标,当达成此目标之后,完成最终目标才有可能。


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


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


而这就是所谓的登门槛效应,其实我们每个人应该都受到过登门槛效应的影响!


在营销里,消费者一般都是很难直接接受你最后的目标的,这往往需要他们大量的成本,包括金钱成本、形象成本、信任成本、行动成本、学习成本、健康成本、决策成本等等。


我们需要目标人群慢慢地登门槛,先设定一个他们欣然接受的门槛,然后他们走出第一步,一旦他们接受并产生兴趣或满意了,那之后就有更高的可能接受更大更高的要求。比如:


  • 给消费者送体验装或免费体验产品;


  • 卖课程,可以先交1元钱听课,觉得不错再购买;


  • 购买商品可以分期付款;


  • 要用户付钱很难,不过和他聊聊天很容易;


  • 卖产品很难,先加微信号就容易多了;


  • ......



再比如高级点的:


  • 你对我的产品不感兴趣,我先给你讲创业故事;


  • 你还不想买我的手机,那这样,我们先聊聊情怀让你接受;


  • 充值10000就可以获得最高权益,充值100也可享有优惠;


  • 原价or打5折?但是你转发10个好友才能享受5折;


  • 买家具好难决策?要不你先来宜家在床上睡一觉;


  • 你不喜欢广告不喜欢销售?那我和你做朋友吧。


  • ......


这样的案例太多了,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本质上都是让用户先跨出第一步,登上门槛。


7、给客户贴上标签


给客户贴上标签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在线下销售用得特别多,比如说:“你是一个好爸爸”、“听说干您这行的都很有钱”、“您对家人一定特别好”......这些都是贴标签。


然后人们就很有可能按照这个标签去要求自己,以便达到一致性。


贴标签即是将某个特质、态度、信念、习惯等贴到某个人身上,然后对这个人做出一个与该标签一致的要求。


结果,他也会表现得与标签一致。你说他是“一个非常诚信的人”,结果他确实变得非常诚信了。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顶级营销人偏爱的11个营销技法
0成本开分店的营销方案
当你用好这15个营销杀手锏,最纠结的用户也愿意掏钱
何启志:小企业成功逆袭顶级绝招!
颠倒营销:净水机商家一招锁定数百客户,高客单产品也能用会员卡
恐惧营销:营销可以利用的人性最大BUG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