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说文博】何家村珍宝,大唐遗宝谁家物?——陕西历史博物馆


说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它可以说是每个陕西人的骄傲。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在周总理倡议关心下建造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记住,是第一座哟。馆舍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女士担纲设计的,其建筑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


陕西历博,在周秦汉唐这四个阶段的文物可以讲是冠绝华夏,同其他博物馆相比,历博的文物可以用几个字概括,多多多、美美美!


陕西历博的宝贝有多少?有170多万件(组),其中国宝级文物18件(组),其中2件为国家首批64件不准出境展览的文物,居中国博物馆前列。



目前这段时间,陕西历博正在做主体建筑的保养装修,能够参观的只有四个馆,希望整修后的历博更加精神焕发,光彩照人。 


大家可以放心的是,虽然主体馆没有开放,但是历博重新进行了编排陈列,基本上陕西历博的重器大家都会一饱眼福。本章,就向大家重点推荐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珍宝。


在这里给大家顺便普及一个攻略,随着国家宝藏的热播,目前参观陕西历博的人是人山人海,最少要排两小时的队领取免费的参观卷。但是,买一张何家村文物展的票就可以不用排队了,因为何家村文物展是需要付费的,30元一人,免费券不能参观,这样既不排队又看了特展。


何家村的馆为什么必须看?陕西历博有18件国宝,何家村就占了四席,首批64件不准出境的64件国宝之中陕西历博有两件,都是何家村的,所以不看何家村,来了历博也枉然。


为什么叫何家村窖藏文物?因为这批珍宝是1970年10月5日上午在陕西西安何家村的施工现场出土的,当时在距地表0.8米处突然发现了一个高65厘米、腹径60厘米的陶瓮,西侧还有一个高30厘米、腹径25厘米的银罐。后来,又在附近发现了一个陶瓮,和之前出土的陶瓮大小基本一致。由此,石破天惊,两瓮一罐共发现文物1000余件。因出土于何家村,所以这批珍宝就被称为何家村窖藏遗珍。


何家村的文物有什么?其中有金银器皿271件,银铤8件,银饼22件,银板60件,金银铜钱币466枚,玛瑙器3件,琉璃器1件,水晶器1件,白玉九环蹀躞带1副,玉带銙9副,玉镯2副,金饰品13件,另有金箔、玉料、宝石、朱砂、石英、琥珀等药物。金器总重量达唐大两(唐一大两合今45克)298两,银器总重量为唐大两3900两。这批金银器物折合黄金900-1000两。1000两黄金可折唐钱830万钱。一副玉带銙值钱3000贯,每贯1000钱,十副玉带銙当值3000万钱。以此计算,仅仅金银和玉带銙就值3830万钱。《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天宝五年“斗米之价,钱十三”,3830万钱可购米300万斗,约相当于15万男丁一年的缴纳的租粟。这个,还没有包括劳动成本和其他宝石、药物的价值。


在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认定陕西历博的18件国宝级文物之中,何家村出土文物就有4件,分别是鎏金舞马衔杯银壶,鸳鸯莲瓣纹金碗,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和镶金兽首玛瑙杯。何家村出土文物的价值如此巨大,可以想象拥有这批珍宝的主人是多么富有,当年的大唐长安是多么奢华!


下面这件就是18件国宝之一,两件不准出境者之一的镶金兽首玛瑙杯。此杯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6厘米。玛瑙制成,材料应来自于国外,造型与西方“来通”相似;产地与年代仍在讨论之中,有人认为是八世纪的唐人仿制品,亦有人认为是七世纪之前的外来物品。


此杯选料用料为极其罕见的缠丝玛瑙,材质纹理细腻,层次分明,光鲜润泽。兽首的口鼻部镶金,更突出了整体器物的色彩和造型美。此杯琢工精细,通体呈玻璃光泽,晶莹瑰丽。细微处刻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目前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其选材、设计和工艺都极其完美,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其不仅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展馆之宝,更是国之重宝。



这件为18件国宝之一的鸳鸯莲瓣纹金碗,碗内墨书九两三,说明此碗的重量是九两三。高5.5厘米,口径13.5厘米。器身遍布珍珠底纹。腹部捶出双层仰莲瓣,上层莲瓣中分别錾鸳鸯、鹦鹉、鸿雁、鹿、狐、兔、鸭等,下层莲瓣内刻忍冬花草,碗内底刻宝相花。制作精妙绝伦、富丽堂皇。



曲水流觞,这是我们古代文人墨客喜欢做的一件雅事,现代人称之为派对,大趴。古代最有名的一场大趴就是王羲之笔下的《兰亭集序》,这场雅集中的一个重要道具就是羽觞。何家村文物中也有一件羽觞,鎏金蔓草纹银羽殇。高3.2厘米,长10.6厘米,宽7.5厘米。内壁装饰折枝莲四珠,填流云纹。器外长边两侧分别饰一只鸿雁和鸳鸯站在莲瓣上,短边两侧分别饰鸳鸯和鸿雁,以蔓草将器物分为四个区域,全器饰以团花,纹样鎏金,鱼子纹地。整器黄花白地,富丽堂皇,充分显示出唐代金银器成熟而大气之美。


羽觞出现于战国时期,盛行于汉代。唐以后罕见羽觞,这件羽觞仿自于汉代漆器,极其珍贵。


熟悉西安的人们都知道,西安素有长安八景,其中一个就是,“曲江流饮”,也就是古代长安的才俊们开趴的地方,配以此银羽觞杯,我估计人人都想多饮几杯。所谓李白斗酒诗百篇,应该也是端的银杯吃的美酒方有此豪情吧。 



这个胖嘟嘟的圆罐就是鎏金鹦鹉提梁银罐,18件国宝之一。高24.2厘米,口径14.4厘米。此罐通体鱼子纹象征多子多福;腹饰鹦鹉在唐代被称为“神鸟”,其毛色多彩艳丽,能学人语,格外受人喜爱,为地方和邻国向大唐王朝所进贡贡品之一。罐盖内有墨书“紫英五十两,白英十二两”,可知此罐应为储存药物用。



这几幅线描图为何家村几件银盒上的纹饰,这种手法并非中国传统的装饰手法,这种手法在萨珊银器中被称为“徽章式纹样”。这种密不透风的装饰手法,使器物格外饱满厚重,美轮美奂。可以看出,大唐工匠们并没有故步自封,也并没有单一的借用外来文化,而是将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尽显大唐万邦来朝的大国气象! 


至于这是那几件器物上的纹饰,就需要辛苦大家去找找了。



鎏金凤鸟六曲银盘,高1.7厘米,口径15厘米。浅腹,有六个明显的葵花瓣,平底。盘心冲出一只侧身提足振翅欲飞回首之凤鸟纹。凤鸟的表现巧夺天工,这种翘尾侧身回首姿势的选择,使凤鸟的身体形成一种向中的凝聚力,富有整体的力度,从而也被赋予动感。凤鸟鎏金,金色凤鸟与银色盘底黄白相辉,间接突出。



栩栩如生的足金走龙。面对何家村这1000件珍宝,个个光彩夺目。小东西往往会被忽视,但是,这12件足金走龙却是弥足珍贵。这12件小金龙均作行走状,长吻细颈,颈部弯曲,尾部由粗而细,尾端回勾,头部弯曲而成的双角,身姿和步态各异其态。虽然很小巧,但一点也不影响他们的精细程度,身上的鳞片、爪纹、眼睛都清晰可见。


按照工艺流程来看,工匠们先用金条掐编出身体,然后插上尾巴和角,最后錾可出鱼鳞纹的装饰。这12条小龙工艺繁复,制作精美,为唐代艺术品的巅峰之作,精品中的精品。



最后我们讲讲这件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这件银壶也是历博18件国宝之一,两件不准出境展览的国宝中的另一件。此壶高14.8厘米,造型采用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皮囊和马镫的综合形状,壶身两面以模压手法各捶出一匹翘首鼓尾、衔杯匐拜的舞马。提梁、盖以及舞马均饰以鎏金,金色银光交相辉映,色调和谐富丽。


此壶造型、纹饰别具匠心,制作精湛,舞马形象栩栩如生,尤具风采,因其印证了史书中记载的唐玄宗驯养舞马祝寿故事而弥足珍贵。

 

这件器物的故事非常丰富也非常长,我们单独另行讲述。



金壶玉杯谁家物?看过何家村宝藏的人们估计大家都会有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些珍宝是谁的?到底是谁才配拥有这么大一批珍宝?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这个问题还没有定论,各执一词。但是,这批珍宝肯定不是皇家遗珍,这一点大家是有共识的。


主流的说法是“为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因安禄山之乱逃奔四川是邠王李守礼后人所窖藏”,这些珍宝为邠王府中财物,可能是在“安史之乱”时期仓促埋下。但也有很多学者专家考证认为,应为德宗年前遗存,总之,目前何家村遗珍的主人是谁尚无一个定论。


从文献和考古资料所得到的印证,盛唐时期的长安,金银或者金银器皿在社会上的流通,像拥有何家村窖藏这么多宝藏的人家并非极少数,我们由此就不难想象当时的长安物质文化的兴盛发达。反过来,通过何家村窖藏这些非常罕见和非常珍贵的物品,我们也可以推想出盛唐长安的物质文化所达到的高度和广度,当真是当时世界的中心,第一大都市! 


文字、照片均出自为 Laibatour CEO  郑琳先生


【花角鹿】等文博系列文创即将上线


本登载作品已取得著作权人许可,未经品橙许可不得随意摘编、转载,若有侵权行为,品橙旅游保留法律追诉权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珍宝1
古都明珠,华夏宝库丨带你鉴赏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珍宝
同行何家村遗宝(二)大唐极珍
预告|在安静的博物馆搞点动静:云上国宝音乐会 等你来听
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一定不要错过的重要文物有哪些?
唐代壁画法门寺地宫与何家村文物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