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政治——文化生活1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政治——文化生活

第一节 文化与社会

一、文化及其社会作用

(一)文化的概念

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1.广义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武器。一定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影响和作用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2.狭义

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二)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命脉,是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它作为对全人类的终极关怀,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始终担当旗帜与号角的重任。综观人类历史,文化既表现在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上,又表现在对社会的规范、调控作用上,还表现在对社会的凝聚作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上。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对兴国安邦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文化特有的精神内核对社会发展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它 所涵载的理想与冀望是数千年来不灭的火焰,照耀人类发展与进 步的征程,并在自身演进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作用。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对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2)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起着文化支撑与道德教化作用,文化形态的先进与否往往决定了生 产力发展与变化的方向。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的力量,充分发挥文化 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

(3)中国文化面对新世纪多元文化的挑战,既要继承弘扬优秀 传统文化的独特个性,诠释、转化、熔铸、赋予传统文化以崭新的时 代内涵,更要吸纳、融合、扬弃其他文化系统的成果,重构文化格 局,应高度重视文化对治国安邦的特殊作用。

二、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经济是物质生活及生产的过程和活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阶级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斗争的产物,其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三者紧密相连,相互作用。

第一,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第二,文化在与经济的相互交融中体现着越来越突出的文化生产力的作用,具体表现在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各种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以及文化消费的日益丰富方面。

第三,文化在与政治的相互交融中体现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人们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西方大国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推销其价值观念,企图削弱甚至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因此,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就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三、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价值观念会影响到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选择,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器物、符号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相同知识水平的人对事物有着相似的看法或认识,而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或价值观的人,对事物则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认识。

(二)全面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影响人的方面:交往方式、生产方式和实践活动、认识 活动、思维方式。

(2)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潜移默化、持久深远

(3)文化影响人的内容: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文化的多样性

1.含义

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地域,有地域文化的差异。

2·表现

文化多样性,可见诸多种多样的语言、深邃超世的宗教信仰、形形色色的礼仪禁忌、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绚丽多姿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鲜明独特的思想理论等各个方面。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二、文化的传播

1.含义

文化传播是指思想观念、经验技艺和其他文化特质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地传到另一地的过程,又称文化扩散,是基本的文化过程之一。

2.途径、分类及媒介

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社会群体的散布过程。

可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前者通常由具备文化的人们通过商队、军队等途径直接传播某种精神或物质方面的文化内容,如新的农艺技术和发明创造等;后者表现出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化扩散营力’主要指某一社会群体借用外来文化特征中的原理,进行文 明创造活动的一种刺激传播,文化散布过程取决于文化的实用价值、 难易程度、文明声望、时代适应性和抗逆性等多种因素。通常一个区 域在文化特征方面与另一区域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则可推断其外 来文化的传布营力大于本区文化的创造能力。

文化传播的媒介主要是人的迁移和流动,尤以人群的迁移更为重要。移民、战争、人侵和占领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移民带来异族文化,战胜国总是要把本国文化强加给战败国。此外,通商、旅游 以及其他人员的流动,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在当代,由于交通 通讯技术手段的发达,文化传播的媒介增多,不一定依赖于人的迁 移和流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传播正通过各种途径,以前所未有的 规模和速度进行着,由此必然导致世界文化的同质性日益增强。

文化传播是引起社会变迁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批判地借鉴和吸入外来文化是实行社会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三、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一)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二)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三)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革 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也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文化创新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根本目的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二)根本要求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所以,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三)基本特征

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政治必修三复习提纲
《文化生活》重要观点和原理
2020高考政治《文化生活》最全知识点+答题术语()
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知识点梳理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3课)知识提纲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总结归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