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词丨​宋·苏轼《更漏子·送孙巨源》: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更漏子·送孙巨源

宋·苏轼

水涵空,山照市。

西汉二疏乡里。

新白发,旧黄金。

故人恩义深。

海东头,山尽处。

自古空槎来去。

槎有信,赴秋期。

使君行不归。

译  文

海州碧水连天,青山耸立。这里是西汉二疏的故乡。居海州几年,你白发新添,却博得州人殷勤相送,这是你留下的深恩厚义啊。

大海的最东边,大山的尽头,自古就有人乘槎到天河。但是自古以来,客槎有来有往,你却未有归期,让人惆怅。


注  释

1、更漏子:词牌名。

2、孙巨源:孙洙,字巨源,苏轼同僚。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孙巨源即将回朝任起居知制诰,苏轼作此词送别。

3、涵空:指水映天空。

4、西汉二疏:即疏广、疏受,两人位叔侄,皆东海(海州)人。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受为少傅,皆官居要职而同时请退乡里,受世人景仰。

5、槎:即乘槎。

6、”自古“句:乘槎亭在海州,故言。

7、使君:此处指的是孙巨源。


赏  析

词的上片用西汉二疏(疏广、疏受)故事赞颂孙洙,下片以乘槎故事叙说别情。在词中,作者将仕途中的无穷忧患情思与自己的身世感慨融合一起,表达了极为复杂的心绪。

背  景
此词为送别词,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十月作者在楚州别孙洙(字巨源)时所作。在仕途上,作者与孙洙均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有着共同的政治遭遇,二人皆乞外任。而此时,孙洙即将回朝任起居知制诰,这自然会引起作者的思想波动。作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下了这首词。

作  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更漏子·送孙巨源》苏轼词作鉴赏
《宋词诗译800首》382更漏子.送孙巨源(苏轼)
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
永遇乐·长忆别时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不可说丨爱意、情意、超然,苏轼五首醉美七夕词作之三味
词牌名的来源与典故 (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